高一歷史基礎知識學習方法
教師在高一起始階段運用有效的教學對策,給學生搭建歷史學習的腳手架,給予學生歷史學習的方法指導,給予積極的鼓勵引導,同時還應給學生一定的壓力,以此順利地度過初、高中學習銜接期。
1、培養對歷史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於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培養對於歷史的興趣。
2、加強對於歷史的理解。
首先要有一條貫穿整部歷史的主線,在學習歷史的時候要去思考兩個事件之間的關係;要從問題的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板塊去想;同時也可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著手;來解決問題。歷史不是孤立的。
3、高中學習的歷史是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個方面著手的。剛開始是單個方面來講的。最後要整合到一起。因此要定期要點總結做好課堂筆記的記錄。
4、平時老師要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生活,不要生氣,不要責怪學生沒有背熟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要微笑。要創造出學生喜歡的氛圍。
5、至於考試時候的題目要去儘量小心解答。不要盲目的回答。要分析題目是從哪一個方面來問的問題。分析各個字。要分清問題的答題角度;需要用到的知識。平時老師要著手練習學生對於問題的分析;要有創新。同時考試中有分析題,對於分析題,是運用史實說明一定道理的題目,要求依據題意,通過史實進行分析,說清道理,得出結論。它的基本形式是“簡述某個歷史事件,分析它的特點、性質、作用、影響或成功、失敗等”或者“以某個或某幾個歷史事件為例,說明某個道理”。這類題目一般比敘述題難度大,不僅要掌握史實,而且要用史實來說明道理。在說理上,要求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直到得出結論。
6、要注意自己的表達,不要太過哆嗦;考試時候老師是按照要點給分的。結構要清楚。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
7.“循序漸進”──就是人們按照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的智慧條件,系統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它要求人們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為:一要打好基礎。二要由易到難。三要量力而行。
8.“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辯證關係,把記憶與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我們知道記憶與理解是密切聯絡、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徹;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參與下進行記憶,記憶才會牢固,“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用“自我詰難法”和“眾說詰難法”去質疑問難。
9.“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儘可能挖掘自我內在的學習潛力,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則要求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10.“博約結合”──就是要根據廣搏和精研的辯證關係,把廣博和精研結合起來,眾所周知,博與約的關係是在博的基礎上去約,在約的指導下去博,博約結合,相互促進。堅持博約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
11.“知行統一”──就是要根據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切忌學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為指導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脫離知的行則是盲動。同樣,以行驗證的知才是真知灼見,脫離行的知則是空知。因此,知行統一要注重實踐:一是要善於在實踐中學習,邊實踐、邊學習、邊積累。二是躬行實踐,即把學習得來的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