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本質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6日

  語文學科本質一直是被認為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我認為必須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儘量減少運用非語文的手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這樣,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學科本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兩大屬性。“工具性”是基礎,人文性是核心。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機械割裂。有學者認為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第一屬性,人文性是第二屬性。比如南京外國語學校語文組的徐有祥老師的文章《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中闡明:“語文學科的第一屬性工具性和第二屬性人文性,決定語文教育最初目標是語言教育,而最終目標是人文教育。”我認為無論是“工具性”還是“人文性”都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語文教學傳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歸根到底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當然,語文課不是政治課也不是哲學課,離開語言文字的運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說教。同樣,忽視人文精神的語文教學,便成為沒有靈魂的文字遊戲。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語文才會成為最具生命活力的學科;在讀寫聽說訓練中滲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廢,而應有機結合,使之相得益彰。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一些認識。

  一、將課文閱讀教學融入課堂,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

  “讀”最傳統的閱讀教學的手段,在現代教學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學習語言的途徑。讀書是最重要的語文實踐,課標裡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就是講的多讀。語文教學,不能沒有語,沒有文。不能因為強調了人文性,就淹沒了工具性,忽略了語言文字訓練。事實上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情感態度價值觀寓於語言文字的學習之中,而不是遊離於語言文字的學習之外。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化,又要經歷一個主體自我體驗、自我建構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觸控語言,充分地讀,才能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使人文性凸顯出來。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人們認識到“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們的視野開放了,觀念更新了,從書本延伸到書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範圍,也不僅僅限於教科書,課外書、報紙、雜誌都是學習語言的材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傳授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比如:速讀、誦讀、默讀等,提高閱讀效率,強化閱讀效果,要求學生用心感受,體味文中的思想內涵。鼓勵他們多讀報紙、文學作品,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呂叔湘老師曾指出:“語文教學的弊病就是讀書作文不是為了增長知識,發表思想,抒發情感,而是為了應付考試。”目前閱讀課堂教學的過多的提問、細碎的分析、脫離文章整體內容的所謂“訓練”,還有充斥於課堂中的各種形式主義,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閱讀教學耗時費力而低效,使學生厭學,教師難教。如何克服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問、分析,多讀想、感悟。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裡“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泳品味,就匆匆讓學生談感受。比如,有的教師在上新課文時,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教師馬上就問學生心裡有什麼感受?然後繼續引導至課前預設的問題,這樣,感知課文的匆忙,必然導致抽象概括的突兀。這樣的定向引導,首先使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把握出現了偏頗,並且沒有起到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響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嫌疑。

  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只有通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字內容,感悟文字思想,體會文字情感,認識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為重。因為讀是對文字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能有效加深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我在講授《鴻門宴》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樊噲闖帳這一部分,然後讓他們說出各自角色的性格,以及身處其中的對其他角色的理解,比提問式效果要好得多。

  二、突出學科特點,增加語文味,在聽說讀寫中進行語文實踐。

  葉聖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種能力或者習慣,不靠學習者自己運用心力去實踐,去嘗試,是無論怎樣也難以養成的。”《漢書・賈誼傳》雲:“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這種能力,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由於形式主義和浮躁現象的干擾,語文教學出現了不少背離教學目標的華而不實的情況。特別是在很多公開課、觀摩課上,大家都強調課堂氣氛活躍,為求得“活躍”而將表演、遊戲、吹拉彈唱畫等手段,都在課堂上加以運用。於是課堂上只見熱鬧,不見沉思;只有熱烈,不見有序。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上去熱熱鬧鬧、手段多樣,其實是背離教學目標的,華而不實的。

  語文學習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語文實踐”就是讀書,因此讀書就成了解決語文問題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學生在語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能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多讀,有情趣地讀,熟讀成誦,在讀中體會課文的美妙之處。教授《再別康橋》一單元時,讓學生舉行朗讀比賽,在進行《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時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出演講時的活靈活現,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讓學生查閱史料分析評價荊軻其人及其行為的價值,撰寫小論文在班裡交流,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培養語文學習興趣。   作文課,除了要讀要說之外,還要有語文的情懷,比如想象,想象體會到課文中語言文字的恰當與描述的情景給我們帶來的歡愉欣喜之情抑或是悲嘆傷懷之思,就是更好。這最突出地表現在詩歌教學中。在講授《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其中有描寫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裡我要求學生想象蘇軾的早生華髮功業無成,再對比周瑜的年輕有為,英俊瀟灑,詩文中要表達的情感自然不言而喻。

  這並不是說語文課不需要活動手段,一些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手段還是要適當運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之後,再引導學生用口語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藉以進行口語訓練,有時會使課堂教學顯得更紮實有效。

  三、語文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簡簡單單教語文。

  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提出正是基於學生的今後發展,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教育思想正是關注人的發展的具體體現。傳統課堂中,教師的地位明顯帶有“文化霸權主義”和“知識權威主義”特徵,總是以教師為中心,滔滔不絕地“滿堂灌”,讓學生跟著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問,導致課堂上師問生答、師講生記、師令生從,師生關係畸形異化,課堂活動匱乏,學生智慧與個性壓抑乃至衰減。因此,一些教師感覺:語文教學,難於上青天。

  如今的語文教學,出現了形式大於內容,華麗多於樸實的現狀,出現了不少背離教學目標的華而不實的情況。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內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視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總是想盡辦法分析,衍生很多“高深”的東西,比如思想含義、知識要點,等等。給人感覺太深奧、太高不可攀,使學生不由長嘆:語文太難了。

  這些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因此,很多知名專家、學者都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什麼叫“簡簡單單教語文”呢?就是簡化課堂教學步驟,給學生留有空間,讓學生有時間讀書、思考、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學科特點。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即:要把課堂教學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基點上,這就是要以生為本,始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本真。

  《課標》說:“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筆者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儘量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減少非語文手段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倡導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篇二

  一、要重視教師情感因素的發揮

  教師能否發揮情感因素對於教學效果的好壞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應該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弘揚祖國燦爛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吃透“課程標準”和教材,體會其中內涵,並在教學過程中融情於中,隨作者或喜或悲或歌或吟,以至忘我境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博愛、寬闊、敏銳的心。

  廣博的知識與教學內容聯絡似乎更緊,它幾乎可說是一個純知識的問題。而博愛、寬闊、敏銳的心則涉及到一個教師的人品修養。由於處境不同,加上個性的差異,有很多學生在渴望被認同的同時又怕失敗,怕被拒絕否定。因而,教師應注意自己的態度,儘量瞭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當學生遇到困難而動搖、徘徊時,要給以適時的鼓勵,對學生的一些活動要給予積極的支援和認真的引導——並把這引導看作是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環。要在對學生深入細緻瞭解的基礎上,進行因人而異的耐心指導。對學生的每一點健康的情感內省和表達給予充分肯定,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幫助那些還處於自我封閉狀態的學生從情感的天地中走出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達到心與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種子播進學生心田。讓學生在講、讀、寫、說中成為更加樂觀,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廣泛同情心的人,從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質。

  二、利用教材,創設情境,培養情感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課文中,情景交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扣人心絃的劇目比比皆是,美不勝收的景觀、個性各異的人物、發人深思的事件、慷慨陳辭的雄辯、氣勢磅礴或柔情似水的吟誦也俯首可拾。精美的教材無不蘊含著濃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語文教師要善於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可採用朗讀引發、研讀體味、情意感悟、情景再現、情境體驗、心靈對話,以及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學方法,以情導情,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使之與文字對話、和作者共鳴,進而對課文加深理解,明理冶情,發展情感。

  三、開展活動,走入生活,豐富情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要適時地組織學生參加語文課外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個情感培養、內化的機會。課外活動要“寓教於樂”,讓學生學得輕鬆、快樂。每年,我都要帶領學生進行春遊、秋遊,從中瞭解家鄉的風土人情、欣賞家鄉的秀美風光,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美好感情。另外, 舉行某一讀書專題的講演、辯論、故事會活動;組織學生文學社,指導進行小說、詩歌、散文的創作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創新能力,更是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任務。這種教育應引起廣大中學語文教師的充分重視,把它貫徹到課內課外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去。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設計和促成一種民主的、活潑的、適合於學生情感——心理髮展的文化氛圍,使學生的身心在這種氛圍之內得到真正完善的發展。

語文學科輔導學困生論文
語文學考備考建議
相關知識
語文學科本質論文
英語學科建設論文
從創意寫作文學角度重新定義文學的本質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題及答
漢語言文學類畢業論文
關於金融學科認識論文
工商管理學科格式論文
中學科技小論文範文
關於計算機英語教學的畢業論文
語文學講計劃論文範文3篇
淺議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