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和晉結婚打一成語的答案
成語源遠流長,成語都有一定的來源,成語一經形成和出現以後,就長期為人們所使用。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秦晉之好
解釋
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處
公元前676年,晉武公之子姬詭諸繼承君位,即晉獻公。獻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齊桓公女兒齊姜,齊姜則與當太子的姬詭諸有私情。姬詭諸繼位後,把庶母齊姜娶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後來的秦晉政治聯姻中嫁給秦穆公為夫人,這便是所謂“秦晉之好”的開端。
後來秦穆公為求將來與中原友好,與當時力量強大的晉國聯姻,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他。後來,晉獻公年邁昏庸,要立小兒子為國君繼承人,從而殺死了當時的太子申生。於是,另外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分別逃往樑國和翟國避難。 再後來,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幫助,做了晉國國君。但是不久,夷吾就與秦國失和,發兵攻打秦國,終遭慘敗,還叫兒子公子圉到秦國做人質,這才將兩國的關係修好。
秦穆公為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這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係應該是很穩固的了。然而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國滅亡,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傳給別人,跑回晉國。秦穆公立即決定要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把逃到楚國的重耳接過來,還要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他,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晉國君主,跟秦國不相往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當上了晉國的新國君,成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秦穆公也在重耳死後不久,藉機打敗已經成為中原的霸主的晉國,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因此秦晉之好代表的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是國家之間的聯合,但後來漸漸將男女之間的婚姻也稱作結為“秦晉之好”。
元·喬孟符《玉簫女》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造句
1.他們兩家既然已成秦晉之好,現在一家遇上困難,另一家解囊相助,也是自然的。
2.他們兩個村結下了秦晉之好。
3.而一星期後,他們在揚克斯結為秦晉之好,然後到州北部的一個度假勝地,在那兒快快樂樂地享受了幾天。
4.只怕是‘鐵扇門’鐵門主久聞少爺大名,想要與你結為秦晉之好,所以吩咐鐵扇公主親自提親來了。
5.心想如此便可以和趙兄弟結秦晉之好,做個親家。
6.鮮于家與主公結成秦晉之好,當是主公一體。
7.今日小女出嫁,我魏家與杜家締結秦晉之好。
8.最後,他們終於結為了秦晉之好。
9.孫劉兩家情同一家;劉使君更與孫將軍結秦晉之好。
10.兩人從小便結了秦晉之好,到了年齡便順理成章結了婚。
11.團市委提倡婚事儉辦,並組織了集體婚禮,使20對青年結為秦晉之好。
12.莫非趙大官人有意於此女?不若我與人家說去,好鑄成一段秦晉之好呀。
13.我這小兒雖然是有頑劣不堪造就,但也自有一番志向,若是伯喈不棄,願結秦晉之好!
14.在前546年晉楚弭兵之盟後,秦景公也著力改善與晉國的外交關係,雙方重溫秦晉之好。
15.與秦氏玉行的秦菀是拜把兄妹,本來當年,我父親那個糊塗蛋,想要與秦氏結秦晉之好,但是我李寶玉喜歡的是伺候我的侍婢阿蘭。
相關文章:
秦國美女打一成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