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饒宗頤的人物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饒宗頤是著名國學大師,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長。下面小編整理了國學大師饒宗頤的生平簡介,歡迎大家的閱讀!

  饒宗頤的人物簡介

  饒宗頤是我國當代的文化明星,其對於歷史、考古、文學、經學、教育、書畫等不同領域均有涉獵,又是傑出的翻譯家。香港大學副校長曾引用餘秋雨的話說:“香港如果出了一個饒宗頤,就不會是文化沙漠了。”有人以為饒先生可以與季羨林齊名,並稱之為“南饒北季”。

  饒宗頤出生於潮州大富之家,其12世祖仕寶公開始到潮州城賣客家豆腐,之後慢慢地發展起來。到了饒先生這一代,已是饒氏19世。

  饒宗頤幼耽文藝,18歲續成其父所著潮州藝文志,刊於嶺南學報。以後歷任無錫國專、廣東文理學院、韓山師範學院、華南大學等教授。饒教授學術範圍廣博凡甲骨文、敦煌學、古文字、上古史、近東古史、藝術史、音樂、詞學等,均有專著,出版書40種,學術論文過三百篇。藝術方面於繪畫、書法皆有成就。饒宗頤家中“天嘯樓”藏書達十餘萬卷,為當時粵東最富盛名的藏書樓。

  饒宗頤是學術大師、教育家,1935年受聘於國立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抗戰後期的1943年至1945年,任西遷廣西的無錫國專 教授,1946年任廣東文理學院教授,1947年至1948年任汕頭華南大學教授兼文史系主任,1949年10月起定居香港。自1952年至1968年,歷任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高階講師、教授,1968年至1973年任新加坡大學中文系首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1973年至1978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至退休。這期間,他先後赴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法國遠東學院、法國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學及北京大學、臺北中研院等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並獲得法國法蘭西學院儒林漢學獎、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建院125年來第一個人文科學榮譽國家博士學位和法國文化部藝術及文學軍官勳章,2000年獲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香港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

  饒宗頤數度親往考察敦煌、榆林壁畫及樓蘭、吐魯 番等地木簡,故壘殘壁,流連往返,著成《敦煌白畫》一書及一批敦煌學著作。

  他自敘自髫齡習書的歷程,從唐顏真卿“大字麻姑仙壇”入手,然後漢張猛龍碑、晉爨寶子碑、唐歐陽詢化度寺碑等處植基,參以宋人蘇、黃、米三家以廣其趣;至於甲骨、金文、簡帛及兩京碑碣,皆攝取其意。故不論篆隸楷草,皆能於古人筆意之上發展。他對敦煌書法也有專攻,曾選取巴黎所藏敦煌經卷精粹編為《敦煌書法叢刊》29冊。他對前人書畫藝術的高度觀察力及轉化能力,使他的書法能夠寫出各種不同形象,但卻又能保持強烈個人面目,包括把古代一些不是書法家所寫的字,變成他自己面目的古文字書法。

  70歲前後,饒宗頤畫風轉變,不論山水人物及花鳥,都突破古人的規範,縱筆自如,堪稱“從心所欲不逾矩”。至今90高齡,創作力依然驚人,在敦煌風格的繪畫上,發展出一種使用其獨特蒼勁老辣的筆勢繪寫敦煌壁畫的畫意,不求其形似,而神韻直追北魏、隋、唐,為敦煌繪畫開了一個新的路向。2006年,他提出中國山水畫“西北宗”說,他一面撰文討論,一面用他獨特的筆法與墨法,去為西北地區山水寫照,作為山水畫“西北宗”的實踐。

  饒宗頤的人物評價

  學者評價

  饒氏治學,“幾乎沒有一個時代是‘交白卷’的”

  通儒,學兼中西。饒宗頤知古而不泥古,深植中華文化的沃土而能超越民族文化的侷限,從世界人類文化的高 度審視本民族文化及其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他走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道路,採用的治學方法卻有異於傳統,因而才取得超邁前人的成就。他的標新立異,首先源於他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其次是以自己的中華文化之心去深刻理解和感受各不同文化的差異。 饒宗頤跳開中國看中國,所以對“國學”、“國學大師”等提法都有保留。他說,國學就是本國的文化,每個國家都有本國的文化,把中華文化稱為國學,放到世界上就不通了,因此主張稱“漢學”或“華學”更準確。他於1995年創辦以中文為媒介的大型國際性學報《華學》並自任主編,由香港大學 饒宗頤學術館、清華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中山大學中華文化研究中心及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聯合主辦,至今已出版8期。

  他說,研究傳統中國學問,最好使用中文撰寫論文才不隔膜,《華學》發表的論文深受國際學術界重視。

  採訪中筆者提到,內地有學者一反傳統觀念,指家喻戶曉的忠臣諸葛亮對天下大事看法一成不變,還是大大的奸臣,岳飛不是民族英雄等等。對這些“研究成果”,究竟應怎樣看?饒先生沒有正面回答,只淡淡地說:歷史人物要放到歷史環境中看,《三國志》是晉朝人編的,比如“隆中對”裡是出山前的原話還是後代史家歸納的文字要搞清,否則站在後來的角度看當時,就真成了“事後孔明”了。

  饒宗頤重視“國本”,又能會通古今中外。論者評價:“饒氏治學所涉及的時代,從上古史前到明清,幾乎沒有一個時代是‘交白卷’的。”他通曉漢語中文及閩、粵等多種方言和英、法、日、德、印度6國語言文字,對古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也頗有研究,這連其本國人都鮮有通曉的。因此他史識廣博,瞭解西方和東方一些國家的歷史文化,能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匯比照中,互動認知,不斷髮明,提出和解答中國歷史文化的新問題,想他人所未想,道他人所未道。而一旦公佈,便成人所共想,其觀點便為世所公認。

  以他在域外漢學傳播方面的成就為例,他是編錄新馬華人碑刻、開海外金石學先河的第一人;是在日本東京出版《敦煌法書叢刊》、在國際學界講敦煌本《文選》和據倫敦敦煌卷子講禪宗史上摩訶衍入藏問題的第一人,如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已成歷史;是在國際上講巴黎所藏甲骨、日本抄本《文選》五臣注的第一人;是利用日本石刻證明中日書法交流並非始自唐朝的第一人;是講有關越南歷史《日南傳》的第一人;辨明新加坡古地名及翻譯譯名,並撰寫新加坡前代史《新加坡古事紀》的第一人;利用中國古代文獻補緬甸史的第一人;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他在學術研究上開闊的國際視野,既注重中國歷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傳的各種形態的研究,又對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頭不懈求索。在1956年《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中,將倫敦所藏這部早期天師道思想祕籍公諸於世,並作出箋註,從而引發了當年歐洲學界對中國古代道教研究的熱潮。

  他也不是凡事必中國古代第一。比如他研究認為,人們引以為豪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郡縣制,他則與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之父Cyrus於公元前五三九年克服巴比倫後統治萬民,在圓筒刻石上明功記德、稱百姓為Black-headed people***黑首***相比較,認為“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天下,刻石頌德,分立三十六郡,更民名曰黔首***黑首***,頗疑遠受到波斯分省制度之影響,而‘黔首’一名則承襲西亞之舊稱。”

  其他評價

  沈建華:總有一批人對中國文化懷著敬意和深情

  鄭會欣:香港是饒公的福地

  王素:這是一個很難出大師的時代

  李均明:饒公的心跟老百姓還是貼得很近的

  李焯芬:饒公有一個不老的好奇心

  張靖依對他的書法評價是:“無所不能”

  林倫倫對饒先生的評述:先生“業精六學,才備九能”

國學大師梁啟超的故事
國學大師梁啟超生平事蹟
相關知識
國學大師饒宗頤的人物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羅振玉的人物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饒宗頤閱讀練習及答案
國學大師章士釗的人物簡介
國學大師余英時的人物簡介
國學大師梅貽琦的人物介紹
國學大學傅斯年的人物生平簡介
辜振甫的人物生平簡介
辜振甫的人物生平簡介
柳宗元的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