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造是什麼官職
公孫衍歷史原型結局介紹,大良造官名。 戰國初期為秦的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同時又為爵名,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大良造,又稱大上造。是秦孝公時期秦國國內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秦惠文王之後成為爵名,位列二十等軍功爵制第十六位。
商鞅
戰國中期政治家。出身於衛國貴族,名公孫鞅,亦名衛鞅。公元前340年,因有功於秦,秦孝公封衛鞅於商***今陝西商州市***15邑,號為商君亦稱商鞅。少時喜讀刑名之學,到了青年時期,他已經成為一個有學問有才幹的人。最初,他在魏惠王的相國公孫痤手下做小官,深得公孫痤重視。公孫痤臨死對魏惠王說:如果不用衛鞅,就把他殺掉,決不能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把公孫痤的話當成耳邊風,既不重用,也沒有殺他。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招賢,就來到秦國。他通過秦孝公的親信景監引薦,與秦孝公面談了三次。前兩次講行帝王之道,孝公不感興趣,聽聽就睡著了。第三次講“霸道”,富國強兵,孝公聽得很高興。從此受到秦孝公的賞識和重用。
商鞅依據李俚《法經》結合秦國實際制定出一套變法方案。可列為11個主要專案:父子兄弟姐妹,不準同睡在一個炕上,必須分室而居;全國使用統一的尺寸:升、鬥、斤、兩;建立鄉、縣地方政府系統,歸中央統轄;十家編一組,互相勉勵生產和監督行動,一家犯法,隱匿不報九戶連坐;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包括貴族富商子弟,一律送邊疆墾荒;招請移民給予優待,凡從事墾荒者,九年不收田賦;增加人口,充實兵源;鼓勵生產,耕田織布特別好的,積存糧食多的免除稅務和勞役;一家有兩個成年男子必須分居,達到增加生產,增加人口的目的;人際間爭執,訴諸法庭,禁止私人決鬥;對敵作戰,以斬首多少論等賞賜;必須作戰有功才能升遷,貴族商人,若是沒有戰功,不能擔任政府官員。實行新法遇到的阻力很大。但是在秦孝公的支援下,擊敗了舊勢力的反抗和破壞,使貧困的秦國變為國富民強的七雄之一。
秦國實行變法之後,[2] 兵強馬壯,準備東進擴充套件勢力。公元前341年,齊、趙兩國聯合攻魏,商鞅認為機不可失,便率軍攻打魏國。魏國派公子卬領兵抗秦,商鞅給魏公子卬寫信願罷兵講和,邀請魏公子來秦軍約定地點會面,魏公子深信不疑。在赴飲宴之時,秦國伏兵一擁而上,將魏公子抓起來,秦軍趁勢打敗魏軍,取得了勝利。商鞅打敗魏軍之後,秦孝公把商之地15邑封給他,因而號為商君。
商鞅推行變法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時,也因鎮壓貴族勢力的反抗,積怨甚多,加之他在秦孝公病重期間,掌握秦國軍政大權,獨斷專行,使秦國內部權力之爭激化。據《戰國策·秦策一》記載:孝公病重時,曾打算把君位讓給商鞅,商鞅沒有接受。其時連商鞅本人也害怕,每次出門,都要衛士保護他。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去,太子駟即位,即秦惠文王。公子虔乘機誣告商鞅謀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憑證,告以商君之法,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結果商鞅失敗戰亡。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秦惠文君同時下令誅滅商鞅全族。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並未被廢除,封建制度繼續發展和不斷完善。
公孫衍
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用兵如鬼,征戰如電,奔襲如火。有“犀首”之稱。於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為大良造,率秦軍攻打魏國,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奪取河西之地,開闢了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為秦國走向中原奠定基礎。後居魏,首倡合縱,主張並多次組織諸國合縱抗秦。
白起
戰國時秦國名將。又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東***人。因與秦相魏冉相善,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受魏冉舉薦,被任為左庶長。次年,白起為左更,破韓、魏聯軍於伊闕***今河南洛陽東南龍門***,斬首二十四萬,故遷為國尉。再次年,升為大良造。
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白起攻楚,拔鄢***今湖北宜城東南***等數城。次年,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因此設定南郡,楚被迫東徙都於陳***今河南淮陽***,白起因功被封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白起擊破趙、魏聯軍於華陽***今河南鄭州南***,斬首十五萬。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白起大破趙軍,坑殺趙降卒四十餘萬。戰後,白起主張乘勝進軍,攻破趙國,但因秦相范雎妒其大功,終許韓、趙割地求和而罷兵。白起因此與范雎有隙。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發兵圍邯鄲失利,秦昭王親命白起出任圍邯鄲的主將。白起認為前時未能乘長平之勝圍趙,致失戰機,此次圍邯鄲必無功而敗,遂託病不行。後秦昭王與范雎罷免白起為士伍,並強令他遷出咸陽。白起行至杜郵***今陝西咸陽東北***受秦昭王之迫自殺身亡。
檢察官職業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