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蔡倫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蔡倫是東漢初期到中期階段的宮中高階內侍,同時又是中國著名的發明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在美國人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中,蔡倫被排在第七位,足見其在世界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力。

  其實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顯得十分聰明,表現出和其他孩子不一般的能力。

  他在東漢第二位皇帝明帝執政末期選入宮中,做了小黃門一職,當時年齡僅15歲。因其頗有才華,很得宮中不少權勢人物的青睞,在宮中太監之中,算得上出類拔萃的人物了。

  東漢第三位皇帝漢章帝登基後,由於他心機精明,眼皮子很活,很受當時的皇后竇氏欣賞,將其裹為心腹。在宮中複雜的鬥爭中,蔡倫的人性開始扭曲。

  由於竇皇后沒有兒子,而漢章帝所喜歡的宋貴人卻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太子劉慶,這引起了竇皇后的不滿。她指使手下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掉宋貴人。其實這個所謂宋貴人,乃是姐姐,還有一位妹妹,也是美貌如花,都是很得章帝的喜愛。

  宋氏姐妹不知有什麼病,於是讓人到宮外找一種藥物,也就是生菟絲子,這種藥物據古書記載有清熱,涼血,利水,解毒之功能,可以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濁,帶下,痢疾,黃疸,癰疽,疔瘡,熱毒痱疹等病。估計宋貴人也就是想讓身體保持好點。

  這本是很正常的行為,但是竇後卻抓住這一把柄不放,說她們姐妹二人是搞什麼妖術,企圖禍亂宮庭,當然了,謊言說百遍就是真理。終於導致宋氏姐妹被廢,而牽連到太子劉慶,貶為清河王。

  一開始姐妹兩人只是失去地位,再加上章帝畢竟對她們二人還是寵愛的,不想往死裡整。可是竇皇后不放過她們,繼續攻擊,而蔡倫這傢伙完全是為了個人的地位著想,按照皇后的意思胡說八道,搞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誣陷兩位貴人,姐妹二人無奈,只好雙雙自殺。

  蔡倫在這場宮庭的政治鬥爭中可謂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這也是蔡倫在宮中獲到高貴地位的真正開始,從此一發不可以收拾。

  不久,漢章帝死了,和帝繼位,事實上和帝並非竇皇后親生的,也是竇後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從另一位妃子手中搶來的,只能算是養子罷了。

  因皇帝年紀幼小,竇後臨朝聽政,蔡倫遂成為中常待,儼然就是宮中總管了,大權在握,即便一些一品大員都得看他的臉色行事。

  竇後死後,漢和帝親政了,他又投靠了和帝的皇后鄧皇后,依然大受重用。鄧後還賜其為龍亭候,賞了一塊封地給他,這份恩榮在東漢建國以來的太監當中真是極為罕見了。

  不幸的是,和帝死後,鄧後也無子,於是將放養於民間的和帝的一位年齡很小的皇子立為皇帝,就是漢殤帝了,但是他卻很短命,一年不到就死了。東漢中後期的皇帝都是這個毛病,都是活不長。

  由於帝國的繼承人出現了問題,鄧後只好立選清河王劉慶的兒子劉祜為帝,這就是後來的安帝了。

  素有“皇后之冠”之稱的鄧綏,系東漢和帝之皇后

  當時皇帝年小,什麼也不懂,鄧後控制了朝中大權。

  問題就出現在安帝身上,因為他是劉慶的兒子,也就是當年宋貴人的親孫子,這種隱患是致命的。

  公元121年,鄧太后死了。

  也就在這一年,漢安帝親政,早年的一些舊事讓翻了出來,很多人拿當年竇後整治宋貴人並導致安帝的父親清河王劉慶被廢一事說事。本來鄧後壓在安帝身上,多年不還政,安帝早已不滿意,像蔡倫這樣的幫手,他早就想整治一番了,只是沒有想到自己的祖母竟然也死在蔡倫的手上,安帝當然大怒了。

  四朝元老蔡倫的命運終於走到了盡頭,安帝讓他到司法部門去交待自己的罪行。風光幾十年,已然六十多歲的白髮老人蔡倫如何受得了這樣的侮辱,熟悉宮中變數規則的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翻盤了,沒有了保護傘,只有死亡這條路。他更不願意在監獄裡受到各種小人的折難,那隻能得到一些恥笑。

  於是權傾東漢王朝數十年的蔡倫平靜地整理好衣服,潔過身後,正如當年他中傷宋貴人姐妹使她們自殺一樣,他也服藥自盡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年是公元121年,距離他的新主子鄧太后之死不過數月,距離他進宮的那一年公元75年已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

  在什麼地方起家,就在什麼地方倒下,以什麼樣的方式獲得成功,就以什麼樣的方式垮臺,蔡倫悲劇的一生大略就是如此。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公元105年,中常侍***侍從皇帝的官員***、尚方令***負責朝政的官員***蔡倫奏請東漢和帝准予將他的造紙術向民間推廣,他還挑選出挺括良好的紙,進獻給漢和帝。漢和帝試用以後,非常滿意,當場讚揚了蔡倫的這一創造發明,同時立刻下令把這個造紙技術推廣開去。

  從此,中國的造紙技術進入了先進的行列。在此之前,商朝把漢字刻在龜甲獸骨上,但是甲骨的來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攜帶、儲存,所以人們後來把漢字刻在簡牘上。簡和牘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狹長的稱簡,略寬的稱牘。由於一片簡只能刻幾個字,因此寫一篇文章就要用許多簡,寫完之後人們再用繩子把簡串起來,成為冊。雖然做簡牘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們也太笨重了,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用簡牘寫的奏摺重達一石***約五十斤左右***。後來人們用絲帛作為書寫材料,它柔軟輕便,易於書寫,可惜量少價高,這一致命弱點使它難於推廣使用。

  在京城洛陽的皇宮裡當官的蔡倫,當時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非常聰明,很會動腦子,經常和工匠們一起研究製作工藝。蔡倫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閱堆成小山般的簡牘,非常不方便,他就琢磨著要製作出一種輕便易用的書寫材料,來取代笨重的簡牘。

  對於新的書寫材料,蔡倫的第一個要求是輕便。因此用竹、木製成的簡牘首先被排除在外,而絲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於是,蔡倫仔細觀察了絲帛的生產過程,從分析絲帛的結構入手,發現它是由纖細的短纖維互相粘成的。於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結構與絲帛相似、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從此時時處處留意著、尋覓著這種新材料。

  有一天,蔡倫和幾個小太監來到城外遊玩。這是一個十分幽靜的山谷,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溪邊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小太監們一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獨蔡倫心事重重,東張西望。忽然,他兩眼一亮,快步走到溪邊,蹲著不動了。

  小太監們覺得非常奇怪,都圍攏過來。只見蔡倫手裡捧著溼溼的、破破爛爛的、像棉絮一樣薄薄的東西發呆。

  一個小太監忍不住說:我還以為是什麼好東西呢,原來是這破玩意兒!快扔了吧!

  蔡倫卻彷彿什麼也沒聽見,仍然痴痴地捧著。

  那個小太監一個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樣的東西就要往水裡扔。

  蔡倫突然醒過來似的,緊緊抓著不放,嘴裡喃喃地說:找到了,找到了!

  小太監們都糊塗了,這蔡倫莫不是瘋了、傻了,怎麼把這破爛玩意兒當寶貝似的?

  蔡倫雙手捧著,三步並作兩步,問河邊的農夫:老人家,這東西是怎麼形成的?

  農夫笑著回答說:這個呀,是漂在河裡的樹皮、爛麻、破漁網什麼的,它們被水衝呀、泡呀,又被太陽晒,時間長了就成了這模樣,到處都是呢!

  蔡倫抬頭看著滿山遍野的綠樹,不由眉開眼笑。

  回到宮裡後,蔡倫馬上投入了緊張的試驗和製作中,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

  蔡倫帶著工匠們反覆試驗,最後終於試製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人們為了紀念蔡倫,就把用這種造紙工藝造出來的紙稱為蔡侯紙。

蔡倫的故事有哪些
造紙術和蔡倫的故事
相關知識
歷史上蔡倫的故事
歷史上元稹的故事
歷史上顏回的故事
歷史上雷鋒的故事
歷史上雷鋒的故事
蔡倫的故事有哪些
造紙術和蔡倫的故事
歷史上蔡倫是誰
歷史上蔡倫是誰
歷史人物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