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關於道德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一喜一憂

  尊者舍利弗與長者須達,一同正在為祗洹精舍測量圖樣的時候,舍利弗忽然欣懌含笑。須達見而問曰:“尊者為何喜悅?”舍利弗答:“你為眾生請佛,而於此經營精舍,發如是大心,真了不起。要知道,善因必感善果,你既為佛造精舍,而今六慾天中的宮殿,業已為你成就。”說畢,舍利弗即顯神通,借慧眼令須達悉見六慾天宮。須達問:“六慾天中,何處最樂?”舍利弗答:“第四天***兜率天***中,少欲知足,恆常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法訓不絕。”須達曰:“我願生兜率天上,常聞佛法。”出言始竟,餘宮悉滅。

  不一會,舍利弗又忽然憂愁滿面。須達問曰:“尊者為何而現憂色?”舍利弗答言:“你看這一群蟻子,自你於過去毗婆尸佛於此為彼世尊興建精舍時,這群蟻子即在此生活著,直至現在,已經九十一劫,猶未脫此形骸。”

  按:人們的福德,是要從各人自身去培養***莊嚴***得來,絕非自然,更非僥倖所獲。你看長者須達,遠從過去毗婆尸佛即為彼佛建舍,一直至現在,猶為釋迦如來的精舍而大興工程,他這種累劫造福的發心與精神,不但修成累世為人間的大富長者,而未來尤上升於兜率天宮,親聞補處菩薩的法音哩!

  古德說:“人人知道有來年,人人當種來年穀;人人知道有來生,人人當種來生福。”有福德的積累,才有人格昇華的希望。眼看當前的眾生,不知種福,即使知道種福的,亦寥寥無幾,偶遇機緣,總要斤斤計較得失,脫不了勉強性,所以也就難怪末法的眾生福薄了。要知道,福經不起日久的薄下去,如一旦福盡而下墮的話,其苦難以言狀。猶如上面的蟻子,雖歷九十一劫,仍不能脫其形軀。如此福、罪、樂、苦的較量,何啻於雲泥之別,我人不可不慎之。

   搬柴運水皆是禪

  一般人常常對生命的消逝,充滿了無可奈何,然而,佛法卻警惕人們要時刻心存危機感,激勵人們要珍惜光陰,並且善用有限的生命,來成就無限的慧命和功德。

  佛光禪師的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這時正在法堂裡向佛光禪師述說在外參學的種種見聞,佛光禪師帶著欣慰嘉勉的笑容傾聽著,最後大智問道:

  “老師!這些年來,您老一個人還好吧?”

  佛光禪師滿意地說:“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每天在法海里泛遊,世上沒有比這更欣悅的生活了。每天我都在忙碌著,因此很快樂。”

  大智關心地說道:“老師!您也應該多注意休息!”

  夜深了,佛光禪師對大智說道:“你休息吧!有話我們以後慢慢談。”

  第二天清晨,大智還在睡夢中,就隱隱聽到從佛光禪師的禪房裡傳出陣陣聲響。接下來的一整天,佛光禪師不厭其煩地對一批批前來禮佛的信徒開示,講說佛法,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禪師與信徒的交談告一段落,大智擔心地問佛光禪師:“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這麼忙碌,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老呀!”

  “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迴響著。

  不要以為所有得道禪師都在過著閒雲野鶴、自在悠然的生活,事實上正像故事中的佛光禪師那樣,他們都在過著一種“沒有時間老”的忙碌生活,例如下面這則故事中的懷海禪師。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在承繼馬祖道一禪師之後,立下一套非常有系統的叢林規矩——百丈清規,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即是此意。

  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曾經也遇到過許多的困難,因為佛教徒的生活一向是以戒為規範的,而百丈禪師卻改進了制度,以農禪為生活,甚至有人批評他為外道。因為他所住持的叢林在百丈山的絕頂,因此他號百丈禪師,他每日除了領眾修行外,必親執勞役,辛勤勞作,講究生活要自食其力,極其認真,對於平常的瑣碎事務,尤其不肯假手於他人。

  漸漸的,百丈禪師年紀大了,但他仍然每日隨眾人上山擔柴、下田種地,因為農禪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們畢竟不忍心讓年邁的師父做這種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懇請他不要隨眾出坡***勞動***,但是百丈禪師卻以堅決的口吻說道:

  “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廢人?”

  弟子們阻止不了禪師勞動的決心,只好將禪師所用的扁擔、鋤頭等工具藏起來,不讓他做工。

  百丈禪師無奈,只好用絕食行為表示抗議,弟子們焦急地問他為何不飲不食。

  百丈禪師道:“既然沒有勞作,哪能吃飯?”

  弟子們沒有辦法,只好將工具又還給他,讓他隨眾生活。百丈禪師的這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為叢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為參禪不但要摒絕塵緣,甚至是工作也不必去做,認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實不做工作,離開生活,哪裡還有禪呢?百丈禪師為了拯救禪者的時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還喊出了“搬柴運水無非是禪”的口號。

  不管唸佛也好,參禪也好,修行不是懶惰的藉口,希望現代的禪者聽一聽百丈禪師的聲音!

  我們在哪裡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在我看來,答案只有三個,那就是在工作、愛以及自我完善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很多現代人都在為工作而苦惱,他們嚮往無所事事的悠閒生活。但事實則是,無所事事非但不能帶給人快樂,反而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工作從來都是人類生活的第一要義,正如奧地利著名心理分析專家威廉·賴克所說的那樣:“愛工作和知識是我們的幸福之源,也是支配我們生活的力量。”

  在現代社會,愈來愈快的工作節奏的確正在漸漸剝奪生活本來應有的舒閒。但藉助禪的智慧,我們會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到一個絕妙的平衡點。

  如果我們僅僅是把工作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那麼我們就不會去重視它、喜歡它。但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是禪者自我完善的必經之路,那麼我們就會得到一種全新的工作體驗——工作將不僅僅是工作,它將是對生活方式的一種主動選擇,你會從中得到類似童年遊戲般的單純快樂。

   尋找真正的禪心

  修禪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對禪理一知半解,只憑嘴上空說,沒有任何意義。對於禪機的參悟需要一顆玲瓏的禪心,與佛學融為一體。

  小和尚問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門,四大皆空,講究一種虛靜。那麼,我們來世上一遭,究竟為了什麼?究竟還有什麼屬於我們呢?”

  “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開導小和尚說,“屬於我們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脫的意念,以及藍天白雲、這山那水。”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臉困惑的樣子,又補充說:“當一個人四大皆空時,這世間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夢遊四海、思度五嶽,我們還有什麼不可以企及呢?”

  小和尚說:“那塵世間的人們不也擁有這些東西嗎?”

  老和尚說:“不!有錢的人,心中只擁有錢;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記宅第;有權勢的人,心中只關注權勢……他們擁有某項事物的同時,也就失去了這項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這時,玉兔東昇、金烏西墜,山嵐炊煙拂拂嫋嫋。小和尚觀望著山水雲月,終於舒心地笑了。

  得失寸心知,一個人在人生抉擇和人生走向中的得失是不好評判、不好量化的。無論從事什麼事業,只要能在日作夜寐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歡樂和精神寄託就不虛此行,生命就是有意義的。

  雲巖禪師正在編織草鞋的時候,洞山禪師問道:“老師!我可以跟您要一樣東西嗎?”

  雲巖禪師答道:“你說來聽聽吧。”

  洞山正色道:“我想要的是你的眼珠。”

  雲巖禪師一邊編鞋,一邊平靜地問道:“要眼珠?你的眼珠哪裡去了呢?”

  洞山答道:“我沒有眼珠!”

  雲巖禪師淡淡一笑,說道:“如果你有眼珠,怎麼安置它們呢?”

  洞山不知如何對答。

  雲巖禪師嚴肅地說道:“我想你真正想要的眼珠,應該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禪師又改變話題道:“事實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雲巖禪師對這種矛盾的說法很是惱怒,便大喝一聲道:“你給我出去!”

  洞山禪師並不覺得驚訝,非常誠懇地說道:“出去可以,沒有眼珠,我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雲巖禪師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說道:“這不早就給你了嗎?怎麼還看不到呢!”

  洞山禪師終於言下省悟。

  禪心只能靠自己參悟,別人只能點撥。沒有自己的苦心修煉,又怎能明瞭深奧的人生哲理呢?

  一天,無德禪師問諸位學僧:“各位來此參學,長者數年,短者數月,不知各位找到禪心沒有?”

  學僧甲說道:“我是個主觀意識特別強烈的人,除了‘我’或‘我所’之外,世界上沒有什麼值得我關心的。但自從參禪以後,我才發覺世上的萬事萬物都要靠因緣才能成就,除了我以外,還有人,還有佛,我想我握住禪心了。”

  學僧乙說道:“以前我的眼光總以能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具體實質為標準。但自從參撣以後,現在我不再短視而有遠見;不再心胸狹小而量大如空;我想我找到禪心了。”

  學僧丙說道:“如果說我以前一天能行三十里路,我絕不去走五十里。但自從參禪以後,才感受到,自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證悟永恆的法身,恨不得不眠不食,日行百里。我想我已經知道什麼叫禪心了。”

  學僧丁說道:“由於我天資太平庸,經驗不足,在處事方面相對顯得笨拙,甚至有時會很自卑。但自從參禪以後,才發覺自己可以擔當弘法利生的重責大任。因此,也不自覺笨拙,也不感覺自卑,我想這就是禪心了。”

  學僧戊說道:“我身材只有五尺,平常總抱著‘天塌下來總有別人會頂住’的心態。但自從參禪以後,才感受到禪宗的信念;現在總覺自己有丈二之高的身材,我想我已體悟到什麼叫樣心了。”

  無德禪師聽後,點頭說道;“你們所說的只是一種參究的‘初心’,而非‘禪心’。真正的禪心在於明心見性。好好精進修持吧!參!”

  學僧們聽後,個個斂目內省,繼續去尋找禪心。

佛教神奇感應故事
清明節氣的含義
相關知識
佛教裡關於道德的故事
關於道德的故事
關於道德小故事
關於美德的故事
關於康德的故事
關於道德的勵志語言
有關於道德的黑板報
有關於道德的名人名言
關於名人道德的故事
關於道德的名人名言_有關道德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