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子的故事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繩子能有什麼故事?我們讀完就知道。不過,先去看看人家寫的讀後感,再去讀會好懂一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繩子的故事》是篇描寫法國諾曼第農村題材的小說,表現了一個勤勞、誠實的農民奧士高納悲劇性的命運。他先是高高興興的去趕集,卻因見到了一段繩子而被誣撿了皮夾,正當他為了自己的清白而四處遊說,有人把皮夾交還給失主了。這證明了他的清白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他仍然不被人們所理解,受到奚落、嘲笑而含冤死去。

  在這篇小說中,留給我印象最大的就是奧士高納,他是一位典型的農民,艱苦的生活養成了他勤儉節約的習慣,而作為這位農民的良好品質:質樸、老實,這次卻帶給了他巨大的威脅。由此,讓我想到了事物都有它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是什麼葬送了這個善良農民的生命?當然與仇家的惡意誣告、鄉長不辨真偽的審問、眾人的嘲笑與奚落這重重壓力有關係。但歸根結底,是荒唐的資產階級道德,是冷漠無情的社會風氣,就像小說中“整個集市都帶著牛欄、牛奶、牛糞、乾草和汗臭的味道,散發著種田人所特有的那種難聞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氣”。是它們扼殺了這個善良的誠實者,小說就是這樣以深沉的筆觸寫了奧士高納這個老實農民的悲劇,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邪惡。

  雖然在現代社會,這不太可能會發生,但是這篇小說仍然可以激勵我們去創造一個和諧新社會。同時,這篇小說也證明了。社會輿論的威力是十分大的。

  “一根細繩……一根細繩……鄉長先生,你瞧,繩子在這兒。”

  這一結尾,讓我們為這善良的農民感到悲哀……

  篇二

  三個好兄弟掉進了井裡。生命垂危之際,一根繩子垂下,他們同時抓住繩子向上攀爬。爬到井壁的一半,上邊有人說:“繩子只能承擔兩個人的重量,否則,就會崩斷。”  過了片刻,其中一個鬆開了手,他掉下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兩個好朋友。

  剩下的兩個人眼裡流著淚繼續向上爬。爬到離井口還有1/3距離的時候,上面又有人說:“繩子現在只能承受一個人的重量,否則。就會崩斷。”

  兩個人緊緊抓著繩子,互相盯視著。過了好久,其中一個人果斷地伸出腳,把另一個人踹了下去。

  簡簡單單的一個故事,不同的人卻賦予了它不同的人生哲理。

  哲學家說:第一個人雖然死了,卻還活著;第三個人雖然活了,但卻死了。

  佛學家說:放手即是得到。第一個人放開了繩子,得到了昇華;第三個人抓住了繩子,卻最終墮落。

  民間故事裡說:第一個人升了天堂,第二個人入了墳墓,第三個人下了DY。

  現實生活中:第一個、第二個人死了,第三個人最終爬了上去。

  因為人們懂得思考,所以我們擁有了道德。

  生命的存在只有一個根本的目的,那就是活下去,第最後活下去的那個人,因為他在這個三選一的競爭中存活下來了,自然的生存法則中才是最優秀的人,人本來就是動物,活下去才是最終的目的,手段只是讓自己為活下去而必須的一個過程。 在不違背生存法則的條件下達成的結果,那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之所以對這種手段不滿,是因為這種手段用在了我們同類的身上。

  而同樣,從道德角度考慮,我們鄙視那個活下來的人,那個選擇主動放棄的人是偉大的,或許作為道德的楷模,他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在他的名字後面留下一串串的感慨!

  可是作為一個生命個體,難道他真的願意放棄嗎?

  他真的不願意活下去嗎?

  他放棄的理由是什麼呢?

  他是為了讓同伴活下去而放棄的自己,抑或是他迫於二人的淫威而不得不選擇放棄,更或者是他一不小心失手落下!提出這些疑問,並不是八卦,而是讓我們面對一種結果發生的時候,儲存一絲的理智和冷靜,在評價偉大的時候,考慮一下客觀的真相!

  雖然,不論如何事實的真相如何,他成就了另外兩個人!

  最可悲的大概是那個被踢下去的人了,他只是一個被人們所同情的可憐蟲而已,大概只有人們譴責那個活下來的人的時候,才會提起而已。他們不會主動的選擇自己的生活和未來,更沒有那種所謂的犧牲自己換來他人幸福的覺悟,只是麻木的告訴自己跟著活得好的人就能夠活下去。遺憾的是,當面對危機需要做出捨棄的時候,他們通常都是被捨棄的物件!悲哀的是,我們芸芸眾生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有被捨棄的一剎那,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選擇活下去或者留下來,只是晚了一些時間而已!

  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沒有多少人會考慮那些在上面放繩子的人,他們似乎是這三個人命運的主宰,他們就是規則,他們可以提出三選二的供井下的人抉擇,也可以在剩下的兩個人中讓他們互相殘殺,每一種選擇都以為這生死,使井下的人不得不生死考驗的時刻做出選擇,在這個時候拋棄人性的活了!

  人性之光昇華了!

  麻木的人生結束了!

  或許如果井下的三個人知道了真相,一定會咬牙切齒的把那些拿著繩子那他們的生命尋開心的傢伙們踢下下井去,然後指著他們憤恨的說“騙子!”只是他們沒有機會了,最後活著的人只有在人們的鄙視和悔恨中度過餘生,而不會考慮這些人為什麼這樣做。

  不過故事的人在作者的引導下只會去思索三種不同的人生,有多少活著的人會認真的思索所謂的遊戲規則?

  拓展閱讀:猴子與草帽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以賣草帽為生的老爺爺,他每天都要經過一片小樹林,挑著一擔草帽上城裡去賣有一天走到半路上,路過小樹林,爺爺累了,放下擔子,坐在大樹底下休息,打起盹來,不知不覺睡著了。等他醒來時,發現身旁的籮筐裡,一頂帽子都不見了,抬頭一看,樹上有很多猴子,每隻猴子的頭上都有頂草帽。在大樹上的猴子們看見爺爺著急的樣子,一齊大聲笑起來。老爺爺抬頭一看,這才明白,原來草帽全讓猴子拿走了。

  爺爺氣極了,指著猴子們大聲說:“你們這些壞東西,趕快把草帽還給我,不然我就把你們都捉起來!”猴子們看爺爺指手劃腳地嚷嚷,也指手劃腳地叫起來,不肯把草帽還給他。爺爺急得一邊晃拳頭,一邊跺腳:“你們到底還不還我的草帽!再不還給我,我就把你們抓到城裡去關起來!”猴子們也學爺爺的樣子,晃著拳頭,跺著腳,還是不把草帽還給他。老爺爺又急又慌,脫下草帽,搔起了腦袋,猴子們也學老爺爺的樣子,脫下草帽,搔起腦袋來。

  老爺爺看見猴子又在學他的樣子,就把手裡的草帽使勁往地上一摔,嘆了口氣說:“唉!真把我氣死了!真把我氣死了!”猴子見了,也學老爺爺的樣子,一個個把草帽使勁摔下來。老爺爺趕忙把地上的草帽撿起來,一頂一頂裝到籮筐裡,挑起擔子,進城去了。

  很多年以後,孫子接過了爺爺的班。有一天,在賣草帽的途中,孫子也跟爺爺一樣在大樹下睡著了,結果帽子也被猴子拿走了。孫子想到了爺爺講的故事,於是舉起手,拍拍手,猴子也跟著拍拍手。看到爺爺說的方法果然很有用,最後,孫子也摘下草帽丟在地上,可是奇怪,猴子們竟然沒有跟著他做,還一個個瞪著看他。一個個頭最大的猴子從樹上跳了下來,把孫子丟在地上的草帽撿起來,戴在自己頭上,爬到樹上去了。孫子正在納悶,就聽見那個個頭最大的猴子說:“傻瓜!就你有爺爺啊?”

  這個故事折射出來的道理非常深刻。有句名言說得好:“阻止人們進步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恰恰是已知的東西。”因為過去的經驗曾經帶來過成功,所以容易成為誘人的陷阱和前進的羈絆。世上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成功的經驗也需要不斷地創新。我們不能採取“孫子”那種恪守祖訓的思維模式,尤其是現在,世界瞬,息萬變,總是恪守老經驗、老方法是無法處理這些變化著的問題的。只有與時俱進,打破常規,才能開掘創新,不斷前進。

 

元素的故事讀後感
哲理讀後感
相關知識
繩子的故事讀後感
釘子的故事讀後感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愛因斯坦的故事讀後感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優秀作文
關於名人成功的故事讀後感
正能量的故事讀後感
數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列那狐的故事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