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主預習的方法
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看起來簡單,但想要堅持卻很難,那麼同學們應該如何自主預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
簡單的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先弄懂最基礎的知識,再通過做練習和與其他人討論的方式擴充這些知識,最後把他們吸收到大腦裡,也就是記住他們。以下是我以平時學習經驗總結的具體四條:
首先,要加強對自己的管理力,能夠抵禦各種誘惑,還要對外界的干擾,做到波瀾不驚。比如,上完補習班後是鞏固一下所學知呢?還是玩電腦呢?這個選擇的後者對一些人很有誘惑力。但一定要選擇前者,因為把課上的內容再鞏固一遍可以加深印象,否則又忘了,等於沒學,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其次,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絕不能把別人的計劃照搬過來。因為你有自己的習慣,別人的計劃化不一定適合你。
想讓計劃適合自己並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開動腦筋,自己思考了。
第三,利用週末和假期查詢自己的漏洞。找出自己的弱點,加強練習,直到熟練。一段時間之後,你在這一方面你就會更上一層樓。
第四,要學會自我評價學習效果。我們不僅要學,在學完了之後還要檢測自己。避免我們對自己滿意,認為自己什麼都會,到過招的時候,才埋怨對方不按套路出拳.
總而言之,自主學習是一段艱難的過程,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功,就得從冷板凳做起,嚐嚐痛苦的滋味。到了以後,通過自身的反覆學習,會讓這種程式變得很有趣,更會讓他成為你的一個好幫手。
學生自主預習語文的方法
1. 明白單元主題的特點。
我們學習的語文教材是以一個主題作為基本單位,同一主題的幾篇課文除了作者的寫作特色外,有其共同的知識和規律。因此,明白主題的特點,明確學習要點,高屋建瓴,可少走彎路。比如《給家鄉孩子的信》《錢學森》《詹天佑》《鞋匠的兒子》這幾篇課文,單元主題是“名人風采”,顯而易見這一單元就是讓我們學習人物品質,瞭解寫人的技巧,預習的時候就有針對性了。
2. 辨別文章的體裁。
不同體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徵。例如,議論文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記敘文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說明文的說明物件、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寫法等。預習時緊緊圍繞這些基本特徵來思考,就能選準角度。
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教材是個例子,讀教材有一個作用就是為寫作打下基礎。
以上兩點需要老師提前做指導,學生需要輔助。
3.閱讀課文,達到通順流利。
閱讀是預習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對於容易理解的內容可以一掃而過,而陌生的似懂非懂,或百思不得其解的內容則需要多讀幾遍,也可以做上記號,以便課堂上有的放矢地聽講和質疑問難,這樣的讀書就有效果。
在讀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生字、難詞這些障礙。可以先對照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詞義,對難以理解的生字、難詞,要利用字典、詞典查準字音,理解詞義,最後抄寫到家庭作業本上。這樣做,無形中對識字、寫字能力進行了培養。
閱讀文章的過程也為課外查詢資料提供了線索。我們的學生查詢資料總是鬍子眉毛一把抓,不管需要與否,只要是相關的都要拿過來。我們知道多多益善,卻不知道有目的的查詢和篩選會更精確,更深入。蜻蜓點水式的蒐集資料,自己拿了一把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些什麼內容。
4.瞭解文章背景,熟悉作者。
這個預習過程比較靈活。學生可能會從各個方面入手,即使是相同的內容,資料也可能不盡相同,所以最好與文章內容相結合,防止過度引用。
5.思考與練習。
對課後的思考與練習,若能事先思考,就會做到心中有數。老師講課時,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思考角度或答案。這樣既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同時又節省了時間。
課前預習是學習過程中一個必要的且是重要的環節。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能力;想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一定要讓學生擁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與能力。
中學生如何做好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