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好的學習習慣:
提前預習的習慣。由於學前教育不均衡,剛入學的孩子學習的起點參差不齊。幫助學習“暫時落後“的孩子迅速趕上去的最佳途徑是預習。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
及時複習的習慣。據研究證明,人的記憶分三個階段: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上課時認真聽課就是把知識從人的大腦中由瞬時記憶變成短時記憶,及時複習可以使知識從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主動識字的習慣。對大多數一年級孩子來說,學習的最大困難是識字,而大量、機械的識字不但枯燥乏味,還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多采用兒童詩識字、韻語識字、詞串識字、閱讀識字等途徑,能為學生識字提供多樣的語境,有利於激發孩子主動識字的願望。心理學研究表明:復現形式越多越新,記憶的效果越好。
經常閱讀的習慣。當孩子有閱讀的願望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儘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材料,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及淺顯的五言古詩,也可以是幼兒園已學歌曲的歌詞、民歌、民謠和一些外國的優秀兒童作品、中國的《三字經》等。選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讓“閱讀“成為“悅讀“。
口語交際的習慣。家長或老師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教育“的覺悟和意識,引導孩子用普通話交談,說規範的語言,培養孩子準確把握語言的能力。
善於提問的習慣。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輔導孩子學習時,多啟發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對孩子的提問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給以鼓勵,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能著急。
規範書寫的習慣。儘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資訊和知識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範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上,家長要有書寫意識,一方面強調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另一方面滲透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佔格問題等。因為兒童容易受暗示的影響,所以書桌整理得越乾淨,越能靜下心寫好字,減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錯字、別字、漏字等現象。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養成專心致志的習慣
邵煒是一名學習成績時好時壞、極不穩定的學生,做作業或答試卷時他經常不是漏掉答案的單位、少寫符號,就是審題不仔細,看錯條件而答錯了題,甚至草稿紙上算好的答案,抄到試卷上卻抄錯!每次考試後,各門功課到底能考幾分,他心裡沒一個“準”。 邵煒自己也不願意這樣,可他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不粗心。
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它背後反映出很多孩子學習方式簡單化,不太注意消化、鞏固,細節方面疏漏較多。氣質型別對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影響。膽汁質的孩子,高階神經活動的強度較大,易興奮,情緒不夠平衡;而多血質的的同學雖然神經活動均衡性較好,接受新知識迅速快,但往往流於表面,並且常常由於意外干擾而轉移注意力,做事不紮實。
人的注意力具有指向和集中性,要養成專心致志的習慣,應做到:
1.增強學習工作的目的性,養成較長時間內關注同一事物的耐性,善始善終完成任務的習慣;
2.使學業深度恰到好處,並加強綜合性訓練,多進行自我檢查;3.加強學習策略培養,訓練學習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勇於知難而進的習慣
《學記》雲“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通過討論,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反覆加工釀造蜂蜜。 但是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家長都只是引路人,孩子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孩子自己去解決。獨立思考、自學是掌握和鞏固知識的主要途徑。孩子做習題時遇到困難,家長切不可馬上幫孩子解決;孩子做完習題,也不要老是由家長負責檢查,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等、靠、要的習慣,這種習慣一旦成為孩子的行為模式,將成為他學業以及今後的事業發展的絆腳石。 擅於定時定量的習慣
新學期伊始,阮圓晨每次決心都很大,開學頭幾天晚上很遲才睡覺,她不但要求自己聽好每節課做好筆記、超額完成作業,還要自學很多內容。可是一兩個月後由於成績上升很慢,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有效,就堅持不下去,不了了之了。
學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就如一日三餐,要有規律地吃,暴飲暴食對身體是不利的。學習也同樣,不能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學習任務繁重,孩子如果不為自己安排一個周密的任務表,只有按照碰巧落在桌上的東西去分配時間,時鬆時緊,也就是完全由別人來決定他們的學習行動,就不能指望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成績了。
制定學習計劃,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學習現狀、思維習慣、身體素質、學校課程進度、考評要求等,計劃不能太巨集觀,策略要有針對性,任務要具體能檢查,時間也不能摳得太死。“邊界模糊”化,但又不能無原則放恣自己
關於地理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