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論文例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營養是指人體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營養物質的過程,也是人類從外界獲取食物滿足自身生理需要的過程。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嬰幼兒營養不良

  【摘要】目的通過對小兒營養不良發病原因和特點分析,提出較為恰當的干預措施。方法對我院2003-2009年收治85例營養不良患兒的年齡、地區分佈、病因、併發症、預防、治療等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小兒營養不良兒6個月-2歲發病率高,與母乳量不足,新增輔食不及時或新增不合理等原因有關。另外,合併其他疾病亦是本病常見原因。結論本病農村發病率明顯高於城市,與農村多種不良因素有關。本病的防治應採取多種綜合措施,及時診治各種合併症、大力提倡母乳餵養、搞好兒童保健等是預防的關鍵。

  【關鍵詞】小兒營養不良;病因;預防;治療

  營養不良是由於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缺乏症,主要見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在我們國家,本病的發病率農村比城市明顯增高。現對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85例營養不良患兒進行分析,為防治嬰幼兒營養不良、提高我國兒童身體素質,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85例營養不良患兒中,男45例***52.94%***,女40例***47.05%***;年齡在65天至6歲。其中6個月以下12例***14.11%***,6個月-2歲47例***55.29%***,2歲-4歲15例***17.64%***,4歲以上11例***12.94%***;農村患兒67例***78.82%***,城鎮患兒18例***21.17%***。85例患兒中純母乳餵養者18例***21.17%***,人工餵養42例***49.41%***,混合餵養者25例***29.41%***。合併有其他疾病22例***25.88%***:其中消化道感染8例、口腔潰瘍5例、先天性脣裂、顎裂3例、小腸旋轉不良2例、早產兒餵養困難4例。

  1.2臨床表現85例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體重低下、生長遲緩和消瘦;部分患兒有精靡不振、反應差、體溫偏低、無食慾或腹瀉、便祕交替等表現。85例中屬於輕度營養不良34例、中度營養不良43例、重度營養不良8例***分度標準按小兒營養不良分度***[1]。

  1.3病因①餵養不當嬰幼兒營養不良發生率在人工餵養與混合餵養佔的比例較高***78.82%***,母乳餵養所佔的比例較低,為21.17%。母乳餵養者主要是新增輔食不及時,人工餵養,混合餵養者的主食或輔食絕大部分是以澱粉類食物為主,蛋白質類食物比例明顯過低。②合併其他疾病合併其他疾病者22例***25.88%***:消化道感染***遷延性腹瀉,慢性痢疾等***8例***9.41%***;口腔潰瘍疼痛和早產兒致餵養困難的9例***10.58%***;先天畸形的5例***5.88%***,主要是先天性脣裂、顎裂3例、小腸旋轉不良2例。

  1.4併發症85例營養良患兒中有併發症者74例***87.05%***,以營養不良性貧血為最多,共68例***80.00%***,其中血紅蛋白<60g/L8例,61-90g/L25例,91-110g/L35例;併發感染者25例***29.41%***,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面板粘膜感染,其中白細胞>10×109/L15例,>20×109/L5例;角膜軟化症11例***12.94%***;佝僂病17例***20.00%***;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4例***4.70***。其他還有低鉀、低鋅、低鈣、低血糖等。

  2結果

  85例營養不良患兒發病率最高年齡組為:6個月-2歲為47例佔55.29%;農村患兒發病率明顯高於城市患兒發病率,農村患兒發病率為78.82%,城市患兒發病率為21.17%;人工和混合餵養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純母乳餵養發病率,人工和混合餵養共67例,佔78.82%,純母乳餵養者18例,佔21.17%;併發症以營養不良性貧血最為多見為68例,發病率為80.00%,其次是併發感染25例***29.41%***,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面板粘膜;再次是佝僂病17例***20.00%***、角膜軟化症11例***12.94%***、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4例***4.70%***。

  3討論

  3.1營養不良的發病情況隨著我國廣大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兒童保健事業的不斷髮展,營養不良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因營養不良死亡的病例更是少見。因6個月內母乳量尚充足,所以此時期的小兒發病率低。但6個月-2歲的年齡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組,佔55.29%***47/85***,因為此期小兒生長髮育迅速,需要大量的營養素,而此時母乳的質量都逐漸下降,如果新增輔食不及時或新增不合理,依靠單純的母乳餵養,已遠不能滿足小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小兒需要的營養素缺乏,很容易引起嬰幼兒營養不良。而農村患病率明顯高於城市,與農村醫療條件較差、兒童保健知識相對缺乏,衛生習慣不好,不講究科學地餵養和護理不到位等因素有關。

  3.2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病因新增輔食不及時或新增不合理是該病的主要原因。有些患兒雖然是純母乳餵養,但因為新增輔食不及時或僅新增澱粉類輔食,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很少,遠遠不能滿足小兒生長髮育的需要[2],長期缺乏蛋白質類營養素,則導致營養不良。再者,合併其他疾病也是該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除了影響小兒食慾和食物的攝入外,還能影響小兒對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引起營養不良的發生。而某些先天畸形如先天性脣裂、顎裂、小腸旋轉不良等,客觀上增加了小兒哺餵的難度,使攝入量降低,也是引起小兒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本資料僅5例,佔5.88%。

  3.3嬰幼兒營養不良的預防嬰幼兒營養不良的預防應採取綜合措施:要加強兒童保健工作,特別是基層農村,要大力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不僅富含優質的三大營養素,而且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等,不但易於消化吸收,還能提高小兒機體的免疫力,預防某些病原微生物對嬰兒的感染[3]。對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餵養者,應及時給予指導,採用合理的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及時新增各種富含營養的輔食;糾正偏食、挑食和吃零食等不良的習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及時診治各種感染性疾病及先天畸形;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適當安排戶外活動和體格鍛鍊,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進食慾,提高消化能力。

  3.4小兒營養不良的治療①及早查明和治療原發病,去除病因,如糾正先天性畸形等。②調整飲食:屬於餵養不當,應及時改進餵養方法,輕中度營養不良患兒的胃腸功能較好,以調整飲食結構為主,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等營養素,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類食物;重度營養不良的患兒,因組織器官嬌嫩、功能低下,特別是胃腸功能低下,消化吸收能力差,飲食調整不能操之過急,應由稀到稠、由少漸多,逐漸增至每天需要量,以免引起腹瀉。食物選擇:除了給予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外,要注意維生素類、尤其是B族維生素的補充。③藥物治療可給予B族維生素和胃蛋白酶等以助消化;補充鋅劑以增加食慾;改善代謝功能用苯丙酸諾龍;輔助中醫治療和適量補充其他微量元素。④糾正貧血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⑤治療併發症,繼發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

  參考文獻

  [1]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兒科學***第六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83-84.

  [2]薛辛東.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731.

  [3]吳瑞萍,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第六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517-519.

  篇2

  淺談腸內營養的護理

  腸內營養***EN***[1]是將鼻飼管經一側鼻腔、口腔或胃腸造瘻口等插入胃或腸內,從管內滴入食物,以保證患者能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的臨床治療方法。近年來,腸內營養在臨床營養支援治療中佔據重要地位,特別是對外科大手術後的營養支援。

  1腸內營養的適應症[2]不能進口攝入足夠食物,但能通過鼻飼管將注入胃腸道的營養液消化吸收的患者。如吞嚥和咀嚼困難、意識障礙、昏迷等。適用於:***1***意識障礙或昏迷;***2***吞嚥咀嚼困難;***3***消化道瘻;***4***高代謝狀態、營養不良;***5***炎性腸道疾病、短腸綜合徵;***6***胰腺炎;***7***臟器功能障礙及臟器移植;***8***口、咽、食道手術。

  腸內營養的特點腸內營養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營養治療方法。營養物質經門靜脈吸收有利於內臟蛋白質合成和代謝調節,改善和維持腸黏膜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腸道細菌易位,腸內營養適合生理狀態,體重增加及氮瀦留優於腸外營養,併發症較少。

  腸內營養的途徑和輸注方式

  腸內營養的途徑20世紀70年代,腸內營養主要於經鼻胃管、胃造瘻管、空腸造瘻管來實現營養供給;20世紀80年代後期,餵養管技術大大進步,採用經鼻十二指腸、空腸置管,經皮內窺鏡胃、空腸穿刺或空腸造瘻口置管均可實現腸內營養***EN***。[3]

  腸內營養輸注方式 腸內營養輸注方式[4]有一次性投給、間歇性重力滴注和連續性經泵滴注3種方法。連續性經泵滴注效果最佳。腸內營養速度應該由慢到快,初起應採用低濃度的營養液,使胃腸道逐步適應營養液。

  2腸內營養的護理

  營養管的護理:妥善固定營養管,應防止扭曲、受壓、摺疊、滑脫,防止因牽拉等意外造成營養管的脫落,影響術後腸內營養的進行。我科採用3M敷料,將其剪成一條長6CM、寬2.5CM,從中間1.25CM出平均剪至4CM處,用剩餘的2CM長的膠布貼於患者鼻翼,用剪開的長4CM、寬1.25CM的兩條交叉圍營養管繞一圈後再次固定於鼻翼,並按壓固定。敷料應每天更換,若有潮溼、出油,應及時更換。營養管末端用別針固定於衣領上。管道上應有明顯的標識,當腸內營養和靜脈輸液同時進行時,應有明顯的懸掛標識。

  保護粘膜與面板:長期留置鼻飼管可因壓迫鼻咽部粘膜而引起潰瘍,應每日用石蠟油塗試潤滑鼻粘膜;管飼時由於缺乏食物對口腔腺體的刺激而使唾液減少,細菌就容易滋生,因此每天應給予口腔護理2次/D或咀嚼木糖醇口香糖15分鐘,早、中、晚各一次[5];若為胃腸造瘻口應保持造瘻口周圍面板乾燥,清潔。

  2.1腸內營養注意保持三度:即指溫度、濃度和灌注速度[6]為使腸道適應,營養液應緩慢且勻速滴入,以100ml/h為宜,有條件的應給予泵注。若初次進行腸內營養治療,速度更應緩慢,以30ml/h為宜;待患者適應後可每日逐增20ml/h。營養液的溫度應控制在38~40度左右,溫度偏低會刺激腸道引起腸痙攣,易致腹痛、腹瀉,溫度過高,則可灼傷腸道黏膜,甚至可引起潰瘍和出血[7]。若為自制營養液應現配現用,並應按比例配製,以免液體變質或營養素的流失。營養液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不要新增其他任何營養素或藥物,以免破壞營養液的物理穩定性,改變其粘稠度和顆粒大小,影響輸注速度和吸收效果。

  2.2心理支援: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腸內營養的目的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詳細講解腸內營養灌注的流程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向患者介紹腸內營養的優點,以增強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積極參與。

  2.3病情觀察和監測營養狀況[8]:在鼻飼營養液的過程中,應加強巡視,觀察,嚴格控制營養液滴入的速度,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並予以及時處理;對EN患者必須進行代謝與營養兩方面的監測,包括記錄每天出入量,測定反應代謝是否平衡的酸鹼度、離子、血糖水平,反應營養水平的血白蛋白,轉鐵蛋白的數值等。

  2.4併發症的護理:

  2.4.1腹痛、腹脹:是最常見的胃腸道併發症。[9]出現消化道症狀主要於營養液滴注速度過快、營養液濃度過高、液體溫度過低或胃腸動力差、個體耐受差異有關。可針對具體問題解決,如減慢滴注速度,減少用量,降低濃度,給予胃動力藥,更換營養製劑等方法來解決.

  2.4.2 感染性併發症[10]:吸入性肺炎是EN較嚴重的併發症,表現為營養支援過程中突然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發熱,吐泡沫樣非膿性痰。其原因在於胃排空障礙和營養管移位。因此輸液時要調節好速度,使患者處於半坐臥位或床頭抬高30~40cm,此體位保持到腸內營養滴注後1小時,囑患者在鼻飼結束後不要馬上做彎腰的動作,褲帶不宜過緊。鼻飼過程中護士應經常詢問患者有無腹脹、呃逆等不適症狀。輸注前檢查外落的管道長度及有無胃瀦留,當胃瀦留體積大於150ml時,可推後滴入時間,一旦出現氣促、胸悶或嗆咳,應立即停止腸內營養。

  2.4.3營養管的脫落和堵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腸內營養的意義,主要性及實施方法。詳細講解注意事項。妥善固定營養管並每日更換膠布。對於精神異常,煩躁不安等可能自行拔管的患者應做好預防措施。如約束上肢,並向患者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取得理解。在腸內營養時應記錄外落營養管的長度並每天檢查,防止管道移位。每次輸注前後都應以30~40ml的溫開水沖洗管道,由營養管注入藥物時,將藥物碾碎呈粉狀,充分溶解,並在注藥前後用20ml溫開水衝管,以預防藥物和營養液在管腔內凝結成塊造成管道堵塞。另外,在配製自制營養液時應用無菌紗布過濾,減少殘渣。

  2.4.4代謝性併發症[11]:血糖、水、電解質紊亂也是重要併發症。糖尿病患者長期輸注營養液可引起高血糖,可給予低糖配方或者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來調節血糖;低血糖都發生於長期應用要素飲食而突然停止者,所以,需停用腸內營養時可逐漸停用或經口進食再停用腸內營養,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使用腸內營養的過程中要定期檢測電解質、血糖、體重等,應準確記錄出入量。

  腸內營養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外科手術後的營養支援方面,其特點是操作簡單,治療安全,經濟實惠,早期腸內營養可能會導致腹瀉、腹脹等不適症狀,但只要加強護理,防患於未然,不會給病人的恢復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們只要掌握腸內營養護理的相關知識,就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餘梅.腸內營養的臨床應用進展.護理研究,2004,18***10***下半月版:1787-1789.

  [2]唐維新.實用臨床護理『三基』.理論篇.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42.

  [3]江志偉,姜軍,李寧,等.手術不可切除的上消化道惡性梗阻患者腸內營養支援.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02,5***3***:186.

  [4]向石群,王運良.腦卒中後吞嚥障礙鼻腸內營養支援治療實施模式的探討.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誌,2002,5***6***:23.

  [5]李麗芬,蔡雷.口香糖用於胃腸手術後口腔護理效果觀察.護理研究,2007,21***2B***:417-418.

  [6]刑桂芝,單淑芹.危重病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應激性潰瘍的預防及護理.齊魯護理雜誌,2004,10***5***:343-344.

  [7]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24.

  [8]孫錦梅.能全力的應用於護理.腸內與腸外營養,2000,7***2***:97-98.

  [9]喻荔琳,陳黎華,林麗英,等.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監護與研究.實用護理雜誌,2002,18***10***.

  [10]穆玉瑾.胰腺癌術後腸內外營養相結合的臨床護理.中國腫瘤臨床與健康,2004,11***2***:192-193

  [11] 江志偉,姜軍,李寧,等.手術不可切除的上消化道惡性梗阻患者腸內營養支援.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02,5***3***:186.

現代公共關係學方面論文
二級公共營養師論文範文參考
相關知識
公共營養論文例文
有關公共營養論文參考
關於公共營養方面論文參考
二級公共營養師論文範文參考
有關二級公共營養師論文
有關二級公共營養師論文發表
二級公共營養師論文範文
二級公共營養師論文
公共營養師理論知識
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