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雪松的文章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到了嚴寒的冬天,雪松一動不動的屹立著!儼然如一個綠色的戰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雪松
以前我的中學裡有一顆雪松,雪松很大,很高,直徑大概得有四五十公分左右。聽說,松柏之類的樹木長得都很慢,不知道它老人家得有多少歲了。我不知人們為什麼叫它雪松,大概是它的葉子上有一層白白物體,才叫它雪松的吧。我覺得雪松跟我們人類比較近,那這是為什麼呢?有一些植物叫蝴蝶蘭、狗尾草、金魚草等等,這些植物的名字都是跟一些動物有關係的。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動物是出現在植物之後,也就是說,植物是動物們的長輩,而那些植物的名字卻是從屬於後者。而雪絕對是出現在生靈之前的,雪松的名字從屬於前者也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人類的名字,特別是我們的姓,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屬於我們的長輩的,所以我說雪松跟我們人類比較相像,這或許就是天命。
這顆雪松有個很壞的毛病,每到秋天,它都會落下很多黃色粉末,把那些停在它下面的車子弄得一身“汙垢”。老師們下班後都會拿一張紙巾慣性地擦一擦。雪松很常見,植物園和一些公園到處都是,特別是在陵園裡面。我最喜歡的是雪松的那一層一層的樹枝,我覺得那非常得美,很有層次感。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比著書本畫過雪松,只不過那時候不知道它的名字。那時候我畫的雪松很有特點,特別是它的那種層次感,就像一個寶塔一樣。說起寶塔,我不知道塔和雪松有沒有關係。以前我去過一個小寺廟,裡面就有一座塔,那座塔有七層,而且每一層都畫了好幾個佛像鎮守。由於我的學識過淺,裡面的佛我只知道如來佛祖。由此可見,雪松跟佛教可能也有一些淵源。
在生物學家的眼中,地球有很多不同的時代。以前在沒有生命的時候,地球這個大的迴圈系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不過“地球”只是一個生命的框架,它還需要充實內部,需要成長。而後慢慢地有了細胞,有了植物,有了海洋生物,有了陸地生物,而後再進行不斷地演化,直到我們現在。其實每一個生命的時代都有相似的生命或者生存理念,都有著相似的規律。其實從細胞到人類,這樣一層一層就形成了一個大的整體,而後這個整體就這樣不斷地生長起來,變得越來越有形。人類剛開始的時候,就對大自然有一種特別的親情,這或者是大自然在吸引人類。那個時候,外界的很多資訊都通過人類的感知進入到了人類的大腦裡面,並進行不斷地流淌,不斷地滲入。人類就此有了複雜的思想,有了有序的文明,有了文化。而後人類的文明就豎立在了大自然之中,變成了大自然。人類的後代依舊靠著自己的本能,對大自然進行著感知。我們現在也是這樣,依舊感知著外界的事物,同時還感知著祖先遺留下的文化。這也是一層一層的。我們身邊的螞蟻,可能它們也稱自己為人類,只不過它們還在發展當中。這也包括其它動物,它們或許就是人類下面的人類。而我們只是數層中的一層。
我高三的時候,我的班主任非常害怕現在漢字書寫方式的問題。由於現在電腦科技的發展,人們已很少用筆去寫字了,還出現了提筆忘字的問題。以前漢字剛出世的時候,當時的人們都是用木棍在地上刻著寫,而且當時人們的習慣都是把字刻在木板上,刻在石頭上,刻在青銅器上。自從筆出現以後,人們由於方便,都不再用刀子刻了,都是用筆去寫。因為用筆寫很輕鬆,很快。不知道當時有沒有人為“刻字書寫”的沒落而感到害怕或者說遺憾。但是現在依舊保持著刻字這一藝術,而且古代流行的毛筆字也成了一種藝術,現在的鋼筆字也一樣。不知道以後水筆字會不會也成為一種藝術。其實我們的畫就是遠古時代的一種字,不過“畫”這種藝術已經很久遠了。以後用電腦打字可能也會被人類放下,取而代之的是人類的腦電波輸入法。這樣一看我們就知道了,我們文字的發展也有雪松的一種形態。但漢字筆寫方式的放下不過是暫時的,以後我們還會用到這種書寫方式,因為這是道。
有層次並不代表有上下之分。在地理上,美國說中國是下方,中國說美國是下方。你說地球哪是上哪是下?雪松的尖端可能就是它的下部。雪松的生長素是由尖端部位合成,而後再向下運輸,以供整體的生長。現在的事物就相當於雪松的尖端,現在人類從外界中感知的事理,就像雪松的生長素。我還想說的是,雪松不僅是一層一層的,它還是常綠葉樹種。雪松不過是地球發展的一個縮影。
二:淺秋裡聽雪松吟唱
文/鮑民義
淺秋裡,太陽從東海跳出,大地一片光彩。一身翠青的雪松,含笑而立,宛若一尊端莊凝重的女神,那神態,姿色,芳香,和冬天一樣,和春天一樣,和夏天一樣,美麗依然,青春依然。
不管生活裡融進了多少新增劑,不論科技創新了多少豐富色彩的樂器,也不管你的演技有多好,噪音有多高,音域有多寬,雪松吟唱的永遠是生命的青春圓舞曲。只要站在偉岸的雪松下,彷彿背後撐起的一把永不折疊的巨傘,為你遮擋滂沱大雨,替你抵禦酷暑炎熱;只要站在挺拔的雪松下,宛若眼前擎起一舉不熄的火炬,為你驅除迷霧,照亮前程;只要站在陽光的雪松下,那勃勃升騰的綠焰足以滌淨你內心的雜塵,由心湧出一股熱愛的清泉;只要站在堅韌的雪松下,仰望那一簇簇如針的葉子,個個鐵骨錚錚,丹心耿耿,健康快樂,奮發向上,儘管沉重的揹負累彎了她的腰,滿身皴裂的不成樣子,可她的臉上寫的卻是燦爛的歡笑,驕傲的神情,看不出絲毫的怨尤,脆弱的苦痛,你會為自己生平中難以避免的種種壓力報怨、忿瞞、沮喪、浮躁而深感慚愧。
這就是雪松的力量,青春的魅力!
即使在祖國的青藏高原,雪松同樣保持著自己的特有個性。那裡,冬季漫長,氣溫極低,空氣稀薄,廣袤的草原荒凉一片,幾乎沒有一點象徵生命的綠意暖人心窩。然而,人煙集中的地方也有雪松的身影。她壯碩的身驅頂住了風雪的侵襲,她博大的心懷蘊藏了滿滿的生命濃蔭,一股正氣直把雷電風暴逼趕蒼穹。
秋天來了,雪松蔥翠的枝頭佈滿一排排鬆籽,遠遠望著,像一隊隊大海捕食歸來的企鵝,顯得可愛可親,讓心的世界盈滿了愛憐之情。那些不知愁倦的葉兒們,在輕風的伴奏下,唱著歡快的歌兒,展示著優雅的舞姿;按照大自然規定的時日離崗的葉兒,換上了咖啡色的下崗服,豪情滿懷地訴說著她們旅行一生的美妙時光。她們的紋絡裡刻滿了旅行日記。穿越日記的字裡行間,是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一本本精美的畫冊,一部部《光榮與夢想》的電視連續劇。*** 文
三:雪松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題記
雪松,就屹立在花園正中間。
每天,過往的師生熙熙攘攘,都要繞過花園,走進教學樓,雪松的腳下,總是說說笑笑的不斷。但人們似乎從不肯仰頭望他一眼,好像他已與世隔絕。他太普通了,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他很高,很直,很綠,但那不是一成不變的綠,翡翠般的翠綠,料峭春風中薺薺菜般的深綠,至於他的墨綠,我想我無法形容,那是專屬於他的綠,凝聚了他所有精力和精魂的綠,而這種綠,卻只出現在冬天。
春去秋來,別的花木早已經歷了一個輪迴,然而他依舊綠,依舊那麼高,那麼直,縱然,還是沒有人肯在他腳下駐足,人們早已淡忘了他。
秋風起了,夾雜著冬的訊息,刮遍了北方,刮遍了華北平原,也最終刮進了校園。銀杏,美麗的黃葉翩翩起舞,在死亡之神降臨時,仍不自覺的和殘酷的秋風纏綿,她眷戀自己昔日的家園,卻親暱地挽著秋風的臂膀離開。月季枯了,殘枝敗葉被秋風帶著遍地翻滾,失去了紅豔的鮮花,失去了往日的翠綠,只有死氣沉沉的褐色,或許這一刻的月季是最美的,瀕臨死亡的垂死掙扎,美得驚心動魄,美得刻苦銘心。就像,有毒的***。
秋風,還真是一個冷血的殺手,他將殘葉和枯枝帶到雪松的腳下,雪松沒有低頭,更沒有流淚,也沒有隻言片語,他挺立著,那麼高,那麼直。他太普通了,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沒有梅的姿態,沒有玫瑰的冷豔,也沒有梨樹的碩果累累,他只有挺立,倔強地挺立。
冬的腳步越來越近,雪松意識到了形式的嚴峻,他的顏色越來越綠,他的內心,早已燃起熊熊烈火,虔誠的等待著,等待著,等待皚皚的狠狠壓住鬆梢,他積蓄著力量,等待著……
校園,滿目蕭條,唯有雪松,仍屹立著,過往的師生大概覺得沒什麼可看,於是不經意的望見了雪松,他們驚歎,啊!那麼高!那麼直!那麼綠!綠的深沉!綠的義無反顧!普通的他早已不普通,也只有他,給了校園生機,給了校園希望。
雪松一動不動的屹立著!儼然如一個綠色的戰士。
寫雪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