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與創新勵志日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模仿也是一種實踐活動,人們可以從模仿中獲得創新的靈感,找到創新的途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模仿與創新的作文篇一

  一箇中式裁縫,一件帶有補丁的西服,的確,裁縫他做到了,成功地做出了另一件一模一樣的西服,然而那照搬的補丁卻終究成為了令人哀嘆的一大敗筆。

  甚矣,其人之不惠!

  縱然他技藝再過高超,缺乏了創新,而只是機械般地埋頭“複製、貼上”,又怎麼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

  曾經看過一個有關模仿秀的電視節目,裡面的選手個個與所模仿的明星十分相像,有的甚至一看之下便會認為是明星本人到場。在絢麗的舞臺上,他們的模仿攬盡了觀眾的掌聲,然而他們成功了嗎?恐怕並不然,對於一個模仿者,若他們只是將另一個人的所有一切強行灌注到自己身上,其結果也只能是生活在別人的影子裡,所得到的也不過是類似“內地版周杰倫、中國的邁克爾傑克遜”等等稱號,但他們自己真正的姓名又有幾人知曉,只怕也免不了被埋沒,銷聲匿跡。這想來也並不是他們所想要的結果。

  正如雨果所言:“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是的,作為一個奮鬥在成功路上的人,可以模仿,卻不可一味的模仿。

  許麟廬是齊白石的關門弟子,入門前在繪畫藝術上也算是一個白丁,而正式入門後伴隨齊先生左右數年之後也算是小有成就,模仿齊白石的對蝦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他為此很是得意。齊先生看在眼裡,只對他說了八個字: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似乎是被這句話所點醒,許麟廬不再僅僅是學習齊白石先生的手,慢慢用心去領悟老師的畫作,也最終從師繭中出脫,並在他的藝術之路開闢了新的一片天地。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是啊,學我者,學習我之精華,才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似我者,模仿我之表象,卻也只是照葫蘆畫瓢而已。學習和模仿,固然是必不可少的階段,但是,切不可停留於此,更加重要的是開拓和創新。

  古時,盜亦有道,而今日,模仿亦是有道,切不可只死板刻意地去複製,在學習他人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原則,這樣,我們才能獲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否則,卻也只能去做了那背有補丁的西服,為人所恥笑,最終功敗垂成。

  模仿與創新的作文篇二

  美國的金門大橋以建築奇偉、氣勢恢巨集而著稱於世。在金門大橋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它而建造的大橋一一彎曲大橋,除外觀外,其寬度、實用價值等均勝於金門大橋,但知名度遠遜於金門大橋。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區別。”區別是什麼呢?金門大橋經過設計師長期思考醞釀才設計建成,具有獨特風格,是創新的橋:而彎曲大橋只不過是金門大橋的翻版,是模仿的橋。它們的造型相似,內涵卻大有區別,因為模仿僅是停留在淺層次的思維活動,而創新則是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所以它更高階、更被人們重視。正是創新推動著人類社會前進。

  創新需要勇氣。創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錮,需要冒風險。而模仿徘徊於別人的老路,無風險更無需勇氣。開一代山水畫風的張大千,少時臨摹前清著名畫家石濤的作品,能以假亂真,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些,毅然放棄模仿別人的作品,以無窮的勇氣開創了自己的山水畫法,震動了畫壇。如果他沒有勇氣停止製造石濤“質品”,沒有勇氣自己探索,那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畫家,少了一位彪炳畫史的巨匠。

  創新更需要高度的智慧。高爾基說過:第一個把少女比做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則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才。的確,創新的作品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它經過了人腦思維活動,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是智慧的結晶。而模仿只是淺層次的再創造,如果把創新比做撰寫一篇文章的話,模仿也只是將其化為鉛字,再印出幾篇來而已。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一味地排斥模仿。模仿也是一種實踐活動,人們可以從模仿中獲得創新的靈感,找到創新的途徑。但不能囿於模仿。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個“學”字反映出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似”便是滿足於模仿而不前行了。如果彎曲大橋設計者“學”而不“似”,想必世上又能多了一種奇觀吧。

  當前改革開放,新事物不斷湧現,我們需要模仿,但更需要創新,我們應放下包袱,開動機器,以百倍的勇氣和創新的精神,修建一座真正有中國特色的通往美好未來的大橋!

  模仿與創新的作文篇三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會模仿的國家,那麼日本必定是當之無愧地佔據龍頭地位。大和民族,以其精湛的模仿工藝和智慧,在19世紀中後期,瘋狂吸收了西方列強積累了上百年的科技文明,通過明治維新,實現“一夜暴富”,成為了資本主義列強中的一份子:而若要評選當今世界上最具創造力的國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豪地說前三甲中必有他們的位置吧!

  沒錯。日本就是這麼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既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稱道的創新意識。他們並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國人的經驗後,他們也想方設法的改進,創造出一種更好更高效更便捷的產物,這或許便是日本這麼個彈丸之地為何強盛的原因——模仿與創新。

  模仿,一直都被世人所詬病,常被認為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但是日本卻用事實證明:模仿又何嘗不是一種藝術呢!我只所以舉日本一例,是因為他很好的詮釋了模仿與創新的關係,這種日本式的模仿,並非只是單純的接收,在作為知識接收者的同時,也漸漸成為了主導者。正如三歲的孩子喜歡模仿父親的一切,包括語言與動作一般。他們的模仿也好是如此樂此不疲,但絕不僅限於此。一旦孩子長大了,他也會在父親的言語之上新增屬於自己的元素,在繼承的同時也很好地發揚光大。這正是日本人所做的模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非全盤接受而又有所繼承。於是,日本人的創新也就應運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模仿與創新,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遞進關係。在迷茫彷徨之際,模仿他人,試著照別人的路子走有時又未嘗不是一種上策呢?儘管飽受他人非議,甚至於被認為是失去人格獨立的表現,可回想日本的經驗,若沒有前期的模仿積澱,哪來現在那麼多天馬行空的想象呢?我們甚至於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是創新的基石——當然,這裡僅指先天條件不足的情況——例如日本這樣過去科技水平並不高的情況。而這種模仿,也並不是那種“模仿死了”的情況,而是我們所說的日本是模仿***當然,日本人的這種創新意識,也與他們本身的進取精神有關***。不過,倘若你是哪種創新意識和能力都極強的人,那很好,走自己的路吧!但不可否認,在早期的創新時期,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去嘲笑那些模仿者,也許他們明天也一樣能成為具有創新意識的人!

  忽而又想起我們的古老中國來,曾經的我們也有過相同的創新精神,也有過輝煌。當最終泯滅了。歲月的滄桑,使我們把自己所在了小屋子裡,也是自己漸漸老去,失去了活力。而當我們變成學徒時,卻變的只知一味模仿而不知創新了,以至於現在連一個電視節目,一段廣告都得原搬照搬。短期內確實取得了很高的經濟效益,可我們的長期呢?也許我們現在真得想日本人學習了,儘管人家學了我們十多個世紀。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找回自己民族的魂,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便是魂。倘若真是如此,中國崛起不遠矣,中國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遠矣。


  

書香浸潤好時光心情日誌作文
堅持是一盞明燈勵志日誌
相關知識
模仿與創新勵志日誌
創新與夢想勵志日誌作文
創新與夢想勵志日誌作文
模仿與創新作文範文
戰爭與和平勵志日誌
追求與放棄勵志日誌
溝通與理解勵志日誌
責任與擔當勵志日誌
愛與責任勵志日誌
樂觀與自信勵志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