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可持續發展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可持續發展最初於1972年提出,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可持續發展專項練習題。
高考地理可持續發展專項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2010•湖南常德高三檢測***位於長江中上游的某茶廠,茶園面積600畝,每年4月、7月、11月要鋤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園“消瘦”了。同時鋤草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困惑之際,茶場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卻不吃茶葉”,於是把羊引進茶園,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園。據此回答1~2題。
1.茶園三次鋤草中,導致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 ***
A.4月 B.7月
C.11月 D.4月和11月
解析:7月為長江流域的雨季,鋤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B
2.茶園“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氣溫高有機質分解快 B.枯枝落葉少
C.表層土壤養分被大量沖走 D.微生物缺乏
解析:茶園“消瘦”與鋤草有關,主要是鋤草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養分被大量沖走。
答案:C
***2010•安徽皖南八校***讀以下兩個區域略圖,回答3~4題。
3.兩區域共同的特徵有*** ***
A.夏季高溫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資源豐富 D.重化工業基地
解析:右圖中所示為德國魯爾工業區,為重工業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水土流失較輕,城市化水平高;左圖所示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兩地均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重化工業均為主要工業部門之一。
答案:D
4.針對區域突出的環境問題,兩區域目前採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C.完善交通,建設水運網 D.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
解析: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為山西黃土高原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適用於德國魯爾區;建設水運網,對河道較少的山西不適用;煤炭資源綜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決環境問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新興產業適用於老工業區的改造,有利於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兩地共同的措施。
答案:B
***2010•福建高中***土地覆蓋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澤及各種建築物等地表諸要素的綜合體。圖中O點為1980年中國土地覆蓋重心,它相對於中國大地座標原點***34°N,109°E***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別是僅考慮單一因素影響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蓋重心。據圖回答5~6題。
5.O點所處區域在土地利用中引發的最突出生態問題是*** ***
A.沼澤大面積萎縮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積銳減 D.生態用水緊張
解析:從中國大地座標原點向正西531 km,相當於5到6個經度,即102°E附近,向正北448 km,相當於4個緯度,即38°N附近。根據以上座標可知O點大致位於我國甘肅河西走廊,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土地荒漠化。
答案:B
6.關於1980年到2000年中國土地覆蓋重心遷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心從O點移到P1點是東北地區氣候變暖、降水減少的結果
B.重心從O點移到P2點是西北地區生態退耕的結果
C.在氣候和某種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東南方向遷移
D.在氣候和某種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東北方向遷移
解析:重心向P1點移動是因為氣候變暖,東部地區降水增多引起的,而向P2移動不僅是西北地區生態退耕,還有其他的人為影響因素,如南方地區的封山育林等;由圖可知,氣候的影響強度大於某種人為因素,在這兩者共同作用下,重心將向東北移動。
答案:D
***2010•黑龍江哈爾濱***對人類來說,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全球面積最大的雨林,發揮著巨大的生態效益,但近些年卻遭到嚴重破壞。讀圖回答7~8題。
7.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 ***
A.能夠吸納和調節大量降水
B.深刻影響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C.促進全球水迴圈,調節全球水平衡
D.能涵養水源,淨化水質
解析: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雨林光合作用影響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B
8.熱帶雨林對當地水迴圈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
A.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來源,是當地水迴圈的重要環節
B.大量水汽被帶離了雨林地區,減少了當地的降水
C.水迴圈水汽主要來自海洋,跟熱帶雨林沒有關係
D.熱帶雨林能儲存大量的水分,會減少當地的水迴圈
解析:熱帶雨林為大氣提供豐富的水汽,是當地水迴圈的重要環節。
答案:A
***2010•吉林高中檢測***讀下列材料,回答9~10題。
從2009年11月上旬開始,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範圍“氣荒”席捲中國部分城市和地區。一些城市的天然氣汽車出現加氣困難,還有一些城市為了保障居民用氣,不得不停掉工業用氣,一些企業被迫停工、停產……
9.作為城市的燃料,天然氣比煤炭*** ***
①開發利用難度小 ②燃燒效率高
③使用方便 ④對大氣汙染嚴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解析:煤炭是固體,開發利用難度小,對大氣汙染嚴重;而天然氣的燃燒效率高,使用方便。
答案:B
10.能源安全是我國目前的一個緊迫而重大的問題,下列措施能保證我國能源安全的是*** ***
①參與國際能源開發,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戰略儲備,提高能源供給安全性 ③大量開發使用新能源,以此全面替代煤炭 ④倡導綠色消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根據我國國情,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不能用新能源全面替代。
答案:C
***2010•山東濰坊***甲圖是某著名湖泊,乙圖表示其水位季節變化情況,讀圖回答11~13題。
11.影響該湖泊水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風沙
C.降水 D.氣溫
解析:由圖可知,1、4、7月鹹海的水位有明顯的變化,這與入湖水量有直接的關係,而入湖的河流水的補給是高山冰雪融水,影響的主要因素是氣溫。
答案:D
12.近年來,②線逐漸靠近①線,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該湖泊冬季水量減少 B.該區域夏季降水量減少
C.圍湖造田,泥沙淤積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減少
解析:夏季***7月***因氣溫高,高山冰雪融水多,河流的水量較大,入湖水量多,所以鹹海的水位較高,但由於近年來沿湖地區的農業發展,大量引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大幅減少,導致②線與①線逐漸靠近。
答案:D
13.該區域不可能出現的突出環境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鹽漬化
C.沙塵暴 D.水土流失
解析:圖示地區是乾旱地區,主要存在的環境問題與風力作用直接相關,而水土流失是由大強度降水引起的,在本區發生的可能性最小。
答案:D
***2010•安徽蕪湖***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區城市分佈圖***圖甲***和該地區1976年—2008年產業結構變化圖***圖乙***,回答14~15題。
14.有關圖甲所示地區地理環境特徵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地區地形以低山為主
B.該地區聚落主要沿交通線分佈
C.乙城市可發展為交通樞紐城市
D.甲城市適合發展鋼鐵工業
15.從圖乙中無法看出的是*** ***
A.第二產業比例變化最小 B.第三產業比例增速最快
C.第二產業比例最大 D.第一產業產值下降
解析:從圖中等高線分佈看出,該地位於沿海,海拔均不足百米,屬沿海平原;從該地產業結構變化中只能看出其產業結構的比例變化,但無法看出各產業產值的變化。
答案:14.A 15.D
***2010•浙江金華***城市空間分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發展演變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讀某城市空間分佈不同階段的發展演變模式圖,回答16~17題。
16.圖中四個階段按時間的發展演變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解析:本題考查城市的空間分佈,屬於中等難度題。解題關鍵是搞清城市的發展階段與社會、經濟關係密切,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之間的聯絡更加密切,並形成了一些衛星城,故C項正確;A、B、D錯誤。
答案:C
17.圖中發展階段表明*** ***
A.①階段以農業為主體,中心城市輻射作用明顯
B.②階段區域以小城鎮為主,內部經濟差異比較小
C.③階段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路已經形成
D.④階段區域內部差異繼續加大,區域處於不平衡狀態
解析:本題考查城市空間分佈各階段的特點,屬於較難題。解題關鍵是明確各階段城市空間分佈的特點,②階段為離散階段,對應於自給自足式,是以農業為主體的階段,以小城鎮發展為主,缺少大中城市,沒有核心結構,構不成等級系統。故B正確;A項①為擴散階段,對應於工業結構高度化階段,中心城市的軸向外擴散帶動中小城市發展,點—軸系統形成。C項③為強化階段,對應於工業化興起、工業迅速增長併成為主導產業的階段,中心城市強化,現代化的交通網路開始形成。D項④為成熟階段,對應於資訊化與產業高技術化發展階段,區域生產力向均衡化方向發展,空間結構網路化,形成點—軸—網路系統,整個區域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化區域。
答案:B
***2010•海淀5月***湖泊是河流重要的調節中轉站。特別是一些大江大河,中途流經湖泊的水流調節作用更為重要。像鄱陽湖、洞庭湖等對於減緩長江洪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明清以前,人們對湖泊的開發利用較少,湖泊水面大,水量多。“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近代,人口的快速增加,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大,人們紛紛開發洞庭湖邊的“垸子”,圍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積縮小,湖泊的蓄水功能大大降低,長江下游受洪水災害影響的次數增多,災害加重。隨著人們的認識提高,退田還湖、退田還林已成為洞庭湖區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據此回答18~20題。
18.洞庭湖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的變化主要是因為*** ***
A.經濟壓力 B.人口壓力
C.環境需求 D.政策變化
19.從洞庭湖區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在一定階段經濟的影響很重要,但最終影響區域發展的是*** ***
A.人們的觀念 B.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C.國家政策 D.經濟效益
20.洞庭湖對長江水流量的調節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圍湖造田導致湖面的縮小,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
A.長江流域降水量逐漸增大
B.洞庭湖區人口增多,汙水排放量大
C.長江上游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積
D.洞庭湖區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量大
解析:第三個階段指的是現在的生態環境建設,是人們在吸取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基礎上,主動改變自身行為的舉措,可維持區域的持續發展。洞庭湖調節作用的下降,是指湖泊的容量變小,湖面縮小之外,湖底淤積、水域變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上游丘陵山區人口壓力大、大量砍伐林木引發水土流失而造成的。
答案:18.C 19.B 20.C
***2010•江蘇鹽城模擬***讀“1996~2006年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及原煤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變化圖”,回答21~22題。
21.針對圖中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的變化趨勢,應採取的對策是*** ***
①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減少石油戰略儲備,降低對外依賴性 ③加強國際合作 ④積極開發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由圖知,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總量總趨勢增加,但能源消費總量大於能源生產總量,所以要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石油戰略儲備,加強國際合作,積極開發新能源。
答案:D
22.2000年以後圖中兩條折線的變化出現差異,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價格高導致消費量減少
C.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解析:2000年以後,我國原煤生產佔能源生產總量的比重與原煤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差距拉大,可能原因是煤炭出口量增加,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或煤炭利用率提高,不可能是原煤價格高導致消費量減少。
答案:B
讀我國某區域喀斯特地貌分佈圖,回答23~24題。
23.圖中岩溶平原所佔比例最高的省區是*** ***
A.貴州 B.雲南
C.廣西 D.重慶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岩溶平原所佔比例最高的省區是廣西。
答案:C
24.下列促進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對發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實施生態移民 ②加大退耕還林***草***、封山育林力度,大力發展畜牧業 ③制定石漠化治理有關法規,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長效激勵機制 ④加大替代能源建設,如以電代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全部實施生態移民不符合實際,②大力發展畜牧業可能會破壞植被;③制定有關法規治理石漠化是必要的,④措施可以減少對植被的破壞,防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答案:B
能源消費彈性係數是指能源消費的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比。據我國1998—2004年的相關資料統計表,回答25題。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費增長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長率***%*** 7.8 7.1 8.3 9.3 9.5
25.表中所示幾年間,引起能源消費彈性係數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我國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產業產值比重有上升趨勢 ③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趨於合理 ④汽車擁有量大幅上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讀表中資料可知,我國能源消費增長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而GDP增長率呈緩慢增長趨勢,說明我國能源消費增長快於GDP增長,可能的原因是第二產業產值比重有上升趨勢,汽車擁有量大幅上漲。
答案:D
高考地理可持續發展專項練習題二、綜合題***共50分***
26.***13分******2010•山東日照模擬***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徵,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求。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降水量分佈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歸納圖示區域年降水量分佈規律。判斷A地與B地年降水量的差異並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C地糧食生產的特點,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某校社會實踐活動小組對農村秸稈的利用方式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圖所示:
請你從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評價該地區的秸稈利用是否合理,並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請依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結合下圖,描述該地荒漠化的演變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題,考查讀圖分析能力。A、B兩地降水量的差異與距海遠近、地形等因素有關。第***2***題,C為我國東北商品穀物農業分佈區,該地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從氣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題,秸稈燃燒、自然腐爛比重較大,資源浪費嚴重且汙染環境。第***4***題,注意各環節之間的聯絡是做此類題目的關鍵。
答案:***1***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響更大;地處山地迎風坡***或者B地距海遠,受海洋的影響小;地處山地背風坡***。 ***2***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糧食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有利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平原面積廣大;黑土肥沃等。 ***3***不合理。秸稈燃燒、自然腐爛比重較大,資源浪費嚴重且汙染環境;秸稈作飼料、肥料比重較小,會使土壤有機肥力降低。 ***4***人口增長導致糧食需求增加,農作侵入牧區,過度開墾使得草地變成旱地;草場面積縮小,導致牧場進一步超載,並向環境脆弱地區轉移,荒漠化進一步加劇;農作區需要較多勞動力,又會造成新一輪的過度墾牧。
27.***12分******2010•北京西城模擬***我國西部地區可開發的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2%,已探明的煤炭儲量佔全國的39%。我國的西電東送工程已經全面啟動。下圖為“我國西電東送工程三大通道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與火電相比,分析水電作為能源的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C、D兩地作為能源輸出地共同的地理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電東送可以緩解東部日益緊張的環保壓力,簡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舉西部地區的優勢可再生能源的型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和火電相比,水電清潔、可再生,西電東送主要輸送水電,有利於減輕東部地區的環境汙染。
答案:***1***清潔、可再生。 ***2***均為季風氣候,都位於地勢階梯交界附近的長江流域。 ***3***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4***水能、地熱、太陽能、風能等能源。
28.***12分******2010•廣東綜合測試***在流域的開發過程中,人口數量、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必然相互聯絡、相互制約,並影響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趨勢。
材料一:下圖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區位以及地形示意圖。
材料二: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漢到清代人口、經濟以及環境狀況表。
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漢到清代人口、經濟和環境發展狀況
專案 西漢 唐 金 明 清
人口數量***萬*** 3 5.9 7.8 5.9 24.4
人口密度***人/km2*** 0.38 0.75 0.99 0.75 3.09
城鎮***個*** 1 6 6 7 7
耕地面積***萬頃*** 1.65 3.25 4.29 3.13 10
森林面積***萬頃*** 5.3 4 3.2 1.2 0.29
覆蓋率***%*** 70 50 40 15 4
畜牧業程度***%*** 100 90 70 20 10
工礦業***個*** 0 1 0 2 3
災害頻率***次/百年*** 0.1 1.2 1.3 1.5 4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該流域的河谷特徵是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型別是________。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
***2***該流域蘊藏的礦產資源最可能是________。
A.鐵礦 B.石油
C.煤炭 D.銅礦
***3***該流域人口、經濟、環境三者從可持續到不可持續發展劇變發生在________時期,人口、經濟、環境之間關係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流域的地理環境惡化的主要表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汾河是穿行於黃土高原之中,兩邊臨山地,河谷形態表現為峽谷;所在地區是溫帶季風氣候區,有一定的降水量,植被為森林和草原。所在省區山西是我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從圖中數字的變化可以讀出,發生劇變的是清代,因人口劇增,導致大量開荒墾殖,造成一系列的後果,到現在,由於植被保護較差,加上黃土高原地區本身的特點,水土流失嚴重,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貌。
答案:***1***峽谷 B ***2***C ***3***清朝 人口數量大增,糧食需求大增,農業生產從畜牧業向種植業轉變;大量開墾草地、草坡、毀林開荒,毀林開礦,山區植被大幅減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產力逐步降低,糧食產量下降,人民生活貧困。人口、糧食、耕地、貧困之間逐步進入惡性迴圈。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災害頻率增中,植被銳減。
29.***13分******2010•安徽***根據材料和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區域地表形態的變化往往受另一個區域物質運動的影響。
***1***描述圖示期間該區域陸地變化特點,並指出其泥沙主要來源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沙主要來源區哪些氣象災害會加速該區域陸地面積變化?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述該區域或泥沙主要來源區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據圖定位該地為黃河下游地區,泥沙來自於黃土高原。據圖中資訊分析隨時間推移陸地面積變大,且向海洋方向擴充套件。***2***該區域陸地面積擴大主要是因為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在此沉積。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暴雨、洪澇會加劇該區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會增加。***3***一個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分析。具體方面是:科技興農;當地生態環境問題及治理;農產品綜合開發;調整或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加強農業專業化生產。
答案:***1***陸地面積擴大;向東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擴充套件;延伸速度越來越快。黃土高原。 ***2***暴雨、洪澇。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3***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治理鹽鹼地和風沙地、建設農田防護林等;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等;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如農林牧漁相結合、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等;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如建設各種商品農業基地等。***選擇一個區域從以上5個方面回答,具體措施要結合區域特點***
高三地理月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