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發展歷史簡介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傣族的發展歷史名稱
傣族的自稱從古至今都未發生過大的變化,自稱均介於“Dai”與“Tai”之間的發音,但周邊民族對傣族的稱呼卻是多種多樣,並隨著他們對傣族認識的改變而改變。
最早有傣族先民記載的民族是漢族,在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哀牢”、“撣”;隋朝、唐朝***南詔***、五代十國***後南詔***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哀牢”、“烏蠻”、“白蠻”;宋朝***大理***、元朝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白衣”、“金齒”、“黑齒”;明朝、清朝時期,漢族稱傣族先民為“白夷”、“僰夷”、“擺夷”。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暹羅王國***今泰國***的推動下,國際社會開始把分佈於各國的傣族統稱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政府將分佈在各自境內的傣族分別命名,在泰國、 柬埔寨、越南等國仍被命名為“泰族***Thai***”,在寮國被命名為“佬族***Lao***”,在緬甸被命名為“撣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為“阿洪族***Ahom***”,在中國則被分別命名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後才合併命名為“傣族***Dai***”。
此外,跟傣族往來比較多的緬族***緬甸第一大民族***,稱呼傣族為“shan”,國際上因此也把傣族稱作“shan”,中國音譯過來為“撣”。
傣族的發展歷史起源
傣族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的哀牢人。哀牢人是雲貴高原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動的怒江、瀾滄江中上游一帶,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古遺址,其中的“蒲縹人”遺址,經鑑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歷史。[1]
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創立了達光王國。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在這之前,漢朝只能通過滇國居民瞭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境又與漢朝南方的“百越”諸民族相似,被漢朝草率地歸為“百越”一類的民族,把哀牢人稱作“滇越”,把達光***哀牢***王國稱作“乘象國”。
公元一世紀開始,位於達光***哀牢***王國東面的滇國與其宗主國***漢朝***衝突不斷,大量滇國居民湧入達光***哀牢***王國境內,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及滇文化後,初步形成最早的傣族雛形。
抽紙是誰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