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墉的歷史評價分析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劉墉的歷史評價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對劉墉的歷史評價介紹

  《清史稿》:"墉工書,有名於時。"

  《湖南通志》:"***劉墉***政簡刑清,吏民畏服。嘗勸捐州縣社倉谷凡十二萬石,民以為便"。

  《諸城縣誌》:"***劉墉***砥礪風節,正身率屬,自為學政知府時,即謝絕饋賄,一介不取,遇事敢為,無所顧忌,所至官吏望風畏之。"

  張維屏:"劉文清書,初從趙鬆雪入,中年後乃自成一家,貌豐骨勁,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寵攏,超然獨出。"

  袁枚:"初聞***劉墉***領丹陽,官吏齊短脰。光風吹一年,歡風極老幼。先聲將人奪,苦志將人救。抗上聳強肩,覆下紆緩袖。"

  蕭一山:"以劉石庵墉、王惺園傑之純謹,洪亮吉則譏為當場鮑老指劉,剛愎自用指王,餘可知矣。嘉慶初年,劉以名相之子,繼正揆席,王以先朝殊眷,恩寵有加,足與二人鼎立者,朱珪而已。"

  紀連海:"歷史上的劉墉不是狀元,也不駝背。他的官位確實數經起落,不過他並沒有跟和珅鬥一輩子。相反,歷史上的劉墉雖然也是個清官,但在那個複雜的歷史背景下,他也做了一些隨波逐流的事。"

  對劉墉的歷史主要成就

  政治

  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劉統勳更是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勳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

  書法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朝徐珂稱讚劉墉:"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叢集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其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風致。劉墉還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

  收藏

  劉墉嗜好藏書,家中藏書既廣且博,除經史子集四部之外,對於佛、道、類書、碑帖、字畫、戲曲、小說、彈詞、曲譜、平話之類無不收藏,此外收藏奇石、硯臺、毛筆、古琴等也均稱名一時。

  對劉墉的歷史評價介紹軼事典故

  劉墉與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傳其人聰明絕頂、為官剛正,在民間有著"劉羅鍋"的稱呼。然而歷史上的劉墉是否真是個羅鍋,又是否曾中狀元,並無確鑿史據可考。據一些雜文筆記記載,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相傳當年殿試前十名卷冊被遞到乾隆皇帝面前,劉墉卷本來列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劉墉由於出身相門而被降格,與狀元失之交臂。此後民間有傳言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讀書寫字,背看上去有點駝,因此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也有史料指出,嘉慶皇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而成為"劉羅鍋"說法的出處。不過劉墉當時已是年屆80歲的老人,有些駝背彎腰本在情理之中,並不能成為劉墉是"羅鍋"的證據。

勵志歷史故事
王旦和寇準的故事
相關知識
對劉墉的歷史評價分析介紹
漢章帝劉炟的歷史評價
漢和帝劉肇的歷史評價
漢質帝劉纘的歷史評價
樑王劉武的歷史評價
對林肯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劉禹錫的歷史評價
劉弗陵的歷史評價
劉弗陵的歷史評價
劉弘基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