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從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何去何從”指在重大問題上方向性的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楚懷王由於聽信讒言,將直言進諫的屈原流放,三年後也不召回。屈原去找算卦的鄭詹尹說:“我心裡有不明白的,想請先生指教。”詹尹拿起龜策***算卦具***說:“您想知道什麼?”

  屈原問:“我應該剛正不阿保持我的忠誠呢,還是迎來送往安享天年算了?是去田地裡努力耕作呢,還是與士大夫往來求取名聲?是為了進諫忘記身家性命呢,還是苟且偷生保持富貴?應該像千里馬一樣桀驁不馴呢,還是像水中的鳧一樣隨波上下?這些哪個好哪個壞?我應該何去何從?”

  詹尹放下龜策說:“對不起!用您的心去做您想做的事吧。龜策算不出來您問的。”

  ​[拼音] hé qù hé cóng

  [釋義] 去:去除;從:跟隨。去除什麼,跟隨什麼?多指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某種抉擇。現在多此成語錯誤理解為:到哪兒去,跟什麼走。這明顯是錯誤的。

  [近義] 猶豫不決 舉棋不定

  [反義] 聽天由命 聽之任之

  [出自] 屈原《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

  相關人物介紹: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離騷》中自雲:“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河南西峽或湖北秭歸***,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廣泛推崇的偉大作家。兩千多年來,人們對屈原無端受到讒邪小人的中傷和昏庸的楚懷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過程中,又目睹了楚國的危難和“民生之多艱”,因而,帶著滿腔的憤懣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華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稱“***”***,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巨集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並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係。許多虛幻的內容就是承襲神話發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注現實的詩人,作品裡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貌和《詩經》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有關。當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麼都可以奔入筆底。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古歷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遊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豔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這樣的作品,表現了與北方文學不同的特色。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展為長篇鉅製。《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複雜的現實關係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中後,便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發展,北方的文學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後“紹騷”之作,歷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的直接發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蹟為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麴、話本等,繪畫藝術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計。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詩經》***以上”***魯迅《漢文學史綱要》***。 著名詩人郭沫若曾為其編劇《雷電頌》,以紀念其事蹟。

  且通常《離騷》與《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老驥伏櫪的歷史典故
形容做好準備的成語_表示事前做好準備的成語
相關知識
何去何從的故事
蕭何追韓信的故事
十二生肖為何沒有貓的故事
小狐狸去旅遊的故事
窮人敢去創業的故事
關於孔子如何學習的故事集錦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_蕭何月下追韓信歷史故事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蕭何助漢的故事講什麼
迷茫不知何去何從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