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要治療嗎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病因。以下是小編分享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題:HP陽效能否自行轉陰?是否需要治療?
HP陽性自行轉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不是所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都需要進行殺菌治療仍需要商榷。在臨床上大部分醫生主張對於沒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胃癌家族史、胃部分切除術後的患者,如果沒有胃部不適的症狀,不一定要殺菌治療。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達40%~60%,北京地區達到56%,相當於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感染,但生病的人畢竟是少數,將近80%的人是無症狀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發生消化性潰瘍,更少的人可能發展為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和胃癌。
有些人發現自己幽門螺桿菌感染,害怕得胃癌,要求治療,其實意義不大。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能否發展為胃癌與患者自身許多因素相關。如胃癌家族史、基因多型性的改變、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目前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治療的適應證包括:***1***消化性潰瘍;***2***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3***早期胃癌術後;***4***胃癌家族史;***5***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6***計劃長期使用非甾體消炎藥,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對於以上患者根除HP的益處是可以促進潰瘍癒合,降低潰瘍複發率和併發症發生率,緩解消化道症狀,降低發生胃癌的風險等。對沒有上述危險因素和沒有治療要求的人,可不進行殺菌治療。
問題:幽門螺桿菌陽性是否有傳染性?
目前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尚不明確,可能存在口-口傳播、糞-口傳播及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等途徑傳染。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在和朋友、同事一起吃飯時,分餐會好一些。
問題:如果HP陽性,胃又有不適症狀,應該如何監測?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出現症狀,發展為嚴重疾病的只是少數,不要因為有此感染,而擔憂自己將來得胃病或胃癌。如果沒有胃部不舒服、並且家裡人沒有胃癌病史的,不用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如果平時就有上腹部不舒服,飲食注意了仍舊不緩解的,應進一步檢查。如果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止痛片等非甾體消炎藥,應根除幽門螺桿菌,有上腹部痛的症狀時,在排除心臟疾病的情況下可行胃鏡檢查。如果自己的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有胃癌發生的,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並定期檢查胃鏡。對於年齡大於45歲或有報警症狀者***包括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痛、食慾下降、持續嘔吐,消瘦、貧血等***不予支援先根除HP,需及時就診先行胃鏡等檢查明確診斷,避免掩蓋病情,延誤治療。
聚餐用公筷!謹防幽門螺桿菌誘發胃癌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聚餐中使用公筷、分餐吃,不僅文明,還有助健康,可你知道聚餐中這樣做最能預防什麼疾病嗎?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為何物?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寄居在人胃黏膜上皮的螺旋形細菌,它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質可影響胃酸分泌,破壞胃黏膜屏障,也是導致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在人群中很常見,但常常被人忽略,多數人感染後沒有感覺、沒有任何症狀,結果有的發展成較嚴重胃病才去就醫。廣東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麥韻屏提醒,定期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有利於胃病的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關係密切
俗話說“十人九胃”,胃不舒服,各種胃病已經成了當代人的通病。一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幽門螺旋桿菌***HP***在一些國家或地區人群中的感染率仍很高,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胃內HP檢出率約為30%~70%。
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也可能不會發病。麥韻屏介紹道:由於人體的胃部沒有神經,所以人們難以察覺胃部問題,發現時已是病情不輕。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引起慢性胃炎,症狀表現為:口臭、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等,病程較為緩慢,感覺不明顯,但是容易反覆發作。
幽門螺旋桿菌還會造成一個嚴重後果——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約50%的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日本九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胃癌發生不僅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還是一種會傳染的疾病。因幽門螺旋桿菌引發的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把胃癌變成了一種經口傳播的傳染性疾病。2008年著名的學術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報告亦指出,胃癌手術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降低胃癌復發的機率。
小心病從口入
HP的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一般為口-口、糞-口途徑,親密接觸、進食被汙染食物和飲水都有可能傳染。國外的研究發現,在城市飲用水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達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檢測到。
麥韻屏表示:中式飲食文化裡,就餐較為推崇圍餐式,這意味著各種病菌可以通過共享的菜食進入每位就餐人員的胃部。這給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途徑,因而一個家庭感染HP的機率是非常高的,特別是母親食物咀嚼後給小孩餵食。公筷、獨立餐具的使用和分餐制的推廣有利於預防病菌感染。外出就餐時,應注意講究飲食衛生,選擇良好、乾淨就餐環境為好。
此外家人之間的的密切接觸、親密交談、嬰兒排洩物的不當處理、學校裡的兒童、學生之間的接觸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
吹一吹,簡便查菌
患者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方式有血液化驗、糞便檢查、碳13或14呼氣試驗和胃鏡檢查幾種,其中碳呼氣試驗最常見。只要患者口服碳同位素標記的藥物前後對著檢查袋吹口氣,儀器就可以測出患者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一方法簡便安全快速,整個診斷過程大概只要30分鐘。
麥韻屏還指出,胃鏡檢查結果陰性不代表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建議做檢查以獲得更客觀的檢驗結果。由於呼氣試驗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高等特點,該試驗還是大多數患者治療後複查的首選方法。
另外,要提醒的是,檢出幽門螺桿菌陽性,不要太過恐慌,未必所有人都需要治療,不過如果是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縮或糜爛患者,胃癌家族史的人等,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加大患胃癌的風險,則要提高警惕,做根除Hp治療。麥韻屏指出,Hp根除治療應接受正規四聯Hp根除方案治療,否則可能會因抗生素耐藥而降低Hp根除成功率。
小貼士
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預防其它消化道傳染病一樣,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注意飲食衛生是首要措施。
1.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是直接影響幽門螺旋桿菌能否被帶入體內的關鍵環節。
2.必須杜絕生肉,有不少人喜歡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鍋時肉還沒有燙熟就吃,這種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觸幽門螺旋桿菌的機會。
4.吃蔬菜或瓜果時,切記要消毒、洗淨或削皮;用餐時使用公筷。
5.對於剛會進食的寶寶或者吃飯時難“伺候”的幼兒,父母最好不要用口嚼食物喂他們。
怎麼快速瘦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