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著名謀士范蠡的功績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范蠡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中國古代最著名謀士,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提供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范蠡出身卑寒,但其年少時便顯露才華,無所不精,可惜在當時政治混亂的楚國不為世人所賞識。在吳國與越國連年征戰之時,范蠡把目光瞄準了越國的勾踐。

  在夫椒之戰,勾踐戰敗,率殘兵敗將約5000逃入會稽山。此時,時年25歲的范蠡趁機說服當時為宛令的好友文種一起投奔了窮途末路的勾踐。可惜在17年之後范蠡42歲時勾踐才識其才,一起重用了范蠡與文種,並聽取范蠡的建議,到吳國為奴,乞吳存越,以圖轉機。於是,在范蠡的陪伴下,與勾踐夫婦“屈身以事吳王”三年,力盡艱辛。歸國後,范蠡與文種一起擬定滅吳“九術”,建議“十年生聚”,最後滅掉了吳國。為了表彰范蠡滅吳的功績,勾踐封范蠡為“上將軍”。范蠡在輔助勾踐的過程中,知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便修書辭職,與家人及弟子“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

  范蠡知趣離開越國之前,寫信告誡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後文種被人巫告作亂,勾踐賜劍,被迫自殺,果然像范蠡所言。范蠡向勾踐辭官後,隱名埋姓在齊國從商,自謂“鴟夷子皮”。范蠡父子及其弟子致富能力實在令人驚奇,又得到齊國人垂青,聘為相。在齊國做相不久,范蠡又掛相印而去,並把他的財產分給了親朋好友及鄰居們,攜帶家人及弟子到了一個名叫“陶”的地方,繼續置產從商。過了不久,“則致貲累鉅萬”,可見范蠡的經商才華實在高超,於是被人稱為“陶朱公”。

  中國古代最著名謀士范蠡的後世評價

  范蠡無論從政、治國、經商都是成功者。范蠡既擁有古代儒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也有道家順應自然大道的豁達人生觀,儒道互補,外道內儒,順應自然,所以他無論是在從政還是經商中都保持了心態的平和、淡定。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諧的天道、地道、人道尤為可貴。他說:“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范蠡順應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對今日仍極富現實意義。

  “持盈,”亦可稱可持續發展,即在原有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定傾”,可以理解為不斷糾正存在的問題,撥亂反正,克服缺點,做好工作。而“節事”,可以理解為腳踏實地,紮紮實實,遵循客觀規律辦事。范蠡在歷史上對後世的巨大影響力,還有他的經商才華,范蠡把其在政治上的聰明才智運用於經濟發展,無所披靡,大有斬獲,再加上他散盡其財的樂善好施的處世態度,常常讓後人稱讚。說范蠡是商家的祖師爺及榜樣,也不為過。“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在亂世之中,范蠡能急流而退,並能在另一方面創出如此輝煌的功績,不能不說是奇才。

  中國古代最著名謀士范蠡的簡介

  范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二十餘年。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范蠡墓。經商積資鉅萬,世稱“陶朱公”。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古代美女繪畫圖
科幻兒童繪畫圖片
相關知識
中國古代最著名謀士范蠡的功績
中國古代最厲害兵器譜前十名是什麼
誰是中國古代最有智力的人
古代勵志名言名句_中國古代勵志名言警句
中國古代勵志名言名句
中國古代勵志名言
經典中國古代勵志名言警句
中國古代愛情名言
中國古代勵志名人名言大全
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_中國古代法治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