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角和補角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6日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自己的獨立性,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去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故本節課重新設計了教材的呈現形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今天我上了一節餘角與補角的新課。我以為這個知識點很簡單,所以就忽略很多細節問題。雖然我準備的很充分,但是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

  首先,我利用實物三角板得出三角板的兩個銳角的和是90°,我就直接過渡到互餘的定義。其實我指導老師給我的建議是得出兩個角和為90°後,例如∠1+∠2=90°,我就應該跟學生說:“∠1是∠2的餘角,∠2是∠1的餘角”這樣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說出這個之後,我才正確的敘述一次互餘的定義。

  我是利用通過教授互餘的定義,然後讓學生自學得出互補的定義。學生基本能夠通過書本得出互補的定義出來。我把互餘跟互補的定義教授完之後。我就出一組已知一個銳角,求它的餘角跟補角的題目。我發現一開始只有小部分的同學會做,我就意識我之前都是在叫文字類的東西,都沒有把文字轉換為數學語言。我就馬上補救,我通過講兩個角和等於90°得到她們互餘,就知道已知角∠α求它的補角就應該是90°—∠α,求它的補角就應該是180°—∠α。例如求角為5°的餘角就是90°—5°=85°,它的補角就是18 0°—5°175°。我發現通過講授如果做題之後,她們基本所有的同學都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通過求已知銳角的餘角、補角,引導學生得出一個銳角的補角比它的餘角要大90°的結論。

  我通過兩個題目來檢驗學生是否理解的這個結論我就出了下面兩道題:

  1、一個角的餘角是∠,它的補角是∠ 求∠ —∠=______°

  2、如果一個角的補角是150°求這個角的餘角=_________°

  學生一下就得出了答案,我是低估了學生的能力。

  總的來說,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以後我會不斷改進自己的教案,爭取得到最好的效果。

  範文二

  成功之處在於:

  1、樸實:這是一堂探討概念性的課,本著每位學生都能掌握的原則,上這堂課我沒有設計比較花炮的東西,而是比較實在地把學生所要掌握的內容一點一點的教給他們,從學生的掌握情況看,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

  2、課堂設計:本堂課先介紹了餘角的概念以及互為餘角的性質,再通過類比的方法得出補角的概念以及互為補角的性質。最後在總結的時候,我採取的是列表格的形式,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清楚的看出互為餘角與補角的區別和聯絡,更能讓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和完整化;最後一道題目看誰最聰明的設計,一下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都爭先恐後的回答,並想出了很多好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發散了他們的思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聯絡了起來,讓學生覺得學數學時很有用的。

  不足之處在於:

  1、板書:在書寫板書上,不怎麼具體,板書上應該有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而我在寫板書的時候,具體的重點內容不明確,也有一些沒寫上去。板書問題是我這個學期一直存在的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今後在教學上應該更加註意這方面的書寫。2、學生的動手實踐:本節課學生的動手實踐比較少,互為餘角的性質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應該讓學生自己合作學習來得出,這樣才能加深對此性質的理解,並能很好的掌握;得出互為補角的性質時也應讓學生自己得出。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我還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在今後教學中,我也應該多讓學生動手實踐,充分的相信學生。

  範文三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自己的獨立性,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去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故本節課重新設計了教材的呈現形式。本節設計重點突破互餘的概念的形成過程,探索互餘的性質,然後類比遷移互補的概念及性質,通過解剖麻雀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而類比既是建構性的思維,又是反思性的問題,教學中經常由此及彼地進行類比的聯想,然後進行大膽猜測,實現認知上的突破,是學生養成類比質疑的習慣,在學習、討論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有效辦法之一。

  本節課的設計還有一點比較滿意,就是作已知角的餘角。學生有的用量角器度量的方法,有的以角的一邊構造直角得出餘角的不同方案。在用三角板拼圖的設計過程中,學生不同方法很多差異較大。讓學生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別。我們在教學中應鼓勵這種差異的存在。
 

數學餘角和補角教學反思
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數學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最新角的畫法教學反思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教學反思
數學角的畫法教學反思
初二數學等邊三角形課後教學反思
角的畫法教學反思
數學角平分線教學反思
數學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