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電視人物短片的創作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國家的發展,社會的變革往往真真切切地體現在每一個平常人的生活中。“兼職”、“炒股”、“老闆”、“跳槽”這些名詞使多少人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歡樂與滿足,而“下海”、“ 打工妹”、“下崗”、“再就業”、“破產”又讓多少人感到了莫名的困惑與迷惘。因此,作為電視新聞記者,有義務用攝像機真實生動地記錄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故事,在電視熒屏上展現那些樂觀、進取,積極投入生活的普通人,通過揭示他們各不相同的生活經歷、情感、內心世界,在司空見慣的日常工作中映照出人物的個性、智慧和生存勇氣。讓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帶給觀眾以心靈的觸動和生活的感悟。

自從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開辦《生活空間》之後,從中央臺到地方臺都有不少欄目開闢了電視人物短片專欄,象中央臺的《生活》,《萬家燈火》、《半邊天》,浙江衛視錢江版,齊魯電視臺的《齊魯風》,濟南電視臺的《社會傳真》、《經濟大觀》都有固定的人物片版塊。與以前的一些電視人物紀錄片不同的是:首先,這些在欄目中出現的電視人物片不再僅僅把鏡頭聚焦在知名人物身上,而是更多地面向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平民的視角去體會和反映普通人的故事和情感,映照尋常百姓的真善美;其次,由於這些人物片往往是某個雜誌性欄目中的一個小版塊,因此在節目長度上常常要受到限制,短則六--七分鐘,長也不過十幾分鍾。

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春,我在濟南電視臺《經濟大觀》欄目工作期間,與編導殷巨集濱合作,負責《人物》版塊的採編工作。在此期間,我們對電視人物短片的創作也進行了一些摸索和嘗試。

選題

一部電視人物片的創作,首先從選題開始。選題是創作構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996年的記錄片選題規劃暨業務研討會上,北京廣播學院的朱羽君教授在《加強電視紀錄片的結構力》一文中指出:“一部紀錄片必須有一個主題,它來自創作者對生活的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種觀念。作者選題應該考慮整個社會的心理狀態、社會氛圍、政治經濟動向和社會審美的需求,要有一定的社會性,這是電視紀錄片選題的重要依據。”

也許有人認為,許多電視人物片講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時效性不是很強,什麼時候播出還不是一樣。事實證明,在適當的社會氛圍下,適時推出一些觀眾普遍關心關注的選題,往往可以較好地實現電視節目傳播的預期效果,1997年,作為老工業城市的濟南市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和行業機械化的提高,下崗職工人數不斷增加,到1997年10月底突破了10萬人。儘管政府動用社會各方面力量,但再就業率仍不足30%。如何引導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成了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和市民普遍關心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大觀》推出了《1997再就業之路》人物系列,播出後引起了很大反響,達到了較好的收視效果。象北京電視臺的紀實系列片《中國母親》在選題時,也考慮了當時世婦會將在北京召開的社會大氛圍。另外,象在股市大漲、股民紛紛入市時推出股市人物系列,三八婦女節前後推出女性人物系列,五一勞動節前後推出勞動模範系列等等,既可以增強節目的時效性,又可以提高觀眾關注的興奮度。系列推出的電視人物片在選題時還要考慮整個系列的整體風格,注意有一個整體定位。選擇的人物應有其獨特的個性,通過他可以傳達某種資訊。《經濟大觀》推出再就業人物系列時,社會上下崗職工很多,那麼是不是就可以隨意選擇了呢?當時編導在選擇人物時定下的標準是:①是普通的下崗職工,沒有經濟實力、沒有社會背景、沒有特殊的技能;②是樂觀、進取、有積極生活態度的人,他或許已經成功,或許還很艱辛,但是都能勇敢地面對現實,投入生活;③他的再就業之路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特質,代表著一個群體,一種傾向。因此,這個系列最終選擇了這樣幾個人物:傅微,從借錢擺小攤幹起到在大商場中擁有自己的食品超市,她體會最深的是創業的艱辛;馬玉娥,昔日的技術能手因技術過時被淘汰下臺,她告訴大家的是重新掌握一門新技術的重要性;高虹,下崗後開過飯店,當過老闆,最後卻幹起了收入不多、管事不少的街道居委全主任,她對今後的人生有一種超出金錢意義上的新追求;康巴絲賓館的女職工是一個群體,從她們身上可以看到從產業工人轉變為服務行業人員那種痛苦的心理轉變以及對新崗位的珍惜。李玉俊,下崗後放棄了城市生活去農村當了養狗專業戶,自己在經濟上獲得收穫的同時也給別人一個啟示:再就業的路原來可以很寬。

另外,電視人物短片的選題還要和整個大欄目的定位相吻合。

如今,可供電視觀眾選擇的電視節目頻道非常多,恐怕任何一位觀眾開啟電視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頻道。由於電視節目稍縱即逝,觀眾不能像閱讀報刊、雜誌那樣從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因此,許多欄目在創辦時,都有一個基本的定位,希望通過確定欄目的風格、傳播物件、內容,使欄目形成個性,吸引固定的觀眾加入收看行列。由於電視人物短片是整個大欄目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編導在選題時對此要有所考慮,不能隨心所欲。比如:如果是文化節目,在選擇人物時宜選擇文化界、文藝界人士或具有相關特長或愛好的人;體育節目則宜選擇體育運動員、教練員、業餘體育愛好者等等,如果是經濟節目,則應重點表現人物在生活中的行為、情感、價值觀和命運。

交流感與採訪時機

如果我們在電視螢幕上看到一個演員動作表情做作,語氣生硬地背誦臺詞,肯定會很反感。其實,在拍攝電視人物片時,編導常常也會陷入這種尷尬境地。

大多數採訪物件常常是第一次上電視,對攝像機往往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感。記者前去採訪時,常常是私下裡閒聊時,談笑風聲、揮酒自如,但是隻要攝像師一扛起機器,記者一拿起話筒,被採訪者就會本能地隱藏起真實的自我,動作表情拘謹,語氣不自然或語言缺乏條理,這樣的採訪肯定不會不成功。那麼怎麼才能讓被採訪者態度自然誠懇、落落大方地面對鏡頭,還原真實地自我呢?這就要求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與採訪物件能很好地交流、達成某種默契。如果採訪物件能把記者當成朋友或家人那樣傾訴,那麼他的真情流露也會使觀眾與人物之間有了交流與理解。

如何才能實現這種交流感呢?

首先,記者在採訪前應儘可能多地收集和研究有關人物的背景資料,包括人物的性格特點、個人愛好、職業生涯、人生觀念等。這樣做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幫助記者安排採訪活動;第二,還能為創造採訪時的和諧氣氛作準備。一般來說,當採訪物件認為記者對所談的問題十分熟悉時,往往容易對記者形成認同感,那麼他就可能忽視攝像機的存在,爽快而充分地回答記者的提問。

1997年夏天,我和編導殷巨集濱去濟南歷城區仲宮鎮採訪高階農技師張耀堂,一位紮根山區30多年的省級勞動模範。由於他是市委宣傳部推出的宣傳典型,因此在我們前去採訪時,手頭已經有了一份張耀堂的事蹟材料。有了這份資料是不是就夠了呢?當時,我們認為,這份材料主要介紹了人物作為勞動模範的事蹟和成績,而作為一個生活中的“人”,我們好像還一無所知。因此,在開機之前,我們與鎮上負責宣傳的同志、農技站站長、張耀堂的老伴、學生,以及他本人都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從中瞭解了更多的情況,包括他晨練的習慣,他的農民朋友,他的老伴是為了支援他才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等等。事實證明,這些資料對我們以後的採訪拍攝以及片子風格及結構的確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與採訪物件坦誠相見、消除隔閡。中央電視臺生活空間的製片人陳虻在《怎樣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文中談到:“一個人就是一本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本書翻開,像他的妻子、像他的父親、像他的朋友一樣去讀。”“像朋友、家人一樣去關注你的拍攝物件。其結果,一切都來那麼直接、都那麼帶有根本性。”我們在採訪下崗女工馬玉娥時,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馬玉娥原是某建築公司的油漆工、技術能手。下崗後在家庭生活極其貧困的情況下,努力學習駕駛技術,重新競爭上崗。她性格風向,不善言辭。在採訪初期,對採訪可以說是很不合作,常常是一句“也沒什麼好說的”就把你打發了。甚至在我們按約好的時間去採訪時,她已經出車了,但她的經歷很有代表性,所以我們很想“拿下”這個人物。於是我們決定推遲拍攝計劃,專門拿出幾天時間跟她磨合。她還沒上班,我們就已經在單位等她;她出車,我們也出車,她修車,我們幫著遞工具、打下手;有空就和她聊天。慢慢地,馬玉娥開始把我們當自己人,以後的採訪就很順利了。在編輯這個片子時,在講述她下崗的苦惱,學車的艱辛、重新上崗後的狂喜時都採用了馬玉娥本人的大段獨白,字字真情實感,很有感染力。

另外,適當的採訪時機和採訪場所也是保證採訪成功的重要因素。採訪時機選擇不當,往往會因為採訪物件感覺不方便,準備不充足,或情緒不到位而隨便應付幾句了事,影響採訪質量。同樣,採訪場所的選擇對電視採訪也很重要,因為觀眾往往可以從採訪地點、環境的展示中獲得許多從屬資訊,加深某種印象,以加強對人物的理解。而讓採訪物件置身於真實的現場環境中,往往會使他因“境”而憶事,因“境”而敘事。其言談舉止才更真實,更富於感染力。因此在採訪前,應根據採訪物件的不同特點,不同的場合設計不同的問題,讓採訪“走”出辦公室、會客室,這樣不僅有利於採訪氛圍的形成,談話也會更生動、具體、深入。

現場感與同期聲

電視節目是多種符號的綜合傳播,它可以同時作用於受眾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從視覺畫面上看,有人物的形象神態和現場環境,從聽覺形象上看,有解說、對話、音響。視聽結合,形聲並茂。因此,與報紙、電臺的傳播方式相比,電視具有一個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電視所特有的現場感。

報紙和電臺只能告訴人們發生了什麼,而電視不僅可以告訴人們發生了什麼,結果是什麼,還能再現事件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細節。在進行電視人物片的創作時,哪果能很好地運用現場感這個優勢,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們在編輯《下海當老闆》一片時,片子首先是從主人公高勇每晚都要親臨的工作現場開始的。

【畫面】

深夜,公司的院子高勇在指揮工人分撿袋裝奶、搬運、裝車,可聽到工人數數的聲音,搬運聲。

【解說】

在濟南市東外環路一個鄰街的院子裡,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高勇,他現在是一個送奶公司的老闆,每天晚上,他們都要這樣把鮮奶分撿配送到各個配送點,然後送到各家各戶。

高勇今年二十八歲,一九九一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一年前他辭去了在威海一家大酒店的工作,和愛人一起回到濟南,辦了這家送奶公司。

【畫面】

高勇滿頭大汗,溼透的汗衫,送奶車離去。

【同期】

記者:每天都要這麼送嗎?

高勇:每天都這麼送,晚上十二點到早上六點。六個小時,開始也是這麼一袋一袋送起來的。當天的產品,當天給使用者送到家門口,一天下來我的衣服得溻個五六次,他們給我測過我一天能跑三百二十多層樓,一般人沒這個鍛鍊水平,以前的時候光見到老闆是坐在老闆桌後面,挺好的辦公室裡面,實際上你自己幹了以後就發現,好多問題你不親身去做的話,你可能不瞭解這個工作的實際情況,所以,尤其剛開始的時候,也不能說是身先士卒吧,這也是自己應該經歷的一個過程。

記者:當老闆不容易吧。

高勇:那肯定的,這是一個切身的體會,當老闆的不容易!通過上面這個片斷,觀眾很快就對高勇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這是因為一方面通過記者的視角、記者的描述使觀眾對人物的個人情況、工作情況有了瞭解,另一方面由於觀眾親眼看到了正在發生的事件,看到了送奶人夜晚繁忙的工作流程,有了親臨現場的觀感,所以當高勇感漢當老闆不容易時,觀眾在感情上很容易產生認同感。另外,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特定的現場環境可以感動、啟用採訪物件,使其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去採訪下崗女工傅微時,她已經有了四年的經商經驗,在大商場裡有自己的食品超市,事業蒸蒸日上,過去艱難創業的經歷好像已經淡漠了。碰巧有一天她要去段店市場採辦貨物,正是在那裡她有了自己的第一個攤位,於是我我們決定跟她去進貨。一是想表現人物現在的經營活動,另外就是想舊地重遊,再現傅微那段經歷和當時的心態。果然,當來到她昔日的單位時,她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故事:第一擺攤只賣出一瓶紅豆醬,賣一瓶紅豆醬菜只掙一分錢,去鄭州進貨,在雪地裡被困三天三夜……樸實生動的語言,既讓觀眾瞭解到有關細節,也展示了人物的豐富個性,增強了感染力。

要創造現場感,同期聲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記者和被採訪者的對話,人物的講話和現場各種實況音響。自從紀實類節目在觀眾中得到認可之後,同期聲的作用也日漸受到重視。其實,聲音在電視節目製作中與影象一樣都有著極為重要的表現力。聲音使畫面增強感染力,畫面使聲音有了依託,兩者緊密結合,才會產生最完整的表達意象,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當鏡頭畫面與聲音同時傳達給觀眾後,可以產生比單純畫面更為強烈的可信度與真實性。另外,運用同期聲還能彌補畫面形象的不足。因為電視畫面常表現正在發生的事情,而對反映過去曾經發生而沒有拍到的情景以人物的內心世界都無能為力。同期聲卻能說明過去的情形,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在拍攝電視人物片時,常常會採用人物的談話訴說過去,傾訴感受,再配以人物談話時的神情動作,往往同樣可以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彌補了畫面表現力的不足。

不過,對同期聲的運用應該是有選擇性的。同期聲也不能代替解說詞。所採用的同期聲應該鮮活生動,人物的同期聲要有個性、富有資訊量。如果選擇的同期聲缺乏新意,冗長呆板,就會破壞片子的節奏感,給人拖沓、多餘的感覺。

情節、細節

一部優秀的電影、電視劇都肯定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吸引人看下去。現在,這種創作手法也被大量採用在電視專題片的創作中,強調“ 節目故事化、故事情節化”。電視人物片用紀實手法報道真實的人物,就是要報道這些人物所作的突出的、生動的、感人的事實。用真實的故事寫人,人物的性格才有了依託。電視人物片的主題思想常常也是通過節目內容自然流露出來,通過活性性的事實來體現。

《1997再就業之路──傅微》節目長度只有11分鐘,其中包括了4個比較完整的情節:1.仲秋節傅微在商場裡安排月餅的銷售;2.採辦貨物,迎接國慶節銷售旺季;3.為擴大經營規模回工廠與領導商談租賃空閒廠房、改建倉庫;4.為籌措資金去銀行諮詢貸款事宜。這四個情節按時間順序排列,一環扣一環。通過這四個情節觀眾一方面瞭解了傅微從下崗女工成長到商界女強人的經歷,瞭解了她的個性;另一方面,故事的發展也始終吸引觀眾對傅微下一步要做什麼、怎麼做,產生興趣。

不過,這並不是說電視人物片中一定要有情節,因為在採訪時並不是總能碰巧拍到合適的情節。製造和採用虛假的情節只能畫蛇添足,效果適得其反。

如果說情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麼,細節則可以通過記者的現場觀察捕捉到的。電視人物片或許不一定有情節,但是卻不一定沒有細節,在節目播出時,深深打動觀眾、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往往是一些很細小的東西;比如:一雙淚眼、一個期待的眼神、風中飄動的白髮、蹣珊的腳步或人物的一個手勢等等。在電視人物片中,細節運用得當,可以使人物豐滿、活靈活現,使人物賴以生存的環境真實可信。

要想捕捉到具有衝擊力和說服力的細節,就要求記者和攝像在採訪拍攝過程中“瞪大眼睛、注意觀察”。既要觀察人物,他的表情、手勢、眼神、對話、活動等,又要觀察現場的環境和氣氛,而且能預見性地提前開機,在抓拍到富有表現力的情緒、情節後也不要馬上關機,留下一段回味的時空,在後期剪輯時,也有充分的發揮餘地。

在採訪勞動模範張耀堂時,我們跟隨他去田間觀察旱情。就在將要要結束拍攝時,隱隱聽到有人在大聲和張打招呼。擔任攝像工作的編導殷巨集濱及時將鏡頭調整運去,於是我們得到一段非常精彩的素材。張耀堂與兩個老朋友--一對農民夫婦在田間久別偶遇,開懷大笑的神情,拍著對方的肩膀親熱交談,久久不鬆開的緊握著的手,把張耀堂與農民朋友結下的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後期編輯這個片子時,這一段成了該片的一個小高潮。

電視節目的創作手法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電視人物片也是如此。如何展現豐富多彩的人生,不斷帶給觀眾驚喜與感動,作為電視工作者仍須繼續努力探索。

淺論電視欄目片頭製作的藝術性思考
前臺接待需要注意什麼_前臺接待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淺議電視人物短片的創作
電視新聞人物專題片的創作探討
鉛筆畫卡通人物圖片繪畫作品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培養路徑探討論文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對策分析論文
電視新聞選題的創新探討論文
淺議文化企業發展的創新方法
人像攝影的創作思路
婚禮沙畫視訊指令碼的創作
葉淺予寫意人物畫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