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回家的祕曲閱讀答案
《詩經》奧妙無窮、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祕曲”。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夜色中回家的祕曲》閱讀材料
大地為證:我們的祖先遠比我們更親近詩。
這並不是指李白、杜甫的時代,而是還要早得多。至少,諸子百家在黃河流域奔忙的時候,就已經一路被詩歌所籠罩。
他們不管是坐牛車、馬車,還是步行,心中經常會迴盪起“詩三百篇”,也就是《詩經》中的那些句子。這不是出於他們對於詩歌的特殊愛好,而是出於當時整個上層社會的普遍風尚。而且,這個風尚已經延續了很久很久。
由此可知,我們遠祖的精神起點很高。在極低的生產力還沒有來得及一一推進的時候,就已經“以詩為經”了。這真是了不起,試想,當我們在各個領域已經狠狠地發展了幾千年之後,不是越來越渴望哪一天能夠由物質追求而走向詩意居息,重新企盼“以詩為經”的境界嗎?
那麼,“以詩為經”,既是我們的起點,又是我們的目標。《詩經》這兩個字,實在可以提挈中華文明的首尾了。
當時流傳的詩,應該比《詩經》所收的數量大得多。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是孔子把三千餘篇古詩刪成三百餘篇的。這好像說得不大對,因為《論語》頻頻談及詩三百篇,卻從未提到刪詩的事,孔子的學生和同時代人也沒有提過,直到三百多年後才出現這樣的記述,總覺得有點奇怪。而且,有資料表明,在孔子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詩經》的格局已成,成年後的孔子可能訂正和編排過其中的音樂,使之更接近原貌。
但是,無論是誰選的,也無論是三千選三百,還是三萬選三百,《詩經》的選擇基數很大,則是毋庸置疑的。
我本人一直非常喜歡《詩經》。過去在課堂上向學生推薦時,不少學生常常因一個“經”字望而卻步,我總是告訴他們,那裡有一種採自鄉野大地的人間情味,像是剛剛收割的麥垛的氣味那麼誘鼻,卻誰也無法想象這股新鮮氣味竟然來自於數千年前。
我喜歡它的雎鳩黃鳥、蒹葭白露,喜歡它的習習穀風、霏霏雨雪,喜歡它的靜女其妹、伊人在水……而更喜歡的,則是它用最乾淨的漢語短句,表達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樂。
這些詩句中,蘊藏著民風、民情、民怨,包含著禮儀、道德、歷史,幾乎構成了一部內容豐富的社會教育課本。這部課本竟然那麼美麗而悅耳,很自然地呼喚出了一種普遍而悠久的吟誦。吟於天南,吟於海北;誦於百年,誦於千年。於是,也熔鑄進了民族的集體人格。
每次吟誦《詩經》,總會聯想到一個夢境:在朦朧的夜色中,一群人馬返回山寨要唱幾句約定的祕曲,才得開門。《詩經》便是中華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祕曲,一呼一應,就知道是自己人。
《詩經》是什麼人創作的?應該是散落在黃河流域各階層的龐大群體。這些作品,不管是各地進獻的樂歌,還是朝廷採集的民謠,都會被一次次加工整理,因此也就成了一種集體創作,很少有留下名字的個體詩人。這也就是說,《詩經》所標誌的,是一個缺少個體詩人的詩歌時代,很少有留下名字的個體詩人。這也就是說,《詩經》所標誌的,是一個缺少個體詩人的詩歌的時代。
這是一種悠久的合唱,群體的美聲。這是一種廣泛的協調,遼闊的共鳴。這裡呈現出一個個被刻畫的形象,卻很難找到刻畫者的面影。
結束這個局面的,是一位來自長江流域的男人。
屈原,一出生就沒有踩踏在《詩經》的土地上。
中華民族早期在地理環境上的進退和較量,說起來太冗長,我就簡化為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吧。兩條大河,無疑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兩條主動脈,但在很長的歷史中,黃河文明的文章要多得多。
無論是那個以黃帝、炎帝為主角並衍生出夏、商、周人始祖的華夏集團,還是那個出現了太罐、少曜、蚩尤、后羿、伯益、皋陶等人的東夷集團,基本上都活動在黃河流域。由此斷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點不錯。***選自《尋覓中華》,有刪節,題目為編者所加***
《夜色中回家的祕曲》閱讀題目
1.文章開頭為什麼說“我們的祖先遠比我們更親近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說,“‘以詩為經’,既是我們的起點,又是我們的目標”。其中的“起點”和“目標”分別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說到自己“一直非常喜歡《詩經》”,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喜歡《詩經》的?作者為什麼喜歡《詩經》?請作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12段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為什麼說“《詩經》便是中華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祕曲,一呼一應,就知道是自己人”?請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色中回家的祕曲》閱讀答案
1.***1***在黃河流域奔忙的諸子百家,早已受到詩歌的影響;
***2***諸子百家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心中常會迴盪起《詩經》中的句子;
***3***當時整個上層社會的普遍風尚就是生活中離不開詩歌。
2.起點:在生產力低下並還沒有來得及一一推進的時候,我們的遠祖就已經“以詩為經”了。目標:當我們在各個領域已經發展了幾千年之後,越來越渴望有一天能夠由物質追求而走向詩意生活,重新企盼“以詩為經”的境界。
3.作者喜歡《詩經》,一是因為《詩經》中“人間情味”新鮮誘鼻;二是因為《詩經》中的景象美麗而悅目,很自然地呼喚出一種普遍而悠久的吟誦;三是《詩經》中的“漢語短句”乾淨利落,表達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樂。***意對即可***
4.***1***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詩經》比作中華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祕曲”,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詩經》的奧妙無窮、博大精深。
***2***因為《詩經》中蘊藏著民風、民情、民怨,包含著禮儀、道德、歷史,它熔鑄了民族的集體人格。人們對《詩經》情有獨鍾,對《詩經》的領悟深刻而透徹。只要有誰吟唱《詩經》古老的“祕曲”,便有人接著哼起這熟悉的“旋律”。一呼一應之間,人們便心靈相通,頓生共鳴。***意對即可***
惜別櫻桃園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