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史的時空觀閱讀答案
時空觀不同是歷史與文學最主要的差異。即使運用了想像,歷史形象和事實也都必須建立在時間空間的座標上。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講史的時空觀》閱讀材料
①古代小說與講史各有門庭。小說家既可說今,也可道古,如《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講史家卻只能演述古事,如《三國演義》《新編五代史平話》。
②時空觀不同是歷史與文學最主要的差異。即使運用了想像,歷史形象和事實也都必須建立在時間空間的座標上。這個時空,是一個公共的、自然的時空,是惟一的,不可改變亦不可替代。而文學中的形象和事實,則被安排在一個特殊的人造時空——作品中。這個時空獨立自存,與作品以外時空無必然關聯。其中的事件,可以自為因果、自為起始與結束。歷史則必須追問“灰姑娘嫁給王子以後”。講史中的時空,是歷史性的。小說中的時空則屬於文學性,是作者創構的私有時空。正所謂:“袖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可對公共的、自然的時空予以壓縮、擴大;亦可自我構築一個時空,讓事件在其中發展。有時也會借用一段公共時空,作為小說的歷史場景。但這些時空是借用的,其時其地與所敘之事並無邏輯的、必然的有機關係。
③歷史對小說沒有限制性,卻是講史的敘述基礎。講史所述古事不能違背公眾客觀的歷史認知。社會中存在著一種基本的歷史程序,為社會中人所共同認知。講史必須為這個公共的、自然的時空服務,不能讓張飛大戰岳飛。
④講史常只能講一段時間中的歷史,但歷史並不因所講史事結束而終止。中國的講史對空間缺乏應有的關注,不曾考慮歷史也可以用“共時性”的空間佈列來說明,而是慣用以時間瓦解空間佈列的方法來說明歷史。具體體現在常運用“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意象。例如三分、五代等空間上分裂抗衡的局面,講史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把它時間化。分立的空間,被束成一條時間線,它在某些地方分散了,但散開的絲縷不久又合攏,線仍是一線。
⑤這時,時間是線性的、連續的。依此時間觀,講史者事實上進行著與正統史學家完全一樣的歷史敘述工作。講史,比以紀傳體為主要敘述形式的正史,更嚴格地採用了編年敘述的方法。 ***選自《讀書》龔鵬程《講史的門庭》,有刪節。***
《講史的時空觀》閱讀題目
小題1:根據文意,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家既可說今,也可道古,不受自然時空的限制,所以小說中的事件可以跨越歷史時代,也可以濃縮在歷史上的某一天。
B.《西遊記》借用“唐朝”這段公共時空作為小說的歷史場景,但小說所表達的內容與唐王朝的歷史並沒有必然的有機關係。
C.歷史是講史的敘述基礎,講史必須尊重史實;講史者縱然再同情蜀漢,也不能把三國的歷史講成蜀漢統一了中國。
D.中國的講史者事實上進行著與正統史學家完全一樣的歷史敘述工作,也就是說講史者與正統史學家的工作性質其實是一樣的。
《講史的時空觀》閱讀答案
小題1: D
動物有時間觀念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