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理念學習心得在今後工作中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著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範文1: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淺談五大發展理念的心得論文以多維視角對五大發展理念進行認識和把握,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其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域性的一場深刻變革,這場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優勢的戰略抉擇,是我們黨關於發展理論的重大昇華。黨員幹部要緊密聯絡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聯絡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聯絡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們要從四個方面理解“五大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著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全黨必須堅持這條思想路線,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章規定,黨的建設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樹立與時代和實踐發展相適應的思維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更好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

  “五大發展理念”貫穿著鮮明的問題導向。黨的以來,發表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黨員幹部必須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問題為牽引,著力解決發展動力、發展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內外聯動、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在破解發展難題中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絡,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絡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同人民群眾聯絡問題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好推動共享發展的政策措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範文2: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線圖,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當前,無論是國內外學者政要,還是普通黎民百姓,對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寄予厚望,表現在對中國即將挺進的深度改革討論熱情空前。筆者認為,要做好“五大發展”,我們要樹立“四種意識”,嚴格要求自己,以鐵的作風推進各項工作,才能以更堅定的信心去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用新的姿態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

  一是要樹立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就是堅定小局服從大局,在關鍵時刻,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有的人個人利益至上,組織安排什麼工作總是講價錢、要條件,不是這不行,就是那不中,總是和組織討價還價,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消極怠工,甚至又吵又鬧,就好象組織上欠他很多,好像離開他地球就不轉了。工作上躲躲閃閃、拈輕怕重,待遇上爭爭講講、分毫不讓。這些都是和大局意識背道而馳的。歷史證明,重視並善於從整體、大局、全域性上考慮問題,在工作中堅決做到著眼大局、把握大局、服從大局、服務大局,一直是我們黨奪取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在解決和處理具體問題時,把自己的思想、行為擺在大局之中,在貫徹上級部門和領導的決策部署時,不打折扣,更不能各行其是,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自律等各項規定。

  二是要樹立奉獻意識。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人生在世,奉獻二字”。作為黨員幹部不僅要牢固樹立奉獻意識,更要在工作中不斷鞏固奉獻意識,這既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又是弘揚我黨優良傳統的要求,也是立足本職崗位開展好工作的基礎。黨員幹部要淡泊名利、甘守清貧、能耐得了寂寞,任何時候都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謀事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不講名利得失、榮辱進退,而講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服務群眾的奉獻精神。黨員幹部要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幹事,默默無聞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想群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時時刻刻把群眾情緒作為工作的“第一訊號”,把為民排憂解難作為工作的“第一目標”,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追求”,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心裡裝著群眾,感情貼近群眾,工作依靠群眾,盡力為群眾解決關注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為黨的工作和事業揮灑汗水,奉獻青春和熱血。黨員幹部要堅決反對和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不搞形象工程,不搞政績工程,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三是要樹立責任意識。俗話說責任重於泰山。什麼是責任意識?責任就是對自己所負有使命的忠誠和信守,就是對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就是忘我的堅守。責任無論是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政黨,還是對一個領導幹部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因為有了責任,才能促進社會進步,有了責任,才能保社會平安,也正是因為責任,才保證了誠信,保證了服務,保證了敬業,保證了創造,保證社會的可持續性,才會有讓世人終身難忘的汶川大地震廢墟旁對生命的不棄不離。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黨中央反覆要求我們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我們的領導幹部負有領導科學發展、服務人民群眾,應對突發事件和駕馭複雜局面的重要責任。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使社會成員在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斷增強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利益失衡情況增多和利益衝突加劇狀況,人民內部矛盾多及早發的特徵日益顯現。社會利益矛盾調處的難度大大增加,容易出現不穩定因素。領導幹部應當具備與時代強音合拍的責任意識,有一種“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穩定一方”的責任感,這是對領導幹部最基本的要求。責任意識是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領導幹部能不能幹好工作,能不能起到帶頭作用,關鍵在責任心。領導幹部作為決策者和管理者,是否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直接影響到決策水平和工作成效。領導幹部責任心強,就會把困難想在前頭,把工作做在前頭,把好事辦得更好,就會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一個沒有責任意識的領導幹部是不稱職的領導幹部,一個缺乏責任感的的領導幹部,必然失去的是群眾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和組織的信任。 領導幹部意味著權利和責任,手中權利使用的好與壞,能否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為公不為私,為民不為己,最關鍵一點在於有沒有責任意識,這也是對領導幹部的基本要求。領導幹部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就不可能有優良的作風,也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職、負其責。

  四是要樹立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個人保持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的力量源泉。觀念的創新是基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的創新應滲透於工作、學習、生活和一切社會事務中,使創新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和永恆主題。方法的創新是關鍵,明確了目標,找準了方向,我們就要下大力不折不扣地一以貫之。因此要全力推行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的工作方法,要大力提倡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的創新。制度的創新是靈魂,創新的種子要發芽生長,需要適宜的氣候和環境。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創新精神,需要觀念的支撐,方法的執行,更呼喚制度的保障。制度創新的靈魂是尊重人、服務於人、平等待人。守舊,意味著落後,創新,才能充滿生機。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實踐在變化,我們的思想觀念也要由淺入深,逐步昇華。創新就是一股氣,一股不甘落後的志氣、奮起直追的勇氣、後來居上的豪氣;一股勇於探索的氣勢、敢為人先的氣概、尊重個性的氣量;一股鼓勵創新的氣氛、崇尚創新的氣魄、競相創新的氣象。

  十八屆五中全會的號角以吹響,未來發展必須牢固“四種意識”堅定不移地堅持“五大發展”,為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不斷在推進社會前進發展,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範文3:

  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尤為重要的是,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如果說三中全會聚焦深化改革,四中全會關注依法治國,那麼五中全會則是著力全面規劃,強調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會期間,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說明中指出,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域性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五大理念統一於發展之中,又各有側重,形成了指導新一輪發展的相對完整的戰略思想體系。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就是要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於解決發展的不平衡性,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強調,“注重發展的統籌和協調。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絡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絡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它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絡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去處理問題。城鄉聯絡、區域聯絡、經濟與社會的聯絡、人與自然的聯絡、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聯絡,都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我們違背聯絡的普遍性和客觀性,不注意協調好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會顧此失彼,導致發展失衡。”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綜合處理各方面關係,做好補齊短板的大文章,規避“木桶效應”,增強“協同效應”。實現協調發展,要從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四個方面推動。

  綠色是進一步實現跨越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迴圈發展、低碳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就是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依託,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指出,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對外開放區域佈局、對外貿易佈局、投資佈局,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將進一步提升開放發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建議》將共享列入五大發展理念當中,深刻表明中國的改革發展,始終沒有忘記最廣大群眾的利益,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共享發展,就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可以說,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五大發展理念必將在戰略層面對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產生新的驅動力,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也將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強大引擎。


 

大學三好生自我評價
關於共享發展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相關知識
五大發展理念學習心得在今後工作中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_五大發展理念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演講稿
五大發展理念報告總結3篇
以五大發展理念演講稿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演講稿範文
申論高分必備五大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心得體會3篇_五大發展理念心得體會***2***
社群幹部五大發展理念發言稿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演講稿範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