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學心得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一年級的計算雖然剛剛起步,但它卻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礎,是計算能力培養的起點。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數學教學心得範文1

  小學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淺談幾點。

  一、注意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要做到這點,對老師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師除了要能言善辯還得眼觀八方。能言善辯:要能用生動有趣語言創設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激發出學生想去學的興趣。眼觀八方:上課時要時時注意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個眼神,並能用最婉轉的語言進行批判的同時還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二、應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這樣的學習方法才會有助於學生的進步。但事與願違,現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難題,或呆坐,或急於從同桌那兒得到答案。其實也並非題目真的難道學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於一些學生沒有找到思考的角度,還有些學生則是對自己缺乏自信。針對以上原因,教學中時常採用的方法是:一、將題目細化更有利於學生思考;二、語言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三、放寬思考時間,讓學生能進行充分的思考。

  三、應注意培養學生敢說、善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於學生學習資訊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於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班級裡,總有那麼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於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於那些不善於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並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係。比如,當敢說者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後,我把複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言者,並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課中對於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言者,並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孩子都有從眾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我把個人的回答改為同桌互說、四人小組交流;把點名回答改為幾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回答問題的興趣。

  一年級數學教學心得範文2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過去了,我看著孩子們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進步,我心裡很高興。孩子們從不會讀題、不會做作業到孩子們嘗試自己讀題、獨立完成作業的確需要一個過程,但只要堅持下來,孩子們會進步非常快的。在這一學期裡,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教會學生自己讀題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級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就開始教學生自己讀題,我覺得孩子們自己讀題做題的效率要比老師讀題好很多,孩子們自己讀題時,在讀的過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儘管一開始很困難,畢竟剛剛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大都比較小,但我沒有氣餒,大概堅持到兩個月多的時間,我突然發現我的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自己讀題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認真讀題的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非常快。

  2.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根據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我採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來組織教學。使孩子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在“數一數”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常見的事物入手,帶他們到校園裡參觀:數一數花園裡的花朵、操場邊上的樹本、數教學樓,數書本、數桌椅、數鉛筆、數同學、數老師……從小空間到大空間,從課內到課外。認識了1到10各數建立數的概念。學生數數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也產生了學習的興趣。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保障,首先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做好練習。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這樣的學習方法才會有助於學生的進步。但事與願違,現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難題,或呆坐,或急於從同桌那兒得到答案。其實也並非題目真的難道學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於一些學生沒有找到思考的角度,還有些學生則是對自己缺乏自信。針對以上原因,我在教學中時常採用的方法是:

  一、將題目細化更有利於學生思考;二、語言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三、放寬思考時間,讓學生能進行充分的思考。

  5.重視細節方面的教育,體驗成功的喜悅。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中,通過學習學生認識了6——10各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培養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數數過程中進行了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教育。讓學生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能夠準確的進行口算。在這一單元設定了一次數學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用加減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6.深入解讀教材,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絡。

  每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數學教師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識彼此間的溝通,那教給孩子們知識必定也是一個個割裂的知識點,前後聯絡不起來。所以,一年來,我在教學中不只是就知識教知識,而是溝通各知識的內在聯絡,梳理各類知識的教學結構,然後用結構來教。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有關數的認識的教學結構就逐漸形成,那麼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中,孩子們就不教就會了,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方法。

  在教學之中,讓我逐漸學會了怎樣思考問題,學會了站在孩子角度來認識數學,學會了怎樣解讀教材。同時,以學生為本,本著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對學困生給予及時的輔導,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今後我將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一年級數學教學心得範文3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而服務於生活。學習數學要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這樣才能學以致用。如脫離生活而只知盲目計算,就會變成紙上談兵,變成書呆子,鬧出大笑話。小學一年級學生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如何使他們更快適應學校新的學習生活,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求知慾和學習的熱情,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這是我們一年級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那麼,怎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下面我就談談這一學年來的做法。

  一、故事引入

  童話故事是低年級兒童最感興趣的學習素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演繹“主題圖”情境,會引發學生驚奇、新鮮、親近的兒童情趣,有利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順利掌握新的學習內容。所以平時上新課,我常常根據教材的內容,編上一段故事,從講故事開頭,創設一種情景來匯入新課。例如,我在教學《分一分》時,根據教材插圖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森林裡的小熊開了一家百貨商店,商店裡的貨物可多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小動物們聽說小熊開了百貨商店,紛紛跑來買東西,可是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小熊出個主意嗎?讓小動物們來買東西的時候能很快找到自己要買的東西。孩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辦法,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擺放。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感覺上數學課就像在玩遊戲。

  二、動手操作

  我國思維科學的開拓者錢學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維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然後到抽象思維的”。根據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上課時,我十分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動用多種感官,通過積極思維,獲取知識。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20以內數的加法時,充分利用學具小棒,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以7+8為例:讓學生一邊擺7個小棒,另一邊擺8個小棒。學生通過操作得出了兩種方法:***1***把7分為5和2,2與8合起來是10,加上5是15。***2***把8分為3和5,7與3合起來是10,加上5是15。通過以上的思考與操作,學生不僅在大腦中形成一種認識,從一個數裡拿出一部分與另一個數湊成十,再加上餘下來的一部分,就得出了結果。而且知道這種拿法不是唯一的。這樣做,使學生理解了“湊十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三、遊戲教學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遊戲活動型別到學習活動型別期的轉化過程中。這個時期的孩子,適當運用遊戲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防止課堂教學中學生容易產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小貓釣魚”時,讓學生扮演形態各異的小貓去釣魚,有的釣到1條,有的釣到3條,有的釣到4條,有的沒釣到小魚„„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理解了0、1、2、3„„各個數字的意義,而且學會了比較多少。這樣的遊戲看似平凡,但它的效果非常好,不僅鞏固了知識點,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藉助多媒體講授新課,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情境,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於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並能積極思考,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第一冊《愉快的週末》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了一個“套圈活動”的動畫,和學生共同探討其中的數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問題。然後,藉助電腦給學生創設了4種情境:歌舞活動、繪畫活動、“過獨木橋”活動和“接力賽”活動的動畫場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你們小組感興趣的兩個活動,模仿“套圈活動”的學習方法,展開小組學習,這樣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興趣,還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個知識的難點,使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學生樂意去思考,去研究。他們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也從這裡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五、走進生活

  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來幫助學習,鼓勵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並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讓數學更多地聯絡實際,貼近生活,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

  如在教《統計》時,我就從元旦班級聯歡會時要給小朋友們買水果要統計本班學生喜歡吃的水果入手。學生們都非常樂意告訴教師自己喜歡吃的是什麼水果,可當很多人都說了自己喜歡的水果時,教師根本記不清楚誰想要吃什麼,就出現了問題。同學們為了解決問題紛紛出謀劃策,最終通過教師引導想到“統計”的辦法。在這堂課上,小朋友們為了解決好這一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問題顯得異常活躍。課後我又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去調查本班同學的生日。孩子們都非常樂意接受這樣的任務,忙得不亦樂乎。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現實生活中去。

  一年級,是遊戲到學習的過渡,是學校學習的新起點,一年級的學生有著太多自己的特點,我們只有把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實際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絡起來,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開心更紮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為學習打好基礎。

  
一年級數學教學心得的人還:

教育隨筆
小學數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_小學數學教師學習總結範文
相關知識
一年級假期讀書心得3篇
一年級親子閱讀心得3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育敘事3篇
一年級家長教子心得
一年級家庭教育心得範文精選
一年級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一年級家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一年級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一年級家庭教育心得範文
小學生四年級日記讀書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