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學習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孔子作為一個教育大家,並且他自身博學多識。在我們都學過的《論語》中,就包括了很多他的學習方法,這也是他教導學生如何去學習。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多讀多悟。孔子到了晚年,偏偏喜愛上了《易》,其痴迷程度,常常看了三遍也不厭煩,並且從中獲得眾多啟發。這說明孔子是一個學到老,活到老的人,這種人能夠在二千多年前存在,真的是稀缺,至少當今社會一直提倡這個,也沒看有多少人可以保持下來。

  2、能專能深。孔子曾跟從師襄來學習古琴,剛開始的時候,一首曲子就足以讓他練了十來天。之後,師襄想讓他換一首曲子,孔子不讓,依舊練著這個曲子,說自己沒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又過了一段時間,說自己沒能領悟其中的音樂形象,繼續鑽研這個曲子。一個月之後,孔子就能這個曲子就是《文王操》,他從一個業餘者,卻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專業人士的水平,可見學習就得要專而不是廣泛學習。

  3、學以致用。鬼神這些東西,孔子是相信其存在的,但是卻不去學習,因為在他的眼裡學這些東西是毫無價值,沒必要花時間去研究他們。可見學習是要有目的性,那就是可以用來研究現實世界的問題。

  4、學會放鬆自己。孔子曾跟自己的弟子子路說過,叫他多去學學詩歌,當時的詩歌是可以唱的,就跟如今的流行歌曲一樣。可見在孔子的眼裡,學習的同時,也要附加音樂放鬆自己。

  5、鍛鍊身體。本身孔子就不是一個弱不經風的人,而是身材高大,是一個擅長射箭的人,常常告誡自己的學生也要多去射箭,以此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6、用心去學,以快樂的心態去學習。在孔子的眼裡,一個人的學習好壞,就在於其抱以如何的心態去學習,只有快樂的心態,才可以學好,並獲得其中的真諦。

  孔子有關的成語

  1、盡善盡美:就是形容好到極致,毫無缺陷。這個成語主要來自於孔子在齊國時期,那時的他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比較美妙的音樂,於是發出感慨“盡善矣,又盡美也!”,一連好幾天總是想著它,無時不忘。後來這個成語可就用來形容孔子對音樂的痴迷。後來就被後人形容貧窮。

  2、侃侃而談:表示不慌不忙的談論著事情。在朝堂上的孔子是一個一舉一動都立求符合周禮的人。在家鄉,他說話溫和恭順,就像是不會說話一樣,而不是向朝堂上一樣有些謹慎罷了。在君王不在的情況下,與同級官員說話總是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君王在的時候就是和顏悅色的神情,有恭敬又有些不安生的情緒。

  3、不捨晝夜:表示時間的不停的轉動以及流逝之意。從這個成語就看的出孔子是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他還曾說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話來感嘆時間的流逝。

  4、道不拾遺:用來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當時的孔子在魯國擔任了幾任官職,那時魯國的政治有很大的改良,像賣東西的都不會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也不會驚惶。老百姓都有自己的人格。

  孔子有關的歇後語

  孔夫子背書箱—裡面大有文章

  孔子的一生都在學習,學無止境,他可以拜7歲的小孩為師,不恥下問,他能有此成就與他的勤奮苦學是分不開的,孔子揹著書到處遊歷學習,後面不僅背的是書更是有其創作,通過這種展現形式來展現孔子的學識。

  孔夫子門前講《論語》—不自量力

  這是一句罵人的歇後語,通過這種形式來表達不滿,被罵人如果不懂其含義並不知道被罵了,這也是歇後語的魅力所以,孔子的《論語》是傳世經典,在孔子面前和他聊論語,那不是不自量力,以卵擊石還是什麼呢?

  孔夫子打哈欠—滿嘴文氣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出門—三思而行

  孔夫子講學—之乎者也

 

孔子學習方法的名言
哈佛大學的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孔子的學習方法
孔子的學習方法名言
如何判斷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清華學子的學習方法
初中孩子的學習方法
教育孩子的學習方法
初三孩子的學習方法
關於孩子的學習方法
提高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