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音樂本科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音樂表演在人類音樂審美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

  摘 要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是賦予音樂以生命的創造性的行為,其本質意義就是如何真實地再現原作,如何使音樂作品煥發出應有的光彩。包括音樂在內的表演藝術,都必須通過表演這個中間環節,才能把藝術作品真實地傳達給欣賞者,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音樂表演藝術是建立在哲學認識論基礎之上的一門科學,表演者首先要對音樂作品進行感知,其次表演者應在對作品理解的基礎之上運用聯想和想象進行自己獨具個性的二度藝術創造。

  關鍵詞 音樂表演 二度創作 音樂美學 中介環節 音樂創作 音樂欣賞 表演藝術

  1 音樂表演是音樂作品的第二度創作

  1.1音樂表演的概述

  音樂表演藝術是建立在哲學認識論基礎之上的一門科學,表演者首先要對音樂作品進行感知,其次表演者應在對作品理解的基礎之上運用聯想和想象進行自己獨具個性的二度藝術創造。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是賦予音樂以生命的創造性的行為,其本質意義就是如何真實地再現原作,如何使音樂作品煥發出應有的光彩。包括音樂在內的表演藝術,都必須通過表演這個中間環節,才能把藝術作品真實地傳達給欣賞者,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

  1.2人類的音樂審美活動與音樂表演的關係

  人類音樂的審美活動即人的音樂美學觀。音樂美學屬於社會科學範疇,牽涉面比較廣,它是利用人類在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來對音樂藝術的本質規律進行多方面的綜合研究。因此,音樂實踐活動是音樂美學的研究物件,只有對音樂實踐活動進行研究,才能找到音樂藝術的整體規律,才能看到音樂藝術的本質。音樂美學是音樂表演的奠基石,只有掌握了音樂美學的知識,才有可能在音樂表演中不斷吸收和創新,自由表現和發揮,從而將音樂表演昇華到更高的境界。

  1.3作為第二度創作――音樂表演藝術的本質

  音樂表演藝術是建立在哲學認識論基礎之上的一門科學。著名英國指揮家亨利・伍德在其所著《論指揮》一書中說:“音樂是寫下來的沒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過表演來給與它生命。”樂譜與作曲家的生動樂思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而要彌補這種距離,使樂譜無法記錄的東西得到展現,這一切都有賴於音樂表演者的再創造。

  總之,音樂表演作為第二度創造,是賦予音樂作品以生命的創造行為,它不僅是忠實地再現原作,而且還有可能通過表演者的創造,對原作予以補充和豐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預想,使音樂作品煥發出新的光彩,這正是音樂表演作為第二度創造的本質意義之所在。

  2 音樂表演是音樂創作與音樂欣賞的中介環節

  音樂表演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作為聯絡音樂創作與欣賞的中介環節,一方面擔負著創造性地再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另一方面又要通過自己的表演為聽眾提供審美享受。音樂表演作為音樂創造的再現環節,在準確、完美並富於創造性地表演作曲家的作品的同時,又可以使作曲家通過表演出來的實際音樂,檢驗和校正自己的創作構想,並從聽眾的反饋中瞭解作品的社會效果,以改進自己的創作。在中國,音樂表演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也是人所共知的。具有悠久歷史和很高藝術價值的古琴音樂,若沒有歷代琴家的傳譜與加工,沒有當代演奏家尋根求源的打譜演奏,這稀世之音當早已湮滅,它獨有的深長韻味和含蓄致遠的美也不會為世人所知。

  音樂表演的地位和作用還表現在對於音樂聽眾的巨大影響方面。音樂表演雖然也有表演者自娛的功用,然而從本質上說,任何音樂表演都是以把音樂作品傳達給聽眾為目的的。許多著名的音樂表演藝術家非常重視和聽眾的聯絡,他們把這種聯絡看作是使音樂表演獲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證。

  3 結語

  音樂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它不同於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能夠直接地展示在人們面前,使人們能夠感受到它的思想內涵,它必須通過表演者的參與才能將其中的樂音、思想、內涵等加以傳達。而音樂表演作為二度創造,不僅是表演者表達一度創作的作品,通過對作品與作曲家風格特點進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對作品中的人物、意境進行再創作,用演唱演奏把樂譜轉化為實際音響的創作過程,同時還通過演唱者的再創作實踐,把這種反映原作者思想的樂譜轉化成聽覺感受的音樂美的過程。所以說,音樂是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表演的藝術,單獨的樂譜是不能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的,只有和表演一起,才使得音樂具有了不斷髮展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張前.論音樂表演創造的美學原則[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24.

  [2] 卓菲婭・麗莎.音樂美學譯著新編[M].於潤洋,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3] 張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1.

  [4] 陳雪.論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實踐的現實意義[J].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5.

  [5] 瑪麗恩・鮑爾,葉瓊芳.關於音樂美學[J].北方音樂,19831.

  篇2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之上,合唱教學始終是藝術教育體系中不可獲取的支撐單元,尤其對於小學生群體音感強化,有著決定性意義。實際上現階段我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主要形式便是固定曲面排練,彰顯出實用和普及性等特徵。不過自從全新課標制定實施之後,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模式便必須多元化,同時保證不同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由此,筆者便開始論證如何有效地提升今後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實效性,希望能夠為小學生素質全方位拓展,提供豐富的指導線索。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形式;有效改善

  合唱能夠滋生出強勁的凝聚動力,尤其是在各類音色、聲部協調交織作用下,將集體藝術形式表現得惟妙惟肖,這就要求單位訓練成員彼此通力合作,避免注意力和意志力的分散跡象。歸根結底,合唱教學屬於一類實踐專案,其保留較為顯著的音樂綜合性,要求團隊成員彼此親密合作,將曲面的橫向旋律和縱向和聲部分予以清晰化表現,所以單位成員必須各司其職,在維持聲部音程和音準的前提下,維持音樂表演的和諧性和教學的有效性。

  一、新課標背景下合唱教學的具體規範訴求

  結合以往實踐經驗整理論述,合唱作為一類生動化音樂表現路徑,對於小學生群體來講存在著深刻的適用性,能夠令學生個體文化、身心健康、審美等素質變得愈加完善。對於廣大小學音樂教師來講,合唱教學可以令學生音樂訓練成果強化,包括音樂技巧的提升和音樂知識的全方位認知等結果,長此以往,小學生音樂素養也便會煥然一新。

  一強調審美教學的主導地位

  自從我國制定實施素質化教育方針之後,美育便成為一類標準化教育改造方針,所以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應該適當凸顯課題內容的審美特性,令學生對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產生強烈的感知慾望。具體來講,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審美掌控原則表現為:

  第一,參與性原則。教學主體結合戰士音樂藝術,進行學生音樂訓練參與的主觀能動性啟用。

  第二,情感性原則。音樂合唱教學形式要儘量以情動人,透過各類情感呈現過後,令小學生獲取豐富的審美體驗。

  第三,愉悅性原則。音樂可以說是人文學科的基礎性支援單元,能夠賦予人們審美的愉悅心情,提升個體美學感知品位。

  二在合唱教學活動中細緻遵循音樂課程規範標準

  在小學基礎性音樂課堂上,組織合唱教學活動,能夠令學生愈加熟練地駕馭沿用聲樂知識。不過目前我國合唱教育始終存在諸多弊端,包括教學方式合理性欠缺,使得最終教學功能難以盡數呈現。事實上,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作用下,我國要求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要儘量凸顯多個聲部的綜合表現力度,這樣小學生才能獲取和別人合作的豐富經驗,啟用自身情感和音樂藝術表現慾望,並且在主動學習過程中張揚個性和創新思維,最終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二、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改革行為細節

  一搭建起嚴格的教學常規規範體制

  在開展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事務中,需要進行教學常規確認,保證後續多元化教學引導活動的順利佈置拓展結果,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儘快形成健康良好的合唱習慣,保證在教學之前確定聲部,提升整體教學工作的流暢性。對於學校音樂實踐專案來講,合唱教學屬於一類常見的表現途徑,因為其不會承受學校音樂環境、教學器材的深刻影響,並且本身保留較強的普及和高效率特性。合唱教學主張結合學生既有條件,如音色和音域特徵等進行合唱角色安排,令所有學生都能夠平等地參與到各類活動之中,盡數發揮個人專長基礎上,提升整體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實效。

  二想方設法啟用調整學生參與合唱教學活動的興趣

  合唱教學對於小學生識譜、聽辨等技能提出較為嚴格的規範訴求,為了贏取教學可觀的合唱教學實效,作為合唱成員,必須時刻融入到相關角色之中,並且自覺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穩固掌握音樂基礎知識,獲得音樂素養的全方位提升成就。所以說,在合唱教學過程中,作為專業化指導教師,可以利用對比教學的方式,令小學生透過合唱和獨唱曲目依次演練,領悟合唱豐富的感染效用,包括音樂中蘊藏的意境和美感等。

  再就是秉承循序漸進的訓練觀念,結合學生接受能力和學校實際狀況,制定富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持續到學生掌握合理數量合唱技巧之後,督促其獨立地進行相關曲面或是段落改編,保證最終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另外,不斷豐富歌唱表現模式,令小學生道德情操得以合理陶冶。歌唱教學主張利用歌曲本身藝術形象和學生審美活動等媒介,進行小學生感染和藝術再創造,如今已經被視為一類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徑。須知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始終是提升民族素質並培養合格公民的一類標準任務,作為人文教學的重要科目,音樂教學能夠很好地修正小學生群體的價值和人生觀念。透過合唱教學強化學生音樂感知技能,令他們自主地進行彼此配合,之後選取完善化教材資源,力求令學生音樂感知技能得以潛移默化的調整,保證他們對美的科學感知結果,完成德育教學控制指標。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必須確保同步關注教學實踐和教學細節,儘量透過訓練過程的點滴入手,進一步樹立起嚴格完善的教學常規,全程關注學生二聲部視唱訓練結果,使得該類群體多方位聽賞潛能得以順利啟用,同步豐富自身歌唱多元化表現模式,為後期合唱教學和素質教學等良好效果綻放,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佳.合唱教學對小學生樂感培養的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2.

  [2] 孫靜.小學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曲阜師範大學,2014.

  [3] 紀向麗.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小學合唱教學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4.

  [4] 丁婧.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案設計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4.

音樂專業方面畢業論文綜述範文
音樂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成人高考音樂本科畢業論文
最新音樂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成人教育研究專科畢業論文
成人高考函授本科自我鑑定範文
音樂學院本科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小學音樂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成人教育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土木工程成人本科畢業論文免費
音樂學院本科畢業論文免費範文
音樂的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