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築材料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隨著人口和經濟的不斷增長,建築活動規模的不斷壯大,尤其是建築材料工業也得以快速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建築材料管理

  摘要: 材料是形成建築主體的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全部過程,合理確定材料的進場時間與採購數量是控制材料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 :材料成本;批量採購;管理;效益

  材料是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設的物質條件,沒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將無法建設。正確處理材料的批量採購與建設成本的匹配關係,是建築行業要優先解決的重要問題。

  1.加強建築材料的核算與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築材料,是形成建築成果的實體;是構成建設成本的主體;是形成建築產品的主力;是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動性極強且可隨時變現,如果不能正確的核算與管理,不但會造成資金運用效率的降低,而且會加大會計賬目記錄與市場價格的偏差,導致會計資訊錯誤和失真。材料的積壓,不僅會加大資金的佔用,而且可能導致材料的損失與毀損,並會因新產品的出現而“退役”。所以加強材料的核算與管理,無論是對施工企業,還是對建設單位,都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2.材料應按品種的不同分類採購和管理

  材料的品種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門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實際成本計算,也可以按歷史成本入賬。作為建築行業的材料價格,一般是在當地建設管理部門按期公佈的“建築材料資訊價”的具體指導下,分階段按實際採購成本核算。材料的收發、賬簿的記錄,均採用實際成本法。

  隨著高科技成果在建築行業的不斷轉化,新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單調而顯得落後,因不適應新的規範要求被限制使用;由於建築施工的方法不斷地向機械化、工業化發展,使以前的原材料進場,變成了現在的半成品採購;由原來的現場作坊,變成了現代的工廠化操作。這不僅給材料的採購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也向成本核算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是採購原材料現場加工,還是購買半成品直接安裝?以何種方式採購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種方案才能更有利於施工的進行?這需要管理會計對多種方案的成本,進行具體分析、比較後,作出最優方案的選擇。

  3.建築材料分類管理的基本方法

  ***1***指標性限額管理。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執行各種材料消耗的定額管理,首先,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具備客觀、公正的態度,要有科學的依據,不得胡編亂造。其次,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具有嚴肅性、權威性,要組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認真分析、仔細測算,不得以個別人的意圖或暗示作為技術依據。再次,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應符合先進合理的科學水平。最後,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具有通用性,應遵循普遍經驗適應於個案的原則,不得從個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額制定以後,則應保持相對穩定,不宜隨意更改。

  ***2***按照經濟權重的大小,分類進行管理。將建築材料劃分為A、B、C三類,分品種重點管理A,分類別一般控制B,按總額靈活掌握。按照建築材料的經濟權重的大小進行重點、一般和靈活的管理方式,即能達到重點控制、總體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築材料採購工作,抓大放小,管理靈活。A類材料:金額較大,但品種數量較少,如電梯、水泵,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值卻相當大,對建築成本有一定的影響。B類材料:單價一般,品種數量相對較大,如鋼筋、水泥,單位價值雖小,但品種數量比較多,總體數額極大,對建築成本起著決定性的影響。C類材料:品種繁多,用量較少且單位價值很小,如鐵釘、木屑等,品種非常零亂,所佔金額較小,對建築工程的造價不能構成明顯的影響。因此,A類材料由於單體價值較大,而品種數量較少,較易控制;B類材料金額相對較小,品種數量很多,其總價值很高,應重點管理;C類材料品種數量繁多,但金額卻很小,用量很少,對此只要把握一個總金額也就達到目的。

  4.材料的採購不能簡單地價格比較

  建築材料的價格是制約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採購並不是簡單地進行價格上的比較。材料質量不同,品牌不同,其價格的內含不同;事後服務的態度不同,質量保證的體系不同,也就是價格所包含的內容和範圍不同;市場的認同程度不同,供求關係不同,需求的季節不同,材料的價格也會不同。因此材料的價格確定,不應簡單地以高低為標準,要注重質和量的辨證關係。耐久質優的產品、信譽較高的產品、質量確保的產品,不能因為價格稍高而被杜絕,它雖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時也會給建築工程帶來“質”的飛躍。提高建築工程的質量,延長建築工程的使用壽命,就是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價值。

  5.材料的採購不宜盲目地招標

  建築材料的採購招標,可以發揮需方市場的優勢,讓供貨商前來應標,通過競爭體現價格優先。正確、公平的招標採購,的確能夠降低建築材料的價格,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果對材料的品牌、質量和價格不做充分的瞭解,如果對供貨渠道和環節不進行控制,如果對前期的招標工作準備不夠細緻,極易給投標人留下投機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採購價格,並且會給中標後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帶來被動的局面,甚至給以後的工作造成制約。

  6.最佳經濟批量的選擇與管理

  一項工程的建設,耗資上億元,長達幾年。如果能夠隨時購入所需要的材料,就不需要原材料的儲存,就可減少財務費用,就能盤活建設資金,也就能降低建築工程成本。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很難使所有建築材料都能夠達到隨時使用隨時購買的目的,況且大部分材料要經過檢測合格後才允許使用,即使是市場供應量充足的材料,也會因為供貨地點的遠近,運輸途中可能出現故障或問題,給工程的順利進行帶來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建設過程中的停工待料而延長工期。為了保證工程的建設能夠Ⅲ頁利地進行,材料的分批採購、計劃性地儲存也是非常必要的。從材料促銷的方式對採購成本的影響考慮,零星採購,材料的價格較高,批量採購,可能會得到供貨單位的優惠;從材料管理費用對材料綜合成本的影響考慮,過多的材料庫存,會佔用較多的採購資金,會增加倉儲管理,會增加費用開支。

  7.結語

  綜上所述,建築材料的採購和管理,是建築工程的核算依據,直接影響著建築工程的造價。完善材料採購和管理的控制體系,加強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探索和尋找降低材料採購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確處理材料的批量採購與建築成本的匹配關係,合理運用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財務管理工具,就能夠達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法精,張德光,等. 建築材料管理條例[J].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8.

  [2] 宋曉華. 建築材料批量採購與管理[J].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5.

  [3] 胡逢成. 建築材料成本控制[J]. 鐵路建築,2001.

  篇2

  淺探建築材料檢測在建築工程中的作用

  引言

  目前的建築材料不僅種類繁多,效能各異,而且在工程結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每種材料質量的好壞,都影響著建築質量的優劣。所以對每種材料進場使用前都要進行抽樣檢測,嚴格按照施工程式進行,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各種材料的質量,確定主要建築材料的抽樣檢測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築材料質量檢測的常見程式和方法

  1、檢測專案的確定

  建築工程中使用的建築材料多種多樣,

  相關材料的檢測和檢驗專案應該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和規定進行,比方說配製混凝土時使用的水泥,應該按照批次的不同,對其強度、凝結時間、細度、安定性等指標進行細緻的檢驗。

  2、取樣試樣

  對建築材料進行取樣時,應該具有鮮明的代表性。通常在取樣時應該對同一批次材料的不同部位,按照相關的規定要求進行取樣,保證取樣的數量和隨機性,不僅要求取樣的數量符合要求,取樣的部位和方法也應該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因為,在進行試驗時,取樣的數量直接影響著檢測的結果,過多或過少的取樣數量都會使試樣結果出現誤差。但是在現實的工程取樣中,取樣數量不夠、方法不正確、沒有隨機抽取等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影響著檢測的結果。

  3、環境溫度和溼度

  對於建築材料的質量而言,環境的溫度和溼度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對建築材料進行檢測時,對周圍的環境條件有著非常明確的要求,只有嚴格按照這些要求進行檢測,所取得的檢測結果才具有參考價值。比方說,建築材料中的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質量和效能受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較大,在對其進行檢測時,環境溫度應該保持在23℃±2℃左右。在檢測時,如果將防水卷材的樣品製作成9份實驗品來進行相應的抗拉力試驗,那麼可以首先將這9份分為3個大份,將其中一份在環境溫度為23℃的情況下進行試驗,另外兩份,分別在環境溫度為28℃和18℃的情況下進行試驗,最後將每一大份的三小份樣品抗拉強度取平均值。

  最後的試驗結果顯示28℃環境溫度下的材料抗拉強度比23℃環境下的材料抗拉強度下降了2.8%,而18℃環境溫度下的材料抗拉強度比標準23℃環境下的抗拉強度高出了3.5%。從這一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環境溫度對建築材料的質量和效能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建築材料的檢測時,應該嚴格控制試驗環境的溫度和溼度,保證試驗結果的可靠性。

  4、試驗誤差

  在對建築材料進行檢測時應該嚴格按照相應的試驗方法進行,但是在現實中,有一些檢測人員在對鋼筋進行拉伸試驗時,只是進行到鋼筋出現頸縮現象就停止試驗,並沒有真正將鋼筋拉斷,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使得試驗結果出現誤差,這種未拉斷鋼筋的試驗,會使得鋼筋的檢測拉長率比鋼筋實際的拉長率低。這種做法導致的誤差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試驗誤差,而是一種人為誤差,因此在進行材料質量檢測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保證此類人為誤差不會出現。

  5、資料處理

  由於各種原因,同一組試件中有時試驗資料結果離散性較大。為使試驗結果準確,標準規定對一些材料的試驗結果資料有取捨的要求。如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當三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出平均值±10%的需剔除該數值,以其餘兩個強度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若其中有兩個測定值均超過平均值的±10%時則以剩下的一個測定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若3個測定值全部超過平均值的±10%時,則須重新檢驗。混凝土和砂漿的抗壓試件強度平均值的計算等都有各自的取捨方法。應予注意,切不可簡單地把資料相加計算了事。計算後的資料修約的方法按GB/T8170 進行,其尾數要按四捨五入單雙法進位,並按標準規定保留資料的位數。試驗結果資料有時會出現比預期的過高或過低,同一組試件中資料相差懸殊。或同一試件各項效能指標相互矛盾等異常現象,這需要認真對待,查明原因,並及時複試和複驗。

  二、建築材料檢測所存在的問題

  1、建築材料質量檢驗保證體系構建不夠完善

  在進行建築材料檢測的時候,為了確保檢測能夠順利進行以達到預先設定的工程質量目標,則要求檢驗者要充分遵守ISO9001標準來對建築材料的質量檢驗保證體系進行構建。但是,我國當前的建築行業材料檢測體系功能不夠齊全,沒有明確質量檢測責任規定,且第三檢測部門難以獨立執行,總的來說就是我國建築行業材料檢測缺乏一個完善的體系。另外,因為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外加未能建立建築材料檢測標準,這一系列原因最終導致了建築材料檢測狀態不夠穩定,與標準是否符合難以確定。

  2、未能充分構建建築材料的二次檢驗制度

  為了杜絕不合格產品用於施工,所以對於在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築原材料必須要經過嚴格的二次檢驗。然而目前仍然有許多企業在施工之前都未讓試驗檢驗工程師進行原材料的為此檢驗,就算髮現進行了第二次檢驗且檢查出了不合格材料,然而由於沒有及時向上級作出報告,幾經輾轉,一些不合格的材料還是用到了的施工當中,進而致使建築設定缺乏質量保證,有各種安全隱患存在,更甚者會影響到建築的使用壽命。

  3、缺乏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力度

  在進行施工的時候應該由施工單位的執行人員進行自檢,然後由專業檢查員進行復檢,繼而由專業工程師進行終檢,而此制度併為得到充分地執行。許多材料略過檢測過程,在施工現場未經專業工程檢驗就直接投入到施工工序中。因為在建築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這個過程中難保會不出現任何問題,所以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對之進行嚴格的複檢從而保證建築材料難夠完整的交到施工作業人員之手。

  三、建築材料檢測問題的解決措施

  1、加強健全工程質量檢測體系的構建

  國家方面要進行加強建築材料檢測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企業方面則需要自主進行材料 檢測研究,促使質量檢測體系的構建進一步完善,繼而推動建築材料的檢測得以順利進行,促使工程質量能夠得以保證。

  2、嚴守建築材料三證關

  檢測材料的質量是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基本保證,因此需要針對檢驗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材料是影響建築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送檢的材料首先就應當符合相關的標準,質量合格證書以及相應的出廠檢測報告等都要齊全。在對材料進行驗收時,應當由監理工程師對相應的資料進行嚴格的審查,對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制度的產品,要有許可證編號和安全認證標誌,在選購這樣的產品前需對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及安全認證標誌原件進行檢查,以防止偽劣產品。

  3、必要的強制性檢測

  根據相關的設計要求,對於需要進行強制性檢測的專案應當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才能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避免不合格的材料進入到工程施工現場。對於其中一些強制性的檢測專案,如鋼筋數量、混凝土試塊檢測等,這些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測,才能夠有效地保證材料的質量,並以此來保證材料檢測質量和提高工程建築質量。

  4、隨時掌握現場的動態質量

  要不定期和定期地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檢驗,切勿使用不合格材料,安裝不合格的構件。要隨時瞭解和掌握施工現場的質量動態,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防止後期施工出現的質量隱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建築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建築材料檢測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建築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進度,還促進了工程施工的經濟效益。雖然建築材料檢測在我國建築工程施工中應用得比較晚,還是從當前我國建築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這種建築材料檢測技術還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變電檢修技術論文
建築工程材料專業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建築材料的論文
關於建築材料的論文參考
關於建築材料的小論文
建築材料的論文代發
關於建築節能的論文參考
關於建築施工的論文參考範文
關於建築施工的論文
關於建築測量的論文
關於建築方面的論文
建築材料的論文免費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