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現代文閱讀一直是浙江高考語文中重點考察的考點,需要大家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浙江高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①古典詩歌欣賞不約而同地集中在情景上,將其作為核心範疇。古典詩論之所以這樣重視情景的關係,表面上看,是由於詩歌往往作為現場交往的手段,自然景觀和人情世事都在現場引發,現場感決定了觸景生情和即景抒情。往深處探索,這裡似乎還有和中國的繪畫一樣的美學原則,那就是把重點放在人和自然的和諧上,在天人合一的基礎上建構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的 詩學範疇”。
②現場感的“感”,一方面指所感物件是景物,另一方面指所感主體是人情。但有些詩評家卻常把兩者絕對割裂開來。如宋詩評家範晞文,在分析詩歌時,往往把律詩對仗句的情景機械分割為“上聯景,下聯情”“上聯情,下聯景”之類。箇中原因,可能在於中國傳統的詩學理念中片面強調真和實,不免將之推向極端。至於把“真”和“實”機械地等同起來,就更加僵化了。在這一點上,連王夫之也未能免俗。他把景釘死在“實”,也就是現場感上。他說:“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這就把景觀的“真”變成了現場親歷的“實”。
③對這個理論上的 偏頗,許多詩評家長期含而混之,只有清代的黃生提出挑戰:“詩家寫有景之景不難,所難者寫無景之景。”有景之景,寫五官直接感知,因情緒而產生變異感,這是常規現象。而“無景之景”乃不見之見,變不見為見者,情也。後來,清人喬億提出了一個與王夫之的“目接”相反的範疇“神遇”,可以說為黃生的“無景之景”提供了理論支撐。“景有神遇,有目接。神遇者,虛擬以成辭……”這個“神”隱含著詩的虛擬、想象,由情而感的自由。
④“神遇”是想象的,有可能 不是真的。其感染力從何而來呢?早在明朝,謝榛就提出與寫實相對的“寫虛”。認為詩人的功夫就是在虛實之間“權衡”。實際上就是說寫實與寫虛的對立並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他認為貫休的“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景實而無趣”;而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景虛而有情”。
⑤在漢語中,虛和假是聯絡在一起的,怎樣才避免由虛而假,達到由虛而真呢?元好問曾經提出,虛不要緊,只要虛得誠就是根本。實際上,詩人無不自以為是誠心而發,可是事實上,假詩還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喬億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有了突破,這個突破首先在理論範疇上。一般詩評詞評,大都從鑑賞學出發,而喬億卻從創作論出發,從創作過程、從難度的克服來展開論述:景觀永珍已經給前人寫光了,經典的、權威的詩語,已經充滿了心理空間。怎樣才能再虛而不假,虛而入誠呢?喬億提出“同題而異趣”,也就是同景而異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找到自我之心與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面對的是相同的景物,詩文也會有無窮的不同。
浙江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6.根據全文內容,下列有關詩歌情景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作為現場交往的手段時,景物和 人情都在現場引發,現場感決定了不能把它們絕對割裂開。
B.詩歌情景的真和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鑑賞詩歌時不能把“真”和“實”機械地聯絡在一起。
C.詩歌的景可以是實,也可以是虛,實景和虛景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詩人的功夫就是“權衡”虛實。
D.只要詩人能找到自我之心與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所寫的景物與其他詩歌相同,表 現的情趣也會不同。
7.依據第③段內容,下列詩句及分析不符合“無景之景”特點的一項是
A.“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通過想象酒醒時只能獨自面對岸邊楊柳、淒冷曉風和如鉤殘月,表現無法排遣的離愁別緒。
B.“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借景抒情,用白雲隨風飄浮比喻友人行蹤不定,用夕陽不忍離開大地,表現對朋友依依不捨的心情。
C.“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通過寫日後一定登上泰山頂峰,那時俯瞰群山,群山會顯得更渺小,表現 泰山的雄姿和氣勢。
D.“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通過想象與親人團圓時,共剪西窗燭,再談及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表現對親人的思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傳統的詩學理念中片面強調真和實,可能是導致一些詩評家常把所感物件和所感主體絕對割裂開的原因。
B. 元好問認為,只要虛得誠就能避免由虛而假,可實際上,儘管詩人無不誠心而發,假詩仍然遍佈天下。
C.一般的詩評詞評大都從鑑賞學出發,而喬億則從創作論出發展開論述,這在詩論的理論範疇上是個突破。
D.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詩評家的評論,通過對這些觀點的批評或肯定,表達了作者對詩歌情景關係的獨特見解。
浙江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6.C
試題分析:“實景和虛景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表述錯,原句是“寫實與寫虛的對立並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偷換概念。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7.B
試題分析:“落日”“浮雲”都是眼前之景,屬“有景之景”。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8.B
試題分析:“儘管詩人無不誠心而發,假詩仍然遍佈天下”表述錯,原句為“詩人無不自以為是誠心而發”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走遠了再關門短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