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楓橋夜泊》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楓橋夜泊》原文閱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閱讀習題及答案

  1.在詩中作者寫了哪幾種景物?請分析這首詩寫景的順序,並說明這首詩是怎樣以景襯情的。

  答:***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從遠到近;用秋夜的寂靜、悽清、朦朧來烘托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思鄉之情。***

  2.詩歌在景物描寫中巧妙地運用冷暖對比、動靜結合。其中月落、霜天是“冷色”,江楓、漁火“暖色”;一、二句是“靜景”,第四句是“動景”。

  3.“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句中的“愁”指的是一種思鄉的感情,詩中的客字可以與之引證。

  4.這首詩在寫法上運用了什麼表達手法?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在寫法上運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詩人漂泊他鄉的孤愁情懷。

  《楓橋夜泊》閱讀賞析

  這首七絕,是大曆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詩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這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的襯托,使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裡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唐詩三集合編》“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磧砂唐詩》:“‘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古唐詩合解》:“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其名句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麼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楓橋夜泊》閱讀譯文

  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邊的天際落下去了,偶爾聽到幾聲烏鴉的慘叫,更加感到淒涼。

  松江岸邊楓樹下,停泊著幾隻漁船,勞苦了一天疲憊不堪的漁夫們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掛在臉上,他們相視無言。

  他們進入睡鄉時,瑟瑟的秋風掠過,有沒有驚醒他們,打斷夢中的香甜?從不遠處,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傳來了深沉的夜半鐘聲。

  楓橋江邊的碼頭,又迎來了趁夜而來的客船。
 

  

豐樂亭記與醉翁亭記閱讀答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唱臉譜練習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楓橋夜泊閱讀答案
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閱讀答案
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半島小夜曲閱讀答案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閱讀答案
誰來拯救我們的湖泊閱讀答案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閱讀答案
楓葉如丹閱讀答案
用什麼點亮黑夜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