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常見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8日

  小編認為在學習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讓自己更輕鬆更有效的去考高分,這一切歸功於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接下來是小編的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學會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二、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_釐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釐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同學們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從圖形變化關係講:長方形→正方形;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稜長→正方體的體積,經老師啟發,學生分析後,學生根據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得:X=6即正方體的稜長,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三、及時總結解題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3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裡?6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7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優?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麼情況下采用嗎?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學生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鍊和發展。

  四、拓寬解題思路

  在教學中老師會經常給學生設定疑點,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多思多想,這時學生要積極思考,拓寬思路,以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如:修一條長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需幾天修完?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的關係,學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教師啟發學生,提問:“修完它的20%用5天,還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學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如果從“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啟發學生,能否用比例知識解答?學生又會想出:620%∶1-20%=5∶X設剩下的用X天修完。這樣啟發學生多思,溝通了知識間的縱橫關係,變換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五、善於質疑問難

  學啟于思,思源於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如學習“角的度量”,認識量角器時,認真觀察量角器,問自己:“我發現了什麼?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通過觀察、思考,你可能會說說:“為什麼有兩個半圓的刻度呢?”“內外兩個刻度有什麼用處?”,“只有一個刻度會不會比兩個刻度更方便量呢?”,“為什麼要有中心的一點呢?”等等,不同的學生會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狀如“V”時,你可能會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條邊與量角器零刻度線重合的辦法。學習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即增加主體意識,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創造慾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如何教小學生認識數學
以興趣點基礎教小學數學
相關知識
小學數學常見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小學生識字教學中常見的幾種方法
學生做作業的高效方法和技巧
初中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兒童數學學習方法和習慣
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常見的艾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艾灸方法推薦
常見的豐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推拿方法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