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五郎傳中考閱讀題及答案
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是中考語文備考的難點,為了幫助同學們做好考前的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杜五郎傳中考閱讀原文
潁昌陽翟縣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謂之杜五郎。所居去縣三十餘里,唯有屋兩間,其一間自居,一間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餘,即是籬門,杜生不出籬門,凡三十年矣。
黎陽尉孫軫曾往訪之,見其人頗蕭灑,自陳:“村民無所能,何為見訪?” 孫問其不出門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過也。” 指門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納涼,何謂不出門也?但無用於時,無求於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 ?”問其所以為生,曰:“昔時居邑之南,有田五十畝,與兄同耕。後兄之子娶婦,度所耕不足贍,乃以田與兄,攜妻子至此。偶有鄉人藉此屋,遂居之。唯與人擇日,又賣一藥,以俱粥,亦有時不繼。後子能耕,鄉人見憐,與田三十畝,令子耕之,尚有餘力,又為人傭耕,自此食足。鄉人貧,以醫卜自給者甚多,自食既足,不當更兼鄉人之利,自爾擇日賣藥,一切不為。”又問:“常日何所為?”曰:“端坐耳,無可為也。” 問:“頗觀書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觀書。” 問:“觀何書?”曰:“ 曾有人惠一書冊,無題號。其間多說《淨名經》,亦不知《淨名經》何書也。當時極愛其議論,今亦忘之,並書亦不知所在久矣。”
氣韻閒曠,言詞清簡,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問其子之為人,曰:“村童也。然質性甚淳厚,未嘗妄言,未嘗嬉遊,唯買鹽酪,則一至邑中,可數其行跡,以待其歸,徑行徑還,未嘗傍遊一步也。”
予時方有軍事,至夜半未臥,疲甚,與官屬閒話,軫遂及此,不覺肅然,頓忘煩勞。
杜五郎傳中考閱讀題目
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居去縣三十餘里 去:距離
B.度所耕不足贍 度:估計,推測
C.遂居之 居:住
D.徑行徑還 徑:直接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黎陽尉孫軫曾往訪之 夫晉,何厭之有
B.唯與人擇日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以醫卜自給者多 以勇氣聞於諸侯
D.未嘗傍遊一步也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杜五郎父子處世卓異的一組是
①杜生不出籬門,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與兄
③尚有餘力,又為人傭耕 ④端坐耳,無可為也
⑤唯與人擇日,又賣一藥,以俱粥 ⑥未嘗傍遊一步也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1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五郎攜家人獨處荒村,三十年沒出過家門,他遠離塵世,不問世事,是個隱逸之士,更是個有道之士。
B.杜五郎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在他人眼中十分與眾不同的行徑,杜五郎卻絲毫不認為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C.杜五郎的兒子繼承了父親恬淡清淨的性格,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人。
D.作者聽孫軫談到杜五郎的事“不覺肅然”,是因為杜生無慾無求,不受俗務煩擾,這種超脫而又悠然的心境讓他佩服。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自陳:“村民無所能,何為見訪?”***3分***
譯文:
***2***自食既足,不當更兼鄉人之利,自爾擇日賣藥,一切不為。***3分***
譯文:
***3***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2分***
譯文:
杜五郎傳中考閱讀答案
9.C***居:讓……居住。***
10.C***C項,表示“憑藉”; A項,第一個“之”為代詞,“他”;第二個“之”為賓語前置的標誌;B項,第一個“與”為介詞,“為”、“替”;第二個“與”為連詞,“和”、“同”; D項,第一個“也”為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和肯定;第二個“也”為句中語氣詞,錶停頓。***
11. A***②表現兄弟之情;③表現自力更生,屬於常人常為之事;⑤說的是他的生存方式,這也是鄉里很多人的生存方式,並沒有異常。***
12. A***杜五郎“所居去縣三十餘里”,談不上“獨處荒村,遠離塵世”,“不問世事”是對原文的誤解和誇大,他問生活之事、生產之事,只是不問國家之事、朝廷之事。***
13.***1******杜五郎***自己說:“我沒有什麼能耐,您為什麼還要來拜訪我呢?”***“村民”謙稱1分;所字結構1分;見,表示對我如何1分***
***2***既然自己能吃飽飯,就不應當再去和鄉里人爭奪利益了,從這以後,給人選擇黃道吉日和賣藥這些事我都不去做了。***既,既然1分;兼,同時獲得1分;爾,代詞1分***
***3***隆冬裡只穿著布袍草鞋,屋裡空蕩蕩的,就一張床而已。***布袍草履,名詞用作動詞1分;枵然,空蕩蕩的樣子1分***
杜五郎傳中考閱讀譯文
潁昌陽翟縣有個杜生,不知道他的名字,縣裡人只是叫他杜五郎。杜生居住的地方距離縣城三十餘里。只有兩間屋,其中一間他自己居住,另一間他兒子居住。屋前有一丈多空地,空地外緊接著就是籬門,杜生已經有三十年沒有走出籬門了。
黎陽縣尉孫軫曾去拜訪他,見他本人非常超凡脫俗,杜生自己說:“我沒有什麼能耐,您為什麼還要來拜訪呢?”孫軫問他足不出戶的原因,他笑著說:“告訴你這 話的人言過其實了。”他指著門外的一株桑樹說:“十五年前,我也曾到這株桑樹下乘涼,怎麼能說是足不出戶呢?只不過我對當世沒有什麼用處,對別人也沒有什 麼要求,恰好我又不出門而已,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孫軫***問他依靠什麼來維持生計,他回答說:“從前居住在縣城的南邊,有五十畝田地,與哥哥一同耕種。 後來哥哥的兒子娶了媳婦,我估摸所種的田地不足以供養一大家人,就把田地都給了哥哥,帶著妻子兒子來到這裡。碰巧有鄉里人把這屋子借給我,於是我就住在了 這裡。只靠替人選擇黃道吉日和賣藥來置備稠粥,但有時候也會斷炊。後來兒子長大能耕田了,鄉里人可憐我們,給了我們三十畝田地,讓兒子耕種這三十畝地,他 還有餘力,又受僱為別人耕種,我們從此就能吃飽飯了。鄉里人貧困,靠行醫算卦養活自己的人很多,既然自己能吃飽飯,就不應當再去和鄉里人爭奪利益了,從這 以後,給人選擇黃道吉日和賣藥這些事我都不去做了。”又問:“平日裡都做些什麼?”他回答說:“端正地坐著而已,沒什麼可做的。”問:“經常看書嗎?”回 答說:“二十年前也曾看過書。”問:“看的是什麼書?”回答說:“曾經有人送了本書,沒有書名,其中多處提到《淨名經》,也不知道《淨名經》是什麼書。當 時非常喜歡那本書中的議論,現在那些議論也都忘了,而且很久以前便不知道那本書放到哪兒去了。”
杜生氣韻閒適曠達,言辭簡潔,真是有道之士。隆冬裡只穿著布袍草鞋,屋裡空蕩蕩的,就一張床而已。問他兒子的為人,回答說:“鄉下孩子而已,但他的品性非 常淳厚溫和,不曾胡說,不曾嬉玩遊蕩。只有買鹽、醋等日用品時才去一次縣城,可以計算出他的行程,來等待他回家。他直接去直接回,從來不到別處遊蕩一步。”
我那時正有軍務,到半夜還未曾上床睡覺,非常疲勞,與同僚閒話時,孫軫就談到了杜生的事蹟,我不禁肅然起敬,頓時忘記了煩悶和疲勞。
向日葵謀殺案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