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中國之道閱讀答案
孝道就是報答父母的養育大恩,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特點,也是優點。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孝道中國之道》閱讀材料
①有人說“百善孝為先”,也有人認為孝道是封建糟粕,不該繼承,必須剔除。對這些說法,應從理論上給予分析。
②如何理解儒家孝道的基本精神?儒家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孝道就是報答父母的養育大恩。《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就是說,青少年時期要保護好身體,減少父母擔憂,是孝的開始。“教”字一邊就是“孝”,說明教育是從孝道開始的,對少兒教育應從孝道開始。由此看來,“百善孝為先”是對的。
③但如果把孝理解為壓倒一切善的最高道德,那就可能偏離儒家的基本精神。認為孝是最高道德,同時將孝道理解為一切都順從父母,這是後代文人將孝單向化、絕對化的結果。“五四”時期,我國一些學者批判儒家孝道,主要就是批判此類被歪曲了的孝。
④其實,《論語》《孝經》都提到“幾諫”,即當父母做了不義的事,子女要對其進行委婉的勸諫。《論語》中還有“子為父隱”的說法。“幾”與“隱”均有隱私之意,相當於家醜不可外揚。儒家也有“大義滅親”的說法,是大義高於孝的意思。義有小、中、大,小義則隱,中義則幾諫,大義則滅親,這些與孝並行不悖。
⑤對於今天我們如何盡孝道,可根據《孝經》的精神來探討。青少年時應保護好身體,珍惜生命,儘可能地幫父母做一些家務事,努力學習,為未來的發展準備條件。這是“始於事親”。成年後,不能只守在家,應出去做事。要做事,就得跟他人打交道,有上級、有同事,都要搞好關係,對長輩也應像對父母那般尊敬。這是“中於事君”。最後是“終於立身”,即孝是一輩子的事,要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為社會、為人民多做奉獻、做出貢獻,留下好的名聲,為父母爭光。
⑥從理論上了解儒家孝道並不難,難在對儒家孝道的融會貫通。可探討兩個現實的問題,如儒家講孝子“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有人問,如果父之道是壞的,也不能改嗎?父活著時不合義的行為還要“幾諫”,死後怎麼會不能改!又如《論語》上說,“父母在,不遠遊。”那麼,當今我們許多人都要出國留學,還非要等父母不在了嗎?事實上,孔子同時強調“遊必有方”,即遠遊當然是可以的,但應告訴父母到哪兒遊,以便有事時能找到我們。
⑦孫中山說:“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特點,也是優點。”在盡孝的問題上,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傳統,同時把握孝文化的要義,遵循自身情感和理性的指引,把孝文化發揚光大。
《孝道中國之道》閱讀題目
25、作者在選文第②段中闡明的主要觀點是什麼?***3分***
26、選出下列名言中最適合充當第○4段論據的一項*** ******3分***
A. 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後漢書》
B.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
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D.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經》
27、閱讀選文第⑤段,簡要回答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盡孝道。***3分***
28、選文第⑥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闡明瞭什麼道理?***3分***
29、中國古代孝道中有跪拜的習俗,當今社會有沒有必要繼續提倡?談談你的看法。***3分***
《孝道中國之道》閱讀答案
25、“百善孝為先”是對的。
26、B
27、“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28、舉例論證***1分***,闡明瞭對儒家孝道應融會貫通的道理***2分***。
29、示例:有的地方給老人祝壽時,晚輩給老人跪拜,也很自然,沒有人覺得不合適。這屬於各民族的風俗,會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各民族也會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因此不必按某種模式搞一刀切。
青春勵志徵文比賽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