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本科論文範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當代中國新聞學從1978年結束時處於“非科學的邊緣”,到1997年被確立為獨立的二級學科,完成了跳躍式的學科發展,學科體系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可謂神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聞學本科論文,供大家參考。

  新聞學本科論文範文一: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管理論文

  一、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時代,以智慧手機和移動互聯技術為標誌的移動網際網路,實現了人和人之間跨時空的即時交流。大學生對手機媒體的依賴已經遠遠超出了對親人、朋友的依賴,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已經發生了的人的異化。海量的資訊裹挾著我們,承載多樣化資訊的媒體“掌控”著我們。

  1、表面和諧的大學課堂

  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目前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正在加深,他們的學習、生活、娛樂、購物等所有的生活都在手機上完成。大學的課堂上不再出現學生竊竊私語或大聲喧譁等擾亂課堂的行為,靜悄悄的課堂上只有老師一個人的聲音在教室裡迴盪,師生互動的場景在這表面和諧的大學課堂裡絕少出現。學生們沉溺在移動網際網路絡的虛擬世界裡無法自拔已經是現代大學課堂的一個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在高校新聞學專業課程的課堂上屢見不鮮,學生在課堂上貌合神離的狀態,令老師們頭痛,學生管理方面也顯得束手無策。

  2、充滿危險的人際交往

  隨著手機上網在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中越來越普及。大學生中也盛行虛擬交往,交往物件也是多元的,既包括現實世界中與自己具有血緣、親緣、同鄉、同學、同事等關係的特定人群,也包括各種陌生人。他們會因為網路世界中的某些共同關注的話題而結識社會上不同階層和身份的人。這就給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新媒體時代,虛擬人際交往中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分享”心理濃厚,他們熱衷於依靠即時地理位置資訊交友的移動應用,個人地理位置能輕易被定位,讓虛擬社交的人有了更真實的體驗,但這種真實性也可能導致現實人際交往的潛在風險。

  3、真假難辨的就業渠道

  在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可以通過手機上網瀏覽資訊,釋出資訊,這種自由度很大、門檻很低的資訊傳播環境極大地喚醒了人們的自我表現欲,表達欲,同時也帶來了網上資訊真假不分的問題。面對網際網路上海量的招聘資訊,高校新聞學專業的畢業生,顯得既欣喜又無奈。網上關於就業招聘資訊數量龐大,但魚龍混雜,很難辨別真假。

  二、改善的新舉措

  新媒體時代,手機上網受到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的熱捧,他們的學習、生活、就業都與移動網際網路絡緊密聯絡在一起,在這個虛擬生存與現實生存界限日漸模糊的時代,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體,融入學生的虛擬交往圈,為現實的學生管理工作服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建立師生互動交流的網路平臺

  新媒體環境下,隨著手機上網的盛行,媒介對生活的介入和滲透可謂是無孔不入。在這個人人上網,處處分享的年代,教師可以通過手機QQ、微信等進入學生們的虛擬人際交往圈,傾聽他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關注他們的生活,以此加深對學生的瞭解,為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提供現實依據。

  2、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

  新媒體為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種更加便捷的溝通方式,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絡中的社交平臺,教師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如今的大學生已經不再是天之驕子,他們要為考證、考級發愁,為畢業就業發愁,社會的快速發展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情況下,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部門要把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作為重點工作,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邀請心理學專業的教師在大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心理健康輔導。針對個別突發事件,要進行恰當的心理干預,疏導學生中的不良情緒。此外,學校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調查,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時作出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把不良心理和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

  3、幫助學生篩選甄別網上就業資訊

  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畢業求職基本上以網路應聘為主,網上招聘資訊的真偽辨別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新聞專業學生的管理部門可以聯合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幫助畢業生篩選、甄別真實可靠的招聘資訊。首先是藉助計算機技術對網上招聘資訊中的重複資訊進行剔除,然後藉助搜尋引擎,篩選真實的招聘資訊可以搜尋招聘單位的真偽,然後按照學校本身的發展水平即所開設的專業篩選出與本校畢業生相關的用人單位,這樣經過了就業指導中層層把關,篩選出來的招聘資訊再經由高校新聞學專業相關院系的學生管理人員,及時地釋出到學生的移動社交網路平臺QQ群、微信圈等,學生通過手機即可及時獲取自己感興趣的招聘資訊,避免學生自行瀏覽網路的盲目性,也消除了虛假招聘資訊、傳銷組織欺騙到學生的隱患。

  4、線上交流與線下溝通相結合

  新媒體時代,學生和教師都比較偏愛虛擬人際交往,通過手機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老師和學生既可以克服面對面交流的拘束感,又可以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是一種最經濟的人際溝通。但是線上溝通畢竟是一種虛擬化的人際交流,少了面對面時的豐富表情、動作等,交流的真誠度大大降低,交流內容的真實性也值得商榷。學校要加強對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的管控,老師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必不可少,只有在師生雙方面對面坐下來的時候,老師才能認識一個更加真實的學生。當然了,線上虛擬化的交流,尤其是移動社交平臺的“關注”、“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親近感,教師可以瞭解學生的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最新變動,為師生之間的面對面交流打好基礎。

  三、結語

  新媒體時代,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業等重要事宜都與移動網際網路息息相關。他們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獲取學習資料,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購物、休閒,通過移動網際網路上的招聘資訊求職就業,他們的生存高度虛擬化了。這種虛擬化的生存狀態對於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方便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無限制”溝通,有利於老師對學生的管控;另一方面,虛擬交往中資訊真偽的不確定,也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難度。新媒介技術的發展已經不允許我們迴避它的存在,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管理者必須著力加強師生間的移動互聯,密切師生關係,以期為干預和指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加強新聞學專業學生管理提供依據和工具,最終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新聞學本科論文範文二:廣播電視新聞學的教學方式研究

  對於學生來說,通過課堂所學習的採訪技能以及寫作方法等並沒有很好進行應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也只是死記硬背課本上或者是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採訪技能及寫作方法實際的工作中不能運用自如,新聞採寫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體現。我們知道,新聞學也是一門實踐應用極強的學科,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強調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新聞人才的培養必須與就業市場接軌,而事實上現在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人才並不多。學不能致用,教育則無意義。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教學與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總結歸納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思路:

  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體驗式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教學組織和設計都過於被動,具體的教學沒有達到實效性教學這一目的,因此教學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的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而學生則處於被動的地位,這種灌輸式的教學一般都是老師來進行事先安排,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課,學生埋頭苦記筆記。新聞學的課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進行的結果就是學生除了記住了筆記,沒能激發他們對新聞的興趣,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所以我們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就要轉變以往這種被動式的教學,進而變為積極主動的教學,確定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不斷的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教學改革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於廣播電視新聞學的教學來說,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從抄筆記的怪圈中走出來,轉動他們的大腦,活躍他們的思維,課堂的設計和組織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廣泛的參與進來,讓他們在課堂上就體驗新聞實踐的樂趣,從而培養他們的能力。以筆者在新聞採訪課中的知識點新聞線索的教學為例。在我們進行教學之前,或者是課堂的前十分鐘,我們也就可以講解基本理論新聞線索的基本含義及如何尋找新聞線索。在瞭解了這些基本的要求之後,我們也就要讓學生知曉新聞線索是記者經過大量的反覆的調查和思考所獲得的,從中發現有傳播價值的事實。對於課程時間的把握,一定要巧妙的進行設計,其中課堂剩餘的三十分鐘讓學生走出教室,規定他們在第二節課上課之前回到教室,每個同學都需要寫出1-3條在三十分鐘內發現的新聞線索。不斷的變革以往的教學模式也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這樣一來也可以讓學生覺得這種方式很新鮮,都很願意嘗試。在三十分鐘過後,我們也就可以讓他們陸續回到教室,各自分享自己找到線索。其中有的根據觀察找到線索,比如關注學校的展板,瞭解到最近學校會開展哪些活動,可以跟進報道。當然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出去尋找線索,進行採訪,這樣也給予了學生較大的發揮空間。讓學生去團委瞭解學校的優秀學生代表情況,可以做人物專訪。還有的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找到線索,有學生通過網路瞭解到蔬菜漲價的資訊,從而找到探尋食堂飯菜價為何穩定的新聞線索。之後老師需要對同學們的找到的線索進行點評,分析利弊。還提示大家,其實同學們今天的這堂新聞課本身也是一條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學生實踐討論加老師點評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同時,學生在體驗中的經驗獲得必定大於老師的照本宣科的內容重要。

  改革課程設定,提升學生綜合競爭力

  在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和改革的過程中,相關的專家也指出目前世界範圍內新聞教育課程體系從課程類別上分為三大類別,其中主要包括應試性教育、新聞學科以外的基礎知識教育、新聞的專業教育。一般來說,應試性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儲備等,其中新聞學專業的教學重在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重點培養學生新聞從業能力的核心教育體系。對於應用型大學的廣電新聞專業而言,新聞專業教育是最重要的。新聞學者Glennmott認為,新聞作為一種技藝永遠不會被替代。對於不被替代,其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掌握新聞傳播的主要技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在課程設定上加大新聞專業課程的數量,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很好的應用,這樣也就可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專業學習掌握新聞傳播技能。應試性教育是必須的,但在課程設定中應該把握好度。比如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適應中國的新聞傳播制度,適應中國的新聞實踐。從思想上對我國的新聞傳播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和認識。但是這類課程普遍理論性較強,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有限。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具體課程的設定上要更加科學化,其中對於相同類的課程設定以及門數是不宜過多的,要有選擇的進行選擇。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變革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方式,儘量的使其多樣化,比如電影觀摩,課堂討論等。新聞學科以外的基礎知識教育對於今天全媒體時代的新聞教育而言,是尤其應該受到關注的。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廣電新聞專業的課程設定都有一些基礎知識教育體系的體現,但是還僅僅的限於文學、廣告學、祕書學等新聞傳播學相關性較強的學科。從當下新聞人才的需求情況來看,財經類、法律類、科技類等型別的記者需求缺口更大。因為很多新聞院系畢業的學生缺乏其他專業的基礎知識,無法進行準確深入的專業新聞報道。由此可見,課程設定中可以適當設定跨學科跨專業的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其他專業的基礎知識,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減少自己實踐中的知識缺角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競爭力。

  加強教學考核機制的創新和改革,進而激發學生創造力

  在整個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當中,除了基本的課堂教學,在教學的管理和考核上也要重視起來,積極做好相關的教學考核與管理,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其中,積極做好考試型別分析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這方面我們知道閉卷考試是最為傳統的考試型別,而隨著當前教學的改革,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進行考核機制的改革,加強考核機制的創新和改革就要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例如對於應用型大學來說,我們從人才培養的目標進行全面分析,其中改革的必要性更為明顯。一般來說,加強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具有更加開放的考核機制,這就要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狀態。進行考核機制的改革也是對管理模式的一種重要推動,因為考核的改變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著我們的教學管理做出相應的改變。從考核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需要記憶的考核內容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比重應該傾向於實踐能力的考核。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筆者提出如下的課程考核標準:出勤和課堂參與佔10%,兩次平時課外實踐作業佔20%,期末理論考試佔30%,期末實踐作業佔40%。與此同時可以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佔據著主導的地位,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接受,這樣是不利於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的。所以,在實現教學與考核的一體化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學生對實物操作,是掌握原理和技能的紐帶。在教師直接指導下,學生通過實操,在掌握基本理論以及原理的同時,也能夠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歸納,是一體化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實操驗證的原理和掌握的技能,必須通過歸納才能系統化和牢固化,實現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真正目的。在期末理論考試的題型需要設定為開放式或者討論式的,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專業領域中的問題。期末的實踐作業由學生自主組成團隊完成,從策劃到作業成品,需要團隊的分工協作,並將作品在最後一堂課上進行展示。學生將整學期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積累的實踐經驗運用到最後的新聞作品中,鍛鍊他們創作的能力。

  結語

  總之,隨著當前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探討和創新。對於應用型大學來說,強調專業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針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應該順應新聞傳播領域發展的規律,抓住該職業領域的實踐性特徵進行教學和課程設定。所在最後總結起來即是:首先必須根據業界的需求,明確新聞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有理論基礎並且能夠熟練運用專業技能進行操作的人才,具體來說,我們要將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學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當然,在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需要根據時代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相關需要探索改革教學模式,將死板的講授變為充滿樂趣的體驗嘗試,激發學生對職業的興成新聞作品作為他們考核的主要方式,改變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的現狀。只有實踐能力的充分展現,才能獲得較高的分數。通過以上的相關分析筆者認為,只有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解決應用型大學中廣電新聞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學不能致用的問題。


新聞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新聞編輯論文
相關知識
新聞學本科論文範例
電視新聞學本科論文範例
新聞學畢業論文範例
新聞學畢業論文範本
會計監管學本科論文範文
新聞學畢業論文範文
藥學本科論文範文
會計制度學本科論文範文
會計制度學本科論文範文
自考新聞傳播學本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