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國現當代偵探小說的敘事模式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論文關鍵詞】偵探小說 模式 發展
【論文摘 要】偵探小說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基本定型的敘述模式:一起凶殺案發生了,許多人受到懷疑,除凶手之外,其他都被排除,結局是凶手被繩之以法或死去。這類定義讓偵探小說定位於旨在使讀者得到消遣的通俗文學之列。但其實隨之社會各方面得發展變化,偵探小說的故事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因此,使得處於文學邊緣的中國偵探小說漸漸的有了獨特的文學價值。
20世紀之前,在中國偵探小說創作的領域內,從理論的建樹到作品的創作幾乎是一片空白,然而,隨著近現代和當代社會,這樣一個充滿了政治文化思想鉅變的時代,偵探小說的數量和質量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 傳統模式
1.1 仇殺情殺圖財害命搶劫為主題
這個主題是中國偵探小說最為傳統的敘事模式,他所描述的故事情節一般都是圍繞這個主題開始的案發--偵察--推理--破案這樣的傳統模式。一開始就破案了,把幾個嫌疑人叫到公安局從案發經過說起,從而懷疑每個人都是凶手,然後一個個推理排除,最後找出真凶,把案件的本質歸根於這個主題當中。比如孫了紅的《藍色響尾蛇》、《血紙人》等。
1.2 反特防奸與警察故事為主題
除了傳統的仇殺、情殺、圖財害命,反特防奸為主題的題材也是偵探小說的特定時代背景的傳統模式,如《雙鈴馬蹄表》、《無鈴的馬幫》、《深夜來客》等,許多作品還被改編成電影,一時家喻戶曉。這些作品的模式大都是我方截獲敵特情報,得知敵方將要獲取某一機要檔案,或在某一重大時刻如國慶、重要地點如廣場、工廠、鐵路、橋樑製造爆炸,然後展開偵查,最後將派遣的、潛伏的與變節的一望打盡。這些作品的內容從故事模式來看還是線索單一,但因為特定的時代背景,讓當時人們在苦悶的生活中有了宣洩。這種“抓特務”套路必然導致人物臉譜化,很難有藝術上的創新,而且剝奪了讀者在閱讀偵探小說中與偵探一起尋找罪犯的樂趣。久之,很難再吸引讀者的視線。
2 法制過渡的模式
2.1 反走私反毒品
在新時期最初的幾年裡,有兩部發表較早的作品能夠說明偵探小說作家們這種敏銳的藝術感受力示一部是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計紅緒的《九馬疑蹤》,另一部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藍盾小說集》中樑曉喻的《黑夜,潛伏著危險》。長篇小說《九馬疑蹤》。反映國際刑警組織活動情況的作品,國外已寫得很多,但作者在1979年收集創作素材時,國內很少有這類題材的作品,於是便寫了這部長篇。《黑夜,潛伏著危險》與《九馬疑蹤》有相似的問世經歷。小說描寫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毒品走私的鬥爭。那時候中國大陸上還沒有毒品的大面積危害,反毒鬥爭只是中國警方與假道我國的境外販毒分子的較量。樑曉喻迅捷地捕捉到了時代生活新的律動,大膽走進新的題材領域,為後來反毒品題材的偵探小說大量湧現做了開山的工作。
2.2 反腐,改革開放經濟領域的反犯罪鬥爭
表現改革開放經濟領域的反犯罪鬥爭,是新時期偵探小說的又一個新的熱點題材,藍瑪的《地獄的敲門聲》就是一部代表作品。小說描寫老偵查員桑楚來到K布,在偵查賓館女屍案時與一樁懸而未破的科學宮倒塌案遭遇。該市人民談虎色變的“二十八兄弟會”的四個頭目同時落網,牽扯到他們犯罪事實的檔案卻變成了一堆白紙,原來,承建科學宮的“二十八兄弟會”後面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受賄者,作為副市長,此人對下一個近億元的工程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桑楚巧撥迷霧使案件大白,那個身居高位、披著共產黨員的外衣、靈魂卻被金錢收買了的敗類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這部小說社會批判的尖銳程度,不僅在偵探小說,就是在其他種類的小說中也是少見的。反腐敗的鬥爭也必然要反映到偵探小說裡來,王瑞玉的《衙內公司案》就是這一題材領域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 偵探與推理相結合的模式
3.1 心理懸疑小說
比如蔡駿,他打出的旗號就是“心理懸疑小說”。這是一位年輕的才華橫滋的作家,他
的作品同樣吸取了經典偵探與推理小說的精華,但呈現方式完全變了,他對恐怖場景與氛圍的營造,對奇異情節的設計,對人物的刻畫,連同詩意的帶有華麗色彩與傷感氣息的語言都使其作品有一種罄粟一樣的吸引力。他的所謂心理懸疑指的就是其對人性、人的心理與慾望的開掘上,而並不是如心理分析式的表達,懸疑是其外觀,心理是其內在的推動與懸疑的最終指向。如果說蔡駿在懸疑在心理,那麼朱輝的懸疑就在社會,他的長篇新作《天知道》是社會懸疑的典型。這是一部關於當代人精神困頓和道德突圍的長篇小說,小說從一個平常家庭被悄然侵蝕入手,通過故事情節的推動,逐步展現主人公祁天、他的妻子楊芳、妻子的情人孟達以及艾滋病研究專家周長、女間謀張穎的心理世界。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的精神指向逐步由維護家庭,追尋情感,朝著固守自尊和拯救社會方面發展。在這部小說裡,人物都是有“病”的,社會也進而是有“病”的,對艾滋病藥物的研製具有著象徵意義,是對人類的醫治和拯救。這是小說的內涵所在,小說伴隨著一個作案和反作案的偵探推理型“外殼”,普察李天羽通過推理分析和巧設陷阱,直到最後用浦謊來擊潰祁天的心理防線,使案件真相大白。但是,朱輝的這部小說與那種遮蔽了人物的心理,也少有社會背景的展現的偵探推理小說不同,他看重的是人物的性格和內心衝突,環環相扣的情節只是人物行動的鏈條,它指向的是人的道德底線。
3.2 科幻偵探小說
新時期以來,偵探小說在文體的創新已經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其中尤其引人矚目的,是科普科幻偵探小說和紀實偵探小說的創作成績。科學幻想小說在中國並不是一個新的小說文體,早在止四卜年代就有人嘗試著寫作了,但科學幻想小說與偵探小說結合並把這種結合推上一個新的藝術層次,卻是新時期以來才出現的,‘臼的代表作家是葉永烈。葉永烈創作的金明系列偵探小說的一個共同特徵是通篇都充滿了科學知識和科學幻想的魅力。《深山黑影》寫一對生物學家在年代不幸的遭遇,婁山被迫藏身鬼山與世隔絕,起初人們以為鬼山出了野人或天外來客,在金明富有科學知識的偵查和推理下,這對生物學家才喜獲重逢。小說用大量篇幅介紹科學知識:蚊子的生活習性、製作跳蚤標本的方法、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和密碼的奧祕。小說還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從生物學和物理學原理引發的科學幻想:金明發明瞭一種科學制作的變色衣,它“薄如蟬翼,卻非常堅牢”,最有趣的是,它可以隨著身邊物體的顏色改變衣服的顏色,公安人員穿上它,便於隱蔽,以觀察敵人動靜;物理爭家婁瑛瑜利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距離理論發明出“穿壁衣”,穿上它可以像勞山道士那樣穿牆而過。這一切,構成了一個奇瑰的剎學知識和料學幻想的世界,它與金明偵破案情、同樣富有奇瑰色彩的經歷相映成輝,使小說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
3.3 兒童題材的小說
新時期偵探小說除出現了反走私、反毒品、反經濟領域犯罪、反腐敗這些新的題材以外,小說題材進一步向廣度開掘的態勢依然活躍,其中,兒童題材的偵探小說越來越受到關注。這種傾向,不管是在西方偵探小說還是在日本偵探小說中都是沒有過的。它的產生,與我們國家提倡為兒童寫作、扶植兒童文學的現行政策有直接的關係,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學的特色。兒童題材的偵探小說大致有兩種型別:一是以兒童作為讀者物件,小說充滿兒童情趣,但偵探還是成人;另一種則是由兒童來充當偵探了。葉永烈的金明系列偵探小說中有一些篇章就屬於兒童題材。《歸魂》屬於前一類,小說雖然寫的是一個成人的故事,卻有著許多兒童生活的內容。圍繞著陸浩的孫子小陸子的那些充滿兒童情趣的情節無疑具有兒童文學的特點。葉永烈的《小偵探》、邱一中、潘文昭的《雞場奇案》屬於第二種型別的兒童題材偵探小說。《小偵探》由幾十個短篇組成,都是小靈通幫助偵探處長金明叔叔破案的。《雞場奇案》寫了一三歲的中學生杜探奇來到在雞場工作的爸爸媽媽身邊過暑假,一系列可疑的情況引起了他的興趣,他也參與了破案工作,並且用自己發明的微型電視發射機抓住了間諜。這兩種型別的兒童題材偵探小說都具有科學幻想的色彩,由少年兒童充當的偵探也都是在成人偵探的指導下進行活動的,所以這類題材還有待於近一步開發。
3.4 紀真實模式的小說
紀實偵擇小說的創作勢頭目前尚不猛烈,但也有一些作品顯露出了這類小說特有的力。
郝東輝所著《日一日暗殺計劃》百花出版社出版表現的是一件發生在新中國剛剛建立時的史實,這件史實曾引起世界性的轟動。一群國際間諜在遼瀋戰役之後便預謀暗殺毛澤東,企圖用暗殺手段阻撓解放大軍,阻擋歷史的車輪前進。我公安人員及時地獲取了這一情報,派出華劍打入間諜集團內部,一舉搗毀了這個間諜集團。紀實偵探小說既具有偵探小說撲朔迷離的奇瑰魅力,又具有如實記錄事件的可信性,這兩者的結合,更增添了小說的可讀性。同時,現代社會是資訊社會,一件重大事件的出現往往會成為眾多讀者關注的熱點。這種讀者的視線可以通過現代傳媒迅速聚焦的現象,為紀實偵探小說的生長提供最富饒的土壤。預料紀實偵探小說這種新的文體會得到更多的作家和讀者的垂青。
我國偵探小說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絡,構建了自身特定的題材型別。目前,我國新時期偵探小說在開放、多元的文學領域裡,成就較大。
參考文獻:
[1] 杜元明、張學敏:《中國公安文學作品選講》,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
[2] 曹正文:《世界偵探小說史略》,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11月
[3] 任翔:《文學的另一道風景—偵探小說史論》,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1月。
[4] 陳平原、夏曉虹:《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淺析中國現當代文學詩歌教學的育人價值
中國現當代文學論文
【論文摘 要】偵探小說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基本定型的敘述模式:一起凶殺案發生了,許多人受到懷疑,除凶手之外,其他都被排除,結局是凶手被繩之以法或死去。這類定義讓偵探小說定位於旨在使讀者得到消遣的通俗文學之列。但其實隨之社會各方面得發展變化,偵探小說的故事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因此,使得處於文學邊緣的中國偵探小說漸漸的有了獨特的文學價值。
20世紀之前,在中國偵探小說創作的領域內,從理論的建樹到作品的創作幾乎是一片空白,然而,隨著近現代和當代社會,這樣一個充滿了政治文化思想鉅變的時代,偵探小說的數量和質量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1 仇殺情殺圖財害命搶劫為主題
這個主題是中國偵探小說最為傳統的敘事模式,他所描述的故事情節一般都是圍繞這個主題開始的案發--偵察--推理--破案這樣的傳統模式。一開始就破案了,把幾個嫌疑人叫到公安局從案發經過說起,從而懷疑每個人都是凶手,然後一個個推理排除,最後找出真凶,把案件的本質歸根於這個主題當中。比如孫了紅的《藍色響尾蛇》、《血紙人》等。
1.2 反特防奸與警察故事為主題
除了傳統的仇殺、情殺、圖財害命,反特防奸為主題的題材也是偵探小說的特定時代背景的傳統模式,如《雙鈴馬蹄表》、《無鈴的馬幫》、《深夜來客》等,許多作品還被改編成電影,一時家喻戶曉。這些作品的模式大都是我方截獲敵特情報,得知敵方將要獲取某一機要檔案,或在某一重大時刻如國慶、重要地點如廣場、工廠、鐵路、橋樑製造爆炸,然後展開偵查,最後將派遣的、潛伏的與變節的一望打盡。這些作品的內容從故事模式來看還是線索單一,但因為特定的時代背景,讓當時人們在苦悶的生活中有了宣洩。這種“抓特務”套路必然導致人物臉譜化,很難有藝術上的創新,而且剝奪了讀者在閱讀偵探小說中與偵探一起尋找罪犯的樂趣。久之,很難再吸引讀者的視線。
2.1 反走私反毒品
在新時期最初的幾年裡,有兩部發表較早的作品能夠說明偵探小說作家們這種敏銳的藝術感受力示一部是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計紅緒的《九馬疑蹤》,另一部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藍盾小說集》中樑曉喻的《黑夜,潛伏著危險》。長篇小說《九馬疑蹤》。反映國際刑警組織活動情況的作品,國外已寫得很多,但作者在1979年收集創作素材時,國內很少有這類題材的作品,於是便寫了這部長篇。《黑夜,潛伏著危險》與《九馬疑蹤》有相似的問世經歷。小說描寫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毒品走私的鬥爭。那時候中國大陸上還沒有毒品的大面積危害,反毒鬥爭只是中國警方與假道我國的境外販毒分子的較量。樑曉喻迅捷地捕捉到了時代生活新的律動,大膽走進新的題材領域,為後來反毒品題材的偵探小說大量湧現做了開山的工作。
2.2 反腐,改革開放經濟領域的反犯罪鬥爭
表現改革開放經濟領域的反犯罪鬥爭,是新時期偵探小說的又一個新的熱點題材,藍瑪的《地獄的敲門聲》就是一部代表作品。小說描寫老偵查員桑楚來到K布,在偵查賓館女屍案時與一樁懸而未破的科學宮倒塌案遭遇。該市人民談虎色變的“二十八兄弟會”的四個頭目同時落網,牽扯到他們犯罪事實的檔案卻變成了一堆白紙,原來,承建科學宮的“二十八兄弟會”後面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受賄者,作為副市長,此人對下一個近億元的工程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桑楚巧撥迷霧使案件大白,那個身居高位、披著共產黨員的外衣、靈魂卻被金錢收買了的敗類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這部小說社會批判的尖銳程度,不僅在偵探小說,就是在其他種類的小說中也是少見的。反腐敗的鬥爭也必然要反映到偵探小說裡來,王瑞玉的《衙內公司案》就是這一題材領域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 偵探與推理相結合的模式
3.1 心理懸疑小說
比如蔡駿,他打出的旗號就是“心理懸疑小說”。這是一位年輕的才華橫滋的作家,他
的作品同樣吸取了經典偵探與推理小說的精華,但呈現方式完全變了,他對恐怖場景與氛圍的營造,對奇異情節的設計,對人物的刻畫,連同詩意的帶有華麗色彩與傷感氣息的語言都使其作品有一種罄粟一樣的吸引力。他的所謂心理懸疑指的就是其對人性、人的心理與慾望的開掘上,而並不是如心理分析式的表達,懸疑是其外觀,心理是其內在的推動與懸疑的最終指向。如果說蔡駿在懸疑在心理,那麼朱輝的懸疑就在社會,他的長篇新作《天知道》是社會懸疑的典型。這是一部關於當代人精神困頓和道德突圍的長篇小說,小說從一個平常家庭被悄然侵蝕入手,通過故事情節的推動,逐步展現主人公祁天、他的妻子楊芳、妻子的情人孟達以及艾滋病研究專家周長、女間謀張穎的心理世界。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的精神指向逐步由維護家庭,追尋情感,朝著固守自尊和拯救社會方面發展。在這部小說裡,人物都是有“病”的,社會也進而是有“病”的,對艾滋病藥物的研製具有著象徵意義,是對人類的醫治和拯救。這是小說的內涵所在,小說伴隨著一個作案和反作案的偵探推理型“外殼”,普察李天羽通過推理分析和巧設陷阱,直到最後用浦謊來擊潰祁天的心理防線,使案件真相大白。但是,朱輝的這部小說與那種遮蔽了人物的心理,也少有社會背景的展現的偵探推理小說不同,他看重的是人物的性格和內心衝突,環環相扣的情節只是人物行動的鏈條,它指向的是人的道德底線。
3.2 科幻偵探小說
新時期以來,偵探小說在文體的創新已經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其中尤其引人矚目的,是科普科幻偵探小說和紀實偵探小說的創作成績。科學幻想小說在中國並不是一個新的小說文體,早在止四卜年代就有人嘗試著寫作了,但科學幻想小說與偵探小說結合並把這種結合推上一個新的藝術層次,卻是新時期以來才出現的,‘臼的代表作家是葉永烈。葉永烈創作的金明系列偵探小說的一個共同特徵是通篇都充滿了科學知識和科學幻想的魅力。《深山黑影》寫一對生物學家在年代不幸的遭遇,婁山被迫藏身鬼山與世隔絕,起初人們以為鬼山出了野人或天外來客,在金明富有科學知識的偵查和推理下,這對生物學家才喜獲重逢。小說用大量篇幅介紹科學知識:蚊子的生活習性、製作跳蚤標本的方法、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和密碼的奧祕。小說還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從生物學和物理學原理引發的科學幻想:金明發明瞭一種科學制作的變色衣,它“薄如蟬翼,卻非常堅牢”,最有趣的是,它可以隨著身邊物體的顏色改變衣服的顏色,公安人員穿上它,便於隱蔽,以觀察敵人動靜;物理爭家婁瑛瑜利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距離理論發明出“穿壁衣”,穿上它可以像勞山道士那樣穿牆而過。這一切,構成了一個奇瑰的剎學知識和料學幻想的世界,它與金明偵破案情、同樣富有奇瑰色彩的經歷相映成輝,使小說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
3.3 兒童題材的小說
新時期偵探小說除出現了反走私、反毒品、反經濟領域犯罪、反腐敗這些新的題材以外,小說題材進一步向廣度開掘的態勢依然活躍,其中,兒童題材的偵探小說越來越受到關注。這種傾向,不管是在西方偵探小說還是在日本偵探小說中都是沒有過的。它的產生,與我們國家提倡為兒童寫作、扶植兒童文學的現行政策有直接的關係,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學的特色。兒童題材的偵探小說大致有兩種型別:一是以兒童作為讀者物件,小說充滿兒童情趣,但偵探還是成人;另一種則是由兒童來充當偵探了。葉永烈的金明系列偵探小說中有一些篇章就屬於兒童題材。《歸魂》屬於前一類,小說雖然寫的是一個成人的故事,卻有著許多兒童生活的內容。圍繞著陸浩的孫子小陸子的那些充滿兒童情趣的情節無疑具有兒童文學的特點。葉永烈的《小偵探》、邱一中、潘文昭的《雞場奇案》屬於第二種型別的兒童題材偵探小說。《小偵探》由幾十個短篇組成,都是小靈通幫助偵探處長金明叔叔破案的。《雞場奇案》寫了一三歲的中學生杜探奇來到在雞場工作的爸爸媽媽身邊過暑假,一系列可疑的情況引起了他的興趣,他也參與了破案工作,並且用自己發明的微型電視發射機抓住了間諜。這兩種型別的兒童題材偵探小說都具有科學幻想的色彩,由少年兒童充當的偵探也都是在成人偵探的指導下進行活動的,所以這類題材還有待於近一步開發。
3.4 紀真實模式的小說
紀實偵擇小說的創作勢頭目前尚不猛烈,但也有一些作品顯露出了這類小說特有的力。
郝東輝所著《日一日暗殺計劃》百花出版社出版表現的是一件發生在新中國剛剛建立時的史實,這件史實曾引起世界性的轟動。一群國際間諜在遼瀋戰役之後便預謀暗殺毛澤東,企圖用暗殺手段阻撓解放大軍,阻擋歷史的車輪前進。我公安人員及時地獲取了這一情報,派出華劍打入間諜集團內部,一舉搗毀了這個間諜集團。紀實偵探小說既具有偵探小說撲朔迷離的奇瑰魅力,又具有如實記錄事件的可信性,這兩者的結合,更增添了小說的可讀性。同時,現代社會是資訊社會,一件重大事件的出現往往會成為眾多讀者關注的熱點。這種讀者的視線可以通過現代傳媒迅速聚焦的現象,為紀實偵探小說的生長提供最富饒的土壤。預料紀實偵探小說這種新的文體會得到更多的作家和讀者的垂青。
我國偵探小說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絡,構建了自身特定的題材型別。目前,我國新時期偵探小說在開放、多元的文學領域裡,成就較大。
參考文獻:
[1] 杜元明、張學敏:《中國公安文學作品選講》,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
[2] 曹正文:《世界偵探小說史略》,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11月
[3] 任翔:《文學的另一道風景—偵探小說史論》,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1月。
[4] 陳平原、夏曉虹:《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中國現當代文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