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道德經》把中華民族的民族性通過《周易》、通過昇華,以貴“柔”為核心,創造了完整的理想體系。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十七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十七章》

  作者:李耳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第十七章》註釋: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統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統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閒自在的樣子。

  4、貴言:指不輕易發號施令。

  5、自然:自己本來就如此。

  《道德經·第十七章》翻譯: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閒。他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道德經·第十七章》解讀:

  老子在全書中第一次描畫了他的理想國政治藍圖。第一句四個層次的劃分,不是從古到今的時代或時間順序,而是指為治理好壞的統治狀況。在老子的觀念上,理想的“聖人”是要“處無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一如處“太上”之世,體“玄德”之君,能夠“生之畜之”。在《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五老人擊壤於道,觀者嘆曰:大哉堯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種生動的畫面,可以說是對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圖解。

  在本章中,老子把這種理想的政治情境,與儒家主張實行的“德治”、法家主張實行的“法治”相對比,將其等而下之。實行“德治”,老百姓覺得統治者可以親信,而且稱讚他,這當不錯,但還是次於“無為而治”者。實行“法治”的統治者,用嚴刑峻法來鎮壓人民,實行殘暴擾民政策,這就是統治者誠信不足的表現,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懼他。

  老子強烈反對這種“法治”政策,而對於“德治”,老子認為這已經是多事的徵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過於統治者“貴言”,從不輕易發號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無事,以至於人民根本不知道統治者是誰。當然,這種美治在當時並不存在,只是老子的“烏托邦”式幻想。

道德經第二十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譯
相關知識
道德經第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五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一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