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讀後感是什麼?我們真的懂嗎?不妨來好好認識一下,方便日後寫作。

  什麼是讀後感?

  讀了文章、書籍,把自己的體會、 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後感。它是 小學中高年級必需學習和掌握的 應用文之一。 寫“讀後感”五步法: 一是“讀”,二是“引”, 三是“議”。四是“聯”, 五是“結”。 先要讀懂原作,這是前提和基礎, 因“感”是由讀而生。只有深入細緻地 讀懂原文,深刻體會其精神實質,才能 準確把握其中心,獲得真切的體會。寫 讀後感時要說明“讀”的是哪一本書, 哪一篇文章,哪一首詩乃至哪一篇材料。

  點明瞭這些內容,才會讓人明白你寫的 感想是因何而發的。 引述原作。它要求簡明扼要,概 括原文中心,引出某一點或一個警句。

  引述的內容要有選擇,要有針對性, 要根據自己擬題角度而定。內容要概 括,萬萬不可照抄照搬原文,造成敘 多於議,喧賓奪主,“頭重腳輕”。 議論、點明自己的觀點。抓 住原作中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感 想,用鮮明、準確的表述方式點 明自己的看法,文字要少而精。

  觀點提出後,再圍繞自己的觀點 組織材料。 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說理。這 是讀後感的重點部分,也是能否成 功的關鍵所在。它把自己的感想、 看法和主張闡述得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在這一過程中,可旁徵博引, 講明道理;可聯絡實際,有針對性 的展開議論。 講 結就是結論。結論一般 在文尾,即歸納結論性的意 見,強調某一重點,發出號 召。這個結論既可以是批評 式,又可是勸勉式,還可是 鼓動式,視行文內容而定。

  延伸閱讀:如何讓孩子做好讀書筆記?

  一開始,我們不要定的要求這麼難。你只要記下書的名字和作者就可以了。這個很容易實現,孩子就可能會去做。等他年齡大一些,你再給他增加一些要求,你從一本書裡面找出三個好詞,或者一個好句子,摘抄下來。年齡大一些,你再給他增加一些要求,你從一本書裡面找出三個好詞,或者一個好句子,摘抄下來。再接下來大一些,你可以說,你可不可以寫一句話的感受?就是這樣慢慢的,根據他的年齡,提出不同的要求。孩子慢慢就會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我瞭解到很多熱愛寫作的人,他們都有做讀書筆記的這個習慣。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個作者智慧的結晶。那麼,當我們看到好詞好句好段落,我們把它摘抄下來的時候,其實就等於我們強化了一次記憶。再隨著平常我們的翻看,我們就可以把別人的智慧,量化成我們自己的。

  當我們需要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摘抄、引用、甚至模仿開始,慢慢寫著寫著會發現,你的詞彙量變豐富了,你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風格了。另外,還有一種讀書筆記難度大一些,就是寫讀後感。這個就需要我們對一本書有了深厚的瞭解之後,把我們自己的看法寫下來。這個其實是促進孩子對一本書進行深度閱讀。對於寫讀書筆記,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借書,因為借的書是要還的,在我們看到好詞好句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把它摘下來,這就促使我們趕緊做記錄,然後還書。我一直都是用這個方法激勵著自己寫讀書筆記,不要把所有的書買回來。

  附讀後感一篇:

  借便攜輕巧、儲存量大成功博得我的歡心。而且電子書有加批註功能,方便我記讀書筆記。電子產品的出現使我們的時間和接收的資訊被分割成碎片,同時也使我們能便捷地整理這些碎片。

  不過,我依然還是喜歡逛書店。每到一座城市,都想去當地的書店看看,想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喜歡看什麼書,不同的書店裡有怎樣的氣息與氛圍。而紙質書,我的書架上已經快要放不下我的那些“寶貝”了,於是悄悄侵佔了父親的書架,把父親不常看的書“下架”了,擺上了我的新書。我喜愛的作家的新書必然要買,試讀之後覺得文風可親的書籍必然要買,封面設計得很漂亮的書如果內容不錯也得買,與專業有關的書即使晦澀難懂也還是要買,厚厚的一大本書要買要買***即使舉得手都酸了也要堅持看完最後一頁,啃大厚書才有成就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我收入囊中的書們,現在在我身後的書櫃裡列隊歡迎我呢,它們是我最忠實的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記筆記的習慣,不同的人看同一本書,記下的讀書筆記內容不盡相同,格式、思路、重點、風格也各有各樣。一本書能得到你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書中寫了什麼,還因為你從中讀出了什麼。一本屬於你的讀書筆記,裡面寫滿了你對於所讀之書的點滴感悟,也潛藏著你的心緒和感情,字裡行間不只是記錄著關於書籍本身的內容,也悄然記錄著你的內心。

寓言故事精讀
精讀弟子規
相關知識
認識讀後感
關於地震安全知識讀後感
防溺水安全常識讀後感
校園安全知識讀後感
地震安全知識讀後感
潘恩常識讀後感
潘恩常識讀後感
商業的常識讀後感
黨的基礎知識書籍讀後感想
國學知識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