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方法有哪些
語文,真的無處不在,我們從一出生便與語文打交道,可以說語文是我們學了最久的一門學科。那麼,在高一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方法
態度決定高度
要有良好的對待語文的學習態度,才能真正學好語文。因為高中的語文,不再是單純的背誦與默寫,而是涵蓋了許多包括文言文基礎知識,課外閱讀綜合能力,甚至生活中的細節等知識面。這就要求我們多觀察生活,積累自己的語文視覺。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常識》,就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題目。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用一本小本子,把一些有意義的素材積累下來,這是對寫作文非常有用的。
多看古文與古詩
因為在高中的語文考試中,不再是課內學習的古文閱讀與古詩鑑賞,而注重的是把課內知識的遷移到課外的能力。例如,給一段你沒學過的古文閱讀或古詩,要你自己去分析文章的內容與主旨等。剛開始會覺得很難,可是當你接觸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可是,這也告訴我們一個學習語文的方向:注重古詩詞。例如,每天堅持看一首古詩,把一些優美的詩句背誦下來。蘇軾的春畦雨過羅紈膩,夏壠風來餅餌香,李白的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柳宗元的煙消日出不見人,乃一聲山水決,這些名句怎能不背下來了?
此外,還要有目的地看一些古文的文章,積累一些常考的文言文虛詞,通假字,實詞的基本用法。這樣三年下來,你每天都在聚糧,當你高考那一天,就可以帶著你滿滿的糧食好好打一場勝仗。也許有人認為我現在談高考言之過早,可是並不然。從你一進入高中,你就開始了你的高考,而這一些,便將是你高考的每一分的成績。荀子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語文,便是你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
還要必備好的課外輔導書
高一是大量閱讀名著的好時機,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時間,多讀多看,拓展能力,不要浪費了這一寶貴的黃金時期。成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輔導工具書是你的書桌上應有的書具之一。成語,字詞,拼音等都要自己去自學積累,老師是很少再像初中那樣點著一個一個詞的教的。所以,這些書都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高中語文的方式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因此,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積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三***積累古詩文名篇***背誦名篇***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注意經常蒐集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會化為自己的東西,活躍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並茂的文章,拿來反覆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可以培養語感,幫助理解。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於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三***多讀。古人講:“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鑑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
***四***勤動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要隨時記下有用的知識,生字、新詞、生動的語句,優美的語段,將讀書與積累結合起來。二是點評閱讀材料,對其內容、結構、語言、手法直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獨到的點評。
三、寫作的習慣。
***一***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礎。素材的積累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含自身周圍環境見聞***,這是極為豐富而行動的材料來源;二是學過的課文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材料庫;三是課外閱讀***書籍、報刊、影視等***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讀者》、《青年文摘》這兩本雜誌故事性較強,很多同學喜歡看,但是不能“過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來。
***二***、善於思考。有的同學作文總是簡單地敘寫身邊瑣事、沒有深刻思想內涵和新穎見解,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不夠深入,沒有把握住昇華文章主題的關鍵。考生要想寫出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的文章,就必須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的感受、領悟、思考,對其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裡”的精加工。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文章的“靈魂”,精深的思考則是使“血肉”中生出“靈魂”的手段和過程。沒有精思就不可能對生活進行精加工,就無法使主題思想得到昇華。要學會從小處入手,向深處開掘。通過具體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關細節材料的剖析開掘,揭示出蘊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內涵。以一滴水映出太陽的光輝,於細微處體現偉大的精神。
***三***抄寫範文。作文水平較差,起點很低的同學,首先在抄寫文章上下點功夫,即按照下面講的三條來抄寫:一是選合適的範文,例如,報刊上比較好的散文,或同學中的優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寫,不可看一兩個字,抄一兩個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連標點也不要抄錯;三要堅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麼至少堅持兩個月,即可有顯著效果,如果堅持半年,那麼你的作文水平就會有質的飛躍。
高一語文的學習錦囊
錦囊一:多音字識記技巧
1.多音字要做到據義定音。多音字的意義不同,讀音也相應改變。因此要根據一個字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去判定它的讀音,依照“據義定音,音隨義轉”的特點,將音義結合起來進行記憶。
2.注意區分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如 “巷”在與採礦業有關的“巷道”中讀 “hàng”,而一般情況下讀“xiàng”,如“小巷”、“街談巷議”、“萬人空巷”等。
3.運用記少去多的方法。“少”是指使用範圍較小、涉及詞語少的讀音,“多”則指使用範圍廣、涉及詞語多的讀音。考生只要記住涉及詞語少的讀音,就可以準確區分一些多音字了。如“迫”字有兩個讀音 “pò”和“pǎi”,只有在“迫擊炮”這個詞中時,“迫”才讀“pǎi”,其餘的都讀“pò”。因此考生只要記住“迫”在“迫擊炮”中讀“pǎi”,就知道了它在其餘詞語中的讀音了。
4.依據詞性辨別讀音。有一部分多音多義字因詞性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讀音。如“處”,讀“chǔ”時多為動詞,讀“chù”時多為名詞,所以,像“處理”、“處罰”、“處世”、“處變不驚”、“處心積慮”等詞語中的“處”都讀“chǔ”。
5.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普通話的常用字中有許多多音多義字,主要是因為詞性不同和詞義不同而產生了異讀。所以,考生最好準備一個本子,把平常遇到的多音多義字分類記錄下來,並經常翻閱。
錦囊二:形聲字記憶絕招
形聲字中那些聲旁相同、字形相近、讀音或同或異的詞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物件。比如“剽悍、漂泊、虛無縹緲、飄忽不定”一組詞語中的加點字都讀“piāo”,而“悼念、泥淖、綽綽有餘、掉以輕心”一組詞語中各加點字的讀音分別為“dào、nào、chuò、diào”。對待形聲字,一方面我們不妨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認字認半邊”這一說法,認識到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並利用它來幫助我們識記字音,例如“獎掖、阡陌、招徠、驀然”中加點字的讀音就和它們的聲旁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克服“認字認半邊”的“慣性”,因為許多聲旁現在不能代表該字的讀音了,例如“孝悌、訃告、掣肘、對峙、熾熱”中加點字的讀音沒有一個和它們的聲旁相同。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要反覆記憶,不斷積累,同時要特別注意隨時整理,經常複習。
錦囊三:快速掌握形似字的技巧
區別形似字的讀音關鍵在於注意詞語書寫上的細微差別,千萬不可“一瞥而過”,另外要結合注音的字所在的具體詞語的語境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比如“縝密、滇池、嗔怒、精衛填海、謹小慎微”這五個詞語中的“縝、滇、嗔、填、慎”,從詞形上看區別不是很大,但是讀音差別不小,分別讀作“zhěn、diān、chēn、tián、shèn”。在複習課本相關知識或解讀高考試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對一些形似字進行聯想積累,〖JP+2〗舉一反三,可以採用整體比較的記憶方法,也可以自己結合一些具體的語境進行辯證記憶。
錦囊四:音同異義字形題的解題技巧
1.對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義。考生只有對字的含義有了正確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義,才能準確辨別錯別字。如“一籌莫展”中的“籌”意思為“計策、辦法”,這個詞的意思是“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或“一點辦法也想不出”,若不知其義,就很容易將“籌”寫成“愁”。
2.要學會對字形進行分析、比較。如果對形聲字的形旁表示的意義分析、理解得比較好,就能準確判斷出詞語的書寫正誤與否。如“懲前毖後”的“毖”,它是“必”字旁,表示“謹慎、小心”,就不能寫成以“死”字為形旁的“斃”。
3.瞭解成語典故。成語形成之初往往與某個典故相關聯,因此要記準記牢成語中的字形,就必須追本溯源,這樣才不會混淆。如“破釜沉舟”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幹到底。而根據《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羽與秦兵打仗,過河後沉掉渡船,打破鐵鍋,只帶上三天的乾糧以示決一死戰,不勝利不再回來。因此,只能用表示“鍋”的意思的“釜”字。
高中語文的成績該如何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