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英語教學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關係探索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論文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 傳播 英語教學
    [論文摘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趨上升、大國形象的確立及穩固,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已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然而在丈化方面,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使中華文化主權面臨威脅。如何使中國成為文化大國,向全球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使命。而高校英語教學及文化教育則影響著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成效。
    經濟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顧名思義,全球文化交流指的是各國文化的融合,而非一國對另一國家的文化殖民或文化人侵。進人新世紀,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資訊網路化裹挾而來的全球化浪潮,西方文化乘機而人,部分國人的現代化等同於西方化的認識誤區進一步強化,民族本體文化認同再度受到威脅。傳統文化受到眾多青年人的挑戰,甚至輕視。“非主流”文化元素不斷湧現,中華傳統文化在包容,卻也深受衝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已經成為當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涵義
    關於傳統和文化,《現代漢語大辭典》中給予瞭解釋:傳統是“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中華傳統文化即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的社會發展中世代相傳的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精神文化財富和物質文化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天、地、人相對話的歷時性記載,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數有形的歷史古蹟、文物等,也包括無形的中國傳統節日。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中國和世界之間溝通和理解的橋樑和紐帶,理應發揚光大。
    二、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
    傳統文化是滲透在血脈中、以人為載體、長在人身上的活體遺產,因人而生,因人而傳。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主要依賴於以下幾種渠道:
    1.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操作簡便的PC機,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領略世界各地的異域風情,瞭解異彩紛呈的各地文化。世界各地的媒體,能更直觀地讓人瞭解各地以政治、軍事、體育等為代表的文化特色。
    2.國際間的學術交流通常是通過諸如孔子學院等的教學實踐來傳播和展示民族文化和教育、教學理論的。越來越多的國外院校開始開設漢語課及以中國法律、傳統民俗為主的相關文化課程。此外,國內外交流學生、留學生的日益增多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拓寬了道路。
    3.諸如貿易博覽會、經貿洽談會、世博會,甚至於奧運會等形式多樣的國際交流會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契機。
    4.人員接觸的感知、滲透更能潛移默化地向外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正是所謂的“潤物細無聲”。當前,國際間的交流日趨緊密,人們的足跡可以遍佈整個地球村。而起到國際交流作用直接與外國人接觸的主要是從事外交、外貿、涉外旅遊、石油、技術等人士。從事涉外工作或與外國人直接接觸的人員自身的文化素養、教育水平對文化傳播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大多數從事此類工作的人員都曾接受過高等教育。追本溯源,高校人文教育與基礎英語教育承載著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
   三、高校教育的怪圈
    經濟的全球化使得英語成為中國與世界交流和合作的主要工具。本著實用型人才培養的原則,高校的課程安排及教學重心向技術型人才及複合型人才兩個極端發展,課程設定中刪減了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課程,增加了過多的綜合類學科,而綜合類學科之中大多涵蓋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文學、以及藝術,中國傳統文化被擠出了大學課堂,唯一被保留的涵蓋中華傳統文化的大學語文課程也在一學期內草草收場。外語教學在社會實踐中得到了過度的強化和渲染,外語成為升學、晉升、人才評價的主要標準之一。教學重心的轉移導致了學生學習重心的轉移,師生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所謂的“工具”科目英語上,忽略了對母語的學習。
    對英語教育的過分重視導致了西方文化的強勢輸人,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卻遭到了忽略。更為悲哀的是,當前的教學體制使我們的外語學得一知半解,而我們引以為豪的方塊字卻被同化得不中不洋,失去了本來的韻味。
      四、建議及對策
    高校和諧人文環境建設的首要任務在於傳播中華傳統文化。鑑於當前中華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危機,高校理應承擔起教書育人、振興中華文化的重任。高校應該從課程設定、教材編寫、授課方式等方面注重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
    1.從思想認識上轉變觀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知識學習、知識問答比賽、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使中華傳統文化深人人心,讓青年學生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藉以認識民族的根,認識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自覺地關心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2.高校中不論文科理科,基礎英語中都應該增設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可以必修、選修,或以課外閱讀的形式出現,使中華傳統文化課程變成高校的通識教育。
    3.當前的國際交流中,英語仍然是主要的工具語言。而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使得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較弱,學生的英語水平還不足以使其自如地將所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轉譯成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因此,在教材編寫時要注重中英文對照,通俗易懂、內容豐富。
    4.授課上採用雙語教學的方式。在英語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英語是必要的,但是進行外語教學不能以弱化和犧牲母語為代價。在傳統文化的教學中,母語講解能讓學生聽來親切,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英語教學既訓練了學生的外語能力,又能滿足了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對當代學生的要求。
      “當一個民族的文化存在,這個民族就存在著。”中國的崛起讓世界為之矚目,中國的強盛更應煥發國人的民族意識,傳統文化和民俗藝術應該得到越來越多的喜愛。我們並非文化保守主義者,更非文化殖民主義者,我們期待人類文明在多元共生中平等對話。我們要積極推進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完成文化的世界大同,又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作為具有詩意情懷的炎黃子孫,作為未來祖國的中堅力量,當代青年一定要保衛自己的精神家園,捍衛國家的文化安全、文化主權,在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努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遍全球。

禮儀用餐反饋須知包括哪些
一怪物一雙腳印打一成語的答案
相關知識
淺談高校英語教學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關係探索
高三英語教學心得體會範文3篇
淺談大專英語教育的有效性論文
高二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高一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高二英語教學總結優秀範文
2017高三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高二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範文3篇
淺議如何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質量論文
淺談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