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散文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培根隨筆》中的文章短小精煉,富含哲理。那麼,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在了無生氣的黑夜裡,總有一彎明月,陪伴著我走完崎嶇的前路。——題記

  在歷史的長河中,書作為文明的使者,在一分一秒流逝的時光中停留了下來。而面對密密麻麻的書籍,我卻抽出由著名的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寫的《培根隨筆》,在這處處充滿哲理的世界裡遨遊了起來。

  在這密密麻麻的文字裡讀著,一句話便使我深思了起來。話是這樣說的,"對於在上的人表示尊敬並不是一種奴氣,而是處世應盡的一種責任。假如我們不這樣做,那麼居於我們之下的人又怎麼肯對我們表示尊敬呢?”從前的我,無論是從書本中讀到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抑或是從電視劇中特立獨行的英雄,都深深加固了我心中對此的不屑。而書中培根對於榮華富貴的渴求而不斷低頭的性格也是我無法認可的,但我單單從這短短的一句話中,卻讀懂了“尊敬”的真正含義。

  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是由於官場的過於腐敗,電視劇中特立獨行的大英雄是因為有著過於危險的任務而變得冷酷,而對於我們,這些都是不存在的問題。與親戚朋友見面打一聲招呼是表達尊敬;在父母回家時接過沉甸甸的包是表達尊敬;在校園裡遇見老師親切地問好也是表達尊敬……過去的我們也許覺得這有些許虛偽,可這些行為卻是必不可少的,它傳遞了你對他人的尊敬,同時也獲得了別人的尊敬。

  篇二

  作家培根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培根隨筆》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論真理》中,他談到“探究真理即要對其求愛求婚,認識真理即要與之相依相隨,而相信真理則要享受真理的樂趣,此乃人類天性之至善。”是啊,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因為與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於真理中。

  在《談讀書》中,知道了讀書之用有三:一為心曠神怡,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其實,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但讀書亦有方法,講求實際者鄙薄讀書,頭腦簡單者仰慕讀書,唯英明睿智者運用讀書。的確,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我最喜歡的就是那篇《論友誼》了。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每個人都需要朋友的陪伴,需要友誼的滋潤。人的一生會遭遇無數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過便忘了的風景,而朋友,將成為在你心裡生根抽芽的人。培根在文章中寫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是的,友誼能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但是世上友誼本罕見,真摯友情更難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並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而是我們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成長總會讓我們或得或失,朋友彼此之間容易出現分歧誤會,可能有吵鬧,可能有諒解,但總是需要信任、寬容、真誠來輔助陪伴。因為,友誼有著兩種可觀的作用,即平息感情和加強理智。

  處於花季的我們,左右有朋友,曾經的懵懂可能讓我們在友誼上付出過代價,但是不得不說,友誼真的很重要,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朋友是什麼?一個靈魂居住在兩個肉體中,《論友誼》讓我明白了,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朋友,而是有朋友相伴,我們才有了最好的時光,且行且珍惜。

  讀《培根隨筆》,好像聽不到作者靈魂的絮語,也不像一位朋友在娓娓談心,倒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因為書裡包含著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是對人生的體會。

  若讀透這本書,彷彿就看透了人生,因為作者從字裡行間透露出他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式。

  很多時候,換一個視角,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和一份精彩的生活,智釋人生吧!

  篇三

  五十八篇隨筆,篇篇語言簡短凝練,最長的文章也只有五千多個字,就像他自己在《談快捷》裡說的“冗長而玄妙的講話不利於快捷,就像長袍拖裙不利於賽跑一樣。”而文學巨匠莎士比亞也說過類似的話“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乏味的枝葉,膚淺的花飾。”這樣的簡潔在他的文章中便可以看出。短短的五十八篇隨筆,卻包括了為人、處事、治國、藝術、情感、德行……諸多內容,且要每篇都能與人或國家的利害扯上關係。每一篇都如小說一般佈局、結構嚴謹,卻又像詩一般圓滑凝練,精短雋永。也難怪大詩人雪萊會稱讚:培根勳爵是一位詩人,他的語言有一種甜美與莊嚴的節奏,這滿足我們的感官……”

  他在官場幾經浮塵,歷經大風大浪,飽受世態炎涼,閱歷豐富,思想敏銳,他筆下的文字發人深省,篇篇名言警句層出不窮。“德行猶寶石,鑲嵌在最素淨處最佳。”“成人懼怕死亡恰如兒童怕進黑暗。”“美德如同名貴的香料,焚燒碾碎時最顯芬芳”用短小的句子講清了道理,適當摒棄了空洞,膚淺,聒噪,使句句深刻,深入人心。他並沒有像一般的隨筆一樣,文字悠閒,幽默,閒適,田園清新風撲面而來,而是猶如聆聽一位德高望重,閱歷豐富的長輩的教誨,這不是普通的隨筆,也不是故意賣弄的文字遊戲,而是飽閱人世百態後的的喟嘆,來自長者的警告。有趣的是,他的那一套治國理念有些相似於中國的法家,且大有法家之氣度。

  雖然文中不難看出培根明顯的貴族立場,利己之心,熱衷於權力,做官的野心,但是“取之精華,去其糟粕”還是很重要的。
 

哲學家托馬斯阿奎納是誰
培根隨讀書筆記
相關知識
培根散文讀後感
培根隨筆讀後感範文
培根隨筆讀後感範文
肖復興散文讀後感_讀肖復興散文讀後感
周作人散文讀後感
勵志散文讀後感
白楊禮讚散文讀後感
徐志摩散文讀後感
張小嫻散文讀後感6篇
精選培根隨筆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