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中暑的中醫偏方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中暑,是夏季最為常見的疾病,夏季溫度高,人體容易受到高溫暑熱影響,導致中暑,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防治中暑的中醫偏方。

  防治中暑的中醫偏方

  偏方1

  鮮西瓜皮、冬瓜皮、絲瓜皮各50克。將三皮水煎15分鐘,取汁加適量的糖,溫服當茶。

  本方清熱,祛暑,利尿。

  偏方2

  烏梅4只,白糖20克。將烏梅加入1公斤的水中,煮沸20分鐘,再加入白糖,冷卻後飲用。

  本方多生津開胃,解溫除煩。

  偏方3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將上述三花洗淨後以沸水沖泡,加蓋稍冷後當茶飲。

  本方清暑解熱,芳香開竅,可去心胸煩熱。

  偏方4

  綠豆100克,黃豆、白扁豆各30克。將三豆加水煮爛後,取濃汁加入白糖或其它調料飲用。

  本方防暑,清熱解毒,和中健胃。

  偏方5

  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

  三豆加水600毫升,小火煎成2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

  偏方6

  金銀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蠶豆30克。加水煎煮,以蠶豆煮熟為度,飲汁食豆。

  本方消暑健身,清熱解毒,尤宜於暑天好生痱子、皰者。

  偏方7

  藿香葉、香薷葉、薄荷葉各10克。加水淹沒藥物為度,煎開即可,煎時加蓋。

  本方消暑清神,健脾醒腦,對已中暑者尤為適用。

  本方健脾,消暑,防痱。

  偏方8

  桃葉50克,水500毫升。將桃葉放入水中,煎熬到只剩一半,小量即可。代茶飲。本方由於桃葉中含有丹寧成分,可使因痱子而變紅的血管收斂,因此能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

  偏方9

  綠豆30克,粳米100克。將淘淨後溫水浸泡2小時的綠豆與洗淨的粳米同人砂鍋,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吃2——3次,亦可作飲料服用。

  本方祛暑消煩,生津止渴,解毒利水。

  偏方10

  銀花30克,粳米50克。將銀花水煎去渣,取濃汁約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與粳米煮成稀粥。早晚2次溫服,夏秋季服用尤為適宜。

  本方清熱、消暑,除煩,可防治中暑、風熱感冒、頭痛目赤諸症。

  偏方11

  藿香15克,粳米50克。將藿香加水150——200毫升;應煮2——3分鐘,過濾去渣;再把粳米淘淨熬粥,將熟時加入藿香汁再煮沸2—3分鐘即可。每日2次,溫食。

  本方解表邪,化裡溼,對中暑高熱、消化不良、感冒胸悶、吐瀉等症,有較好防治作用。

  偏方12

  鮮荷葉、鮮銀花、鮮扁豆花、絲瓜皮、竹葉、瓊脂各15克,白糖200克,銀耳20克、將上述各味中藥洗淨後,藥入鍋,加水煎成藥汁,澄清去沉渣。把鍋洗淨,加入藥汁,瓊脂、銀耳、白糖溶化後,放人冰箱凝成凍,取出劃塊即成。一天二次,餐前用。

  本方清涼爽口,消熱解暑,滋陰潤肺,適用於暑熱耗傷氣陰所致身熱口渴、頭昏眩微脹等症。

  中暑的症狀

  1.先兆中暑症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2.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面板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3.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胃脹胃痛有哪些食療方
治頭皮屑的中醫偏方推薦
相關知識
治胃炎的民間偏方有哪些
根治雀斑的民間偏方有哪些
治痱子的各種偏方有哪些
治腳氣的相關偏方有哪些
治痔瘡的藥膳偏方有哪些
治胃病的民間偏方有哪些
治胃病的民間偏方有哪些
防治中暑的中醫偏方有哪些
治嘔吐的中醫偏方有哪些
治療胃炎偏方的中醫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