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有什麼作用
民歌是指某個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時期創作帶有自己民族風格的歌曲,那麼,大家知道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民歌作用的相關知識。
民歌的作用一:教育傳承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流傳著歌唱長篇敘事詩,歷史詩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瑤族的“盤王歌”、哈尼族的“開天闢地歌”、景頗族的“木瑙齋瓦”、獨龍族的“創世紀”、僳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這些歌曲記述了有關宇宙與人類起源的古代神話和傳說,先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及歷史、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這些歌曲曲調起伏較小,吟誦性強,篇幅長大,有的歌詞長達數萬行。一般需要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唱完。這些歌曲多在節日、祭祀或婚喪禮儀中由巫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氣氛肅穆。
民歌的作用二:人生禮儀
人生有四個最重要的階段,即誕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我國許多民族中,民歌貫穿於這四大禮儀。例如彝族接生婆所唱的《秧子歌》,廣西壯族男子18歲成年時所唱的《十八歲之歌》,蒙古族、普米族的婚禮歌曲,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土族、傣族、侗族、彝族、哈尼族、土家族、漢族的《伴嫁歌》***或“哭嫁歌”***、壯族、苗族、普米族的喪葬歌曲等等。
民歌的作用三:祭祀驅邪
在一些民族中,民歌常用於祭祖活動,以及由巫師、神婆主持的祭神驅邪、除病免災的儀式。例如傣族的“祭神調”、“師孃調”、“卜卦調”。侗族的“踩堂歌”***侗語叫“多耶”或“耶”***等等。
民歌的作用四:交際作用
民歌的交際功用包括戀愛、交流、送往迎來及對歌鬥智等。它作為異性間交往的媒介,是我國許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功用。一些民族的傳統歌唱節目也往往與此相關。例如壯族的“歌墟”,苗族的“遊方”,佬族的“走坡”,西北地區土、回、撒拉、東鄉、保安及漢族的“花兒會”等等。在節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專設的戶外歌場交遊、嬉戲和對歌,歌聲通宵達旦,可持續數晝夜。還有一些民族,如布朗族、基諾族、傣族及南部侗族地區,有小夥子去姑娘家對歌尋偶的習俗。
民歌的特徵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形式逐漸發展起來的,和人民生活緊密地聯絡著的歌曲藝術,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博大的文化背景,眾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樂的最大原因,民歌有著三個基本特徵:
1.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絡,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眾,是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實踐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意志,願望而創作的,在過去,勞動人民被剝奪了掌握文化的權力,不識字,更不懂譜,但他們卻用口口相傳的方式編唱自己的歌曲,以滿足生活的需要,如《長工苦》、《攬工人兒難》,傾吐了遭受欺詐壓迫的長工的悲苦情懷,《繡荷包》,抒發了少女對情人的思戀和對幸福生活的憚憬等。***明·馮夢龍***有“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之說,民歌所表現的人民群眾的思想是最真實,最深切的。
2.民歌是經過廣泛的群眾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的智慧結晶。***民歌的創作過程和演唱過程,流傳過程是合而為一的,在傳唱過程中即興創作,在編制過程中演唱流傳***
3民歌的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婚禮的暖場音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