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是怎樣的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在1985年由Michael E. Porter提出。供應鏈,是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終端使用者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模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管理應用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到四個領域:供應、生產計劃、物流、需求。職能領域主要包括產品工程、產品技術保證、採購、生產控制、庫存控制、倉儲管理、分銷管理。輔助領域主要包括客戶服務、製造、設計工程、會計核算、人力資源、市場營銷。
管理實施
1.分析市場競爭環境,識別市場機會,
2.分析顧客價值,
3.確定競爭戰略,
4.分析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5.評估、選擇合作伙伴。
管理方法
供應鏈管理理論的產生遠遠落後於具體的技術與方法。供應鏈管理最早多是以一些具體的方法出現的。
常見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一、快速反應***QR***
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QR***是指物流企業面對多品種、小批量的買方市場,不是儲備了“產品”,而是準備了各種“要素”,在使用者提出要求時,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時“組裝”,提供所需服務或產品。QR是美國紡織服裝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方法。
二、有效客戶反應***ECR***
有效客戶反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是有效客戶反應簡稱。它是1992年從美國的食品雜貨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策略。也是一個由生產廠家、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供應鏈成員組成的,各方相互協調和合作,更好、更快並以更低的成本滿足消費者需要為目的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有效客戶反應是以滿足顧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過程費用為原則,能及時做出準確反應,使提供的物品供應或服務流程最佳化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戰略。
三、兩者比較
***一***QR與ECR的差異
ECR主要以食品行業為物件,其主要目標是降低供應鏈各環節的成本,提高效率。
QR主要集中在一般商品和紡織行業,其主要目標是對客戶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並快速補貨。
這是因為食品雜貨業與紡織服裝行業經營的產品的特點不同:雜貨業經營的產品多數是一些功能型產品,每一種產品的壽命相對較長***生鮮食品除外***,因此,訂購數量過多***或過少***的損失相對較小。
紡織服裝業經營的產品多屬創新型產品,每一種產品的壽命相對較短,因此,訂購數量過多***或過少***造成的損失相對較大。
***l***側重點不同。
QR側重於縮短交貨提前期,快速響應客戶需求;ECR 側重於減少和消除供應鏈的浪費,提高供應鏈執行的有效性。
***2***管理方法的差別。
QR主要藉助資訊科技實現快速補發,通過聯合產品開發縮短產品上市時間;ECR除新產品快速有效引入外,還實行有效商品管理、有效促滾動
***3***適用的行業不同
QR適用於單位價值高,季節性強,可替代性差,購買頻率低的行業;ECR適用於產品單位價值低,庫存週轉率高,毛利少,可替代性強,購買頻率高的行業。
***4***改革的重點不同
QR改革的重點是補貨和訂貨的速度,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消除缺貨,並且只在商品需求時才去採購。ECR改革的重點是效率和成本
***二*** 共同特徵
表現為超越企業之間的界限,通過合作追求物流效率化。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 貿易伙伴間商業資訊的共享
2. 商品供應方進一步涉足零售業,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3. 企業間訂貨、發貨業務全部通過EDI來進行,實現訂貨資料或出貨資料的傳送無紙化
站在供應鏈巨人的肩膀上
通用電氣的前CEO傑克·韋爾奇曾經說過:“如果你在供應鏈運作上不具備競爭優勢,就乾脆不要競爭。”英國管理學者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更進一步強調供應鏈的重要性,他說:“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管理供應鏈以企業為核心,包括了資訊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原材料採購開始,到中間產品的生產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從供應商到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終端使用者,這個連成一個整體的網鏈就是供應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考慮到我們的供應商和客戶,還要考慮到供應商的供應商和客戶的客戶。
就像在“草一兔子一狼一獅子”這樣一個簡單的食物鏈中每一種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絡的,狼要想吃到又肥又好的兔子,需要有更多良好的草才行,反過來說如果草已經是爛草,兔子吃了就拉肚子,每天盯著兔子別拉肚子,每天給兔子吃再多的瀉痢停也沒用,狼就只能每天勉強吃這種病兔子了. 而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遇到的問題之一,企業在對供應商的管控過程中發現要想徹底解決存在的問題,根源不在供應商,而在供應商的供應商.
供應鏈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主要包括8個方面,資金流的管理,資訊的管理,訂單的滿足,生產的排程等等,對供應鏈的管理可以說是包羅永珍,有人基於供應鏈研究物流,也有人基於供應鏈研究資訊流。
以管理資訊流為例,供應鏈的管理過程與資訊系統是息息相關的,由於供應鏈已經不再涉及一個企業內部的事情了,而是包括整個供應鏈中的多個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因而要保證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就必須要保證相互的相關資訊的透明和及時傳遞。上述這些都是離不開資訊系統的,但資訊系統的實施應建立在組織業務流程梳理的基礎上,而且這個梳理過程最好能夠在系統佈局之前,如果沒有先做業務流程的梳理,在上線時也要儘量趨於一致,否則在系統中很難對變更進行管理.因此供應鏈管理最終都會落到資訊系統上,不過資訊系統的有效一定是需要進行流程的固化和優化的,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集團化公司--各運營分機構分佈在不同的地區,存在不同的管理體系和管理要求,這些都需要考慮流程梳理和整合。
管理控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