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的歷史評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載***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王忠嗣:“光弼必居我位。”

  《舊唐書》:“凡言將者,以孫、吳、韓、白為首。如光弼至性居喪,人子之情顯矣;雄才出將,軍旅之政肅然。以奇用兵,以少敗眾,將今比古,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慚德。邙山之敗,閫外之權不專;徐州之留,郡側之人伺隙。失律之尤雖免,匪躬之義或虧,令名不全,良可惜也。然閫外之事,君側之人,得不慎諸?思禮法令嚴整,儲廩豐盈,節制之才,固不易得。景山始以文吏,或有虛名。仗鉞揚州,召匪人而劫掠士庶;分茅並部,持小法而全昧機權。貴馬***,眾怒身死,宜哉!雲京賞善懲惡,靜亂安邊,功著軍中,寵加身後,不亦美歟!”

  贊曰:“光弼雄名,思禮刑清。始致亂者鄧景山,何以救之辛雲京。”

  《新唐書》:“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沉鷙有守。遭祿山變,拔任兵柄,其策敵制勝不世出,賞信罰明,士卒爭奮,毅然有古良將風。本夫終父喪不入妻室,位王公事繼母至孝,好讀班固《漢書》,異夫庸人武夫者。及困於口舌,不能以忠自明,奄侍內構,遂陷嫌隙,謀就全安,而身益危,所謂工於料人而拙於謀己邪。方攘袂徇國,天下風靡;一為遷延,而田神功等皆不受約束,卒以憂死。功臣去就,可不慎邪?嗚呼,光弼雖有不釋位之誅,然讒人為害,亦可畏矣,將時之不幸歟!”

  呂溫:“許叔冀之保靈昌,李光弼之全河陽,李晟之收復京邑,皆以兵一,而建大功。”

  徐鈞:“間關百戰佐中興,料敵行師妙若神。可惜罹讒終恨死,傷心不見白頭親。”

  陳元靚:“蘇郡襲封,挺茲神武。麾旗進兵,長駈擒虜。雲靡原野,彗清中土。天佑有唐,錫其良輔。”

  陳弘謀:“唐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奸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矣。”

  鄭觀應:“古之為將者,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得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如春秋時之孫武、李牧,漢之韓信、馬援、班超、諸葛亮,唐之李靖、郭子儀、李光弼,宋之宗澤、岳飛,明之戚繼光,俞大猷等諸名將,無不通書史,曉兵法,知地利,精器械,與今之泰西各國講求將才者無異。”

  李光弼的人物生平

  契丹將領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則天時候歸唐朝,拜左羽林大,任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以驍勇善戰出名,死於反擊突厥的戰爭中,皇帝贈營州都督,諡曰忠烈。李光弼自幼為人嚴肅、深沉而剛毅,喜讀班固的《漢書》,治軍極嚴。初入軍旅時任左衛郎,以後任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

  公元746年***天寶五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河西、隴右節度使,補李光弼為王忠嗣府之兵馬使,充赤水軍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曾說:“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公元749年***天寶八年***,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也就是實際上的朔方節度使,封薊郡公。

  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愛其才幹,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李光弼聽到以後託病辭官回家。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覺得十分可惜,便奏請玄宗,將他召回京師長安。

  出奇制勝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及部將史思明反叛,郭子儀欣賞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向唐玄宗推薦他,玄宗詔李光弼攝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充分表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他的第一個目標是為大唐收復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該郡地處叛軍南北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五千人進攻常山,當地團練兵將自己的將領史思義綁來投降,李光弼善待思義,親自為其鬆綁,使他真心歸順,供出叛軍動向。次日,史思明率二萬騎兵直壓常山城下,李光弼向史思義問計,史思義說:“今軍行疲勞,逢敵不可支,不如按軍入守,料勝而出。虜兵炎銳,弗能持重,圖之萬全。”李光弼接受了降將史思義意見,守城不出,把軍隊分成四對,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叛軍死傷慘重,退兵。當叛軍在野外吃飯時,李光弼派輕騎數千,突然襲擊,一舉消滅叛軍五千,收復常山郡九縣中的七縣。十月,郭子儀率軍來常山與李光弼會師,在嘉山與叛軍決戰,大破之,斬首四萬,俘千餘人。

  太原之戰

  公元756年***至德元年***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下詔命郭子儀和李光弼率軍到靈武,在靈武召見了李光弼和郭子儀,授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節度使如故,又特命他為北都太原留守。李光弼奉命由靈武率軍五千赴太原,繼續征討叛軍,李光弼指揮的“太原之戰”,是唐軍取得的平息安史之亂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蔡希德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佔領太原後,由北道奪取靈武。當時太原尹李光弼手中只有一萬人,太原城方圓四十里,由於李光弼治軍嚴整,與將士同甘共苦,令行禁止,士兵嚴守,史思明無隙可擊。在兵力懸殊情況下,李光弼一面防禦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讓戰士從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擊敵軍,此是中國最早的地道戰;他還在城上安裝石炮***拋石器***擊斃叛軍十分之二三;地道後來挖到史思明大營,俘斬叛軍一萬多人。叛軍內訌,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史思明退兵范陽,蔡希德因疲憊不堪而敗軍。

  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隊向敵軍發動進攻,殲敵七萬多人,太原之戰”取得完全勝利。太原之戰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李光弼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此戰為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勝利訊息傳到靈武,唐肅宗下詔獎賞李光弼,加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為魏國公。

  朔方節度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八月,唐肅宗再次詔李光弼入朝,升侍中,改封鄭國公,九月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因為肅宗不相信李、郭,不設主帥,只派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諸軍,鄴城之戰,結果大敗,李光弼敗不折兵。鄴城兵敗,魚朝恩把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七月,唐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任命李光弼代替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治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同年八月,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長史、河北節度使。李光弼撤出洛陽,移軍河陽,留洛陽空城給史思明。十月,史思明進攻河陽,李光弼這次又發揮才能,他看到史思明作戰主要依靠良馬千餘匹,這些馬每天都在黃河南岸沙渚上洗澡,便心生一計,挑選軍中母馬五百匹,把它們所生小馬駒留在城內,把馬全部趕到黃河北岸,母馬因為掛念城中小馬駒,就嘶叫不停,史思明的戰馬聽到以後,也都隨之跑到黃河北岸,被唐軍所獲。接著,李光弼又用木杆鐵叉叉住史思明黃河上的火船的進攻。史思明損兵折將,親率大軍再進攻河陽,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內藏刀,對將士們說:“戰,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於賊。萬有不捷,當自刎以謝天子。”三軍感動,部將李抱玉、荔非元禮等率兵奮勇殺敵,大敗叛軍,殺敵一萬餘,生擒八千餘人。河陽之戰李光弼再次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河陽之戰”大勝,牽制了史思明主力軍,保障了潼關和長安的安全。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正月,唐肅宗加李光弼太尉兼中書令。

  中興第一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二月,唐肅宗輕信宦官魚朝恩,不聽李光弼正確意見,命李光弼冒險進攻洛陽。李光弼無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會同魚朝恩進攻洛陽,僕固懷恩不聽李光弼軍令,不在洛陽城北邙山而在平原佈陣,結果大敗,唐軍只好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史思明雖然獲勝,卻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唐肅宗以邙山之敗罪在僕固懷恩,拜李光弼為侍中兼河中節度使。後又任命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統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今屬江蘇***,進攻史朝義軍。李光弼先克許州***今河南許昌***,活捉史朝義將李春,再入徐州***今江蘇徐州***。唐代宗即位,封雍王李適***kuò***天下兵馬元帥。史朝義九十萬大軍被困洛陽,兵敗。

  公元762年***寶應元年***,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賜鐵券,圖形凌煙閣。

  公元763年***寶應二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終參加指揮大軍,一直是唐軍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殲滅叛軍有生力量,為平息內亂立了頭功,《新唐書》稱讚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亂中,“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將星隕落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功勞蓋世,但是卻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

  公元763年***寶應二年***初,吐蕃在僕固懷恩的引誘下乘虛攻入關中,佔領長安,唐代宗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急忙詔李光弼奔赴陝州行在,但李光弼看到朝中宦官專權,害怕遭到魚朝恩等陷害,拖延未去。吐蕃被關內副元帥、中書令郭子儀打敗,代宗返回長安,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詔書未至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收租賦。唐代宗再詔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加害,不敢去長安見駕。

  起初,光弼治軍很嚴,威名震天下,凡是他下的命令,諸將不敢不服。後來,有田神功等諸軍,都不受他的控制,因此,光弼很不得志,感到恥辱、慚愧,憂鬱成疾。

  公元764年***廣德二年***七月,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唐代宗遣使吊恤其母,追贈太保,諡曰武穆,詔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唐朝著名將領李光弼
書法家懷素是誰
相關知識
李光弼的歷史評價
徐光啟的歷史評價
李義府的歷史評價
李孝恭的歷史評價
李商隱的歷史評價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歷史評價
李輔國的歷史評價
李綱的歷史評價
李牧的歷史評價
歸有光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