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米和米教學反思
釐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後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知識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學生對於釐米的的概念應該比較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釐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始學習釐米的認識看起來並不難。而對於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基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較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儘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覆認識,比一比,試一試 ,量一量,說一說等,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1米=******釐米,500釐 米=******米等還行,遇到稍複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釐 米***可以,媽媽身高160*** ***,好多學生都 填“米”,對於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釐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釐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為要加強學生對米和釐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後,初步建立米和釐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數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後,頭腦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釐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無誤。尤其是在練習 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始估學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要求估計的內容只要是估計的數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於幫助學生儘快建立米和釐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
總之,學習這部分內容,不僅要藉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實踐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
範文二
釐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後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知識的基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對物體的長度、測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等,缺乏明確的認識。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儘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重點幫助孩子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
因為釐米的單位比較小,在測量短或小的物體時常常用到釐米,課堂上我讓學生找身邊的或見過的大約1釐米長的物體,***如:橡皮的厚、拉鍊的寬、透明膠的寬等***,再找教室裡適合用釐米測量的物體,***如:課本的邊長、橡皮的長、牆磚的邊長等***,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時,我再引導學生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用到釐米,總結在測量長度較短的物體時我們要用到釐米。
認識長度單位米時,讓學生經歷用直尺***釐米做單位***不夠量的情況,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米。然後仿釐米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同時還要理解米與釐米的關係:1米=100釐米。在這種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捲尺親身體驗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從而理解米的感念。 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了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感念,從而提高了對米的認識。
為了加強學生對釐米和米的充分認識,在課下我讓學生回家以後和父母一起測量家中的物體的長度,通過整合訓練,多數的學生建立了釐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觀念,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範文三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觀比較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容的重要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釐米和米這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過接觸,但即使經歷了認識、鞏固、單元練習後,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認識釐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要通過不斷的感知、體驗、實踐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為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學"釐米"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興趣。
1、猜一猜。讓學生先根據頭腦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釐米有多長?再請猜得準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麼猜準的?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許多知識是自己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的。
2、看一看。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釐米",並且知道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就是1釐米。然後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之間也是1釐米?從0到2之間是多少?2釐米裡有幾個1釐米?0到5之間是幾釐米?0到10之間呢?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認識1釐米和幾釐米的長度。
3、畫一畫。讓學生在紙上畫出1釐米、幾釐米,直觀感知1釐米和幾釐米。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到:長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
4、剪一剪。讓學生用吸管剪出1釐米,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然後問學生:你怎麼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釐米?大部分學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釐米。那麼,怎樣測量呢?請一名學生演示測量過程,明確測量的方法。
5、量一量。給學生提供學具,讓學生利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6、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把數學和生活緊密地聯絡起來。
7、比一比。讓學生用兩個手指間的距離表示出1釐米,2釐米,5釐米,10釐米,建立起長度表象。知道 2釐米裡有2個1釐米,進而明確幾釐米裡有幾個長度單位。
總之,在"釐米"概念的教學中,利用猜、看、畫、剪、量、找、比等環節,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清楚地建立起1釐米的實際長度和空間觀念,並學會了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抓住聯絡,認識"米"。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絡,利用"釐米"學習"米"。
1、找關係。學習了釐米以後,我讓學生用手比劃出1釐米、2釐米、5釐米、10釐米。然後讓學生把10張10釐米的學具條排成一排,使學生認識:這是100釐米。再讓學生從老師提供的學具中找出 和100釐米同樣長的尺子。學生會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從而引出單位"米"。接著問學生:比較兩者,你發現了什麼?得出:1米=100釐米的結論。
2、認識1米。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3、估量。讓學生利用剛剛建立的表象,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度,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反饋。
***三***利用比較,深化認識。
讓學生對照板書或者手中的學具想一想:為什麼資料都是1,它們的長度卻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單位不同引起長度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米"和"釐米"大小不同,"米"是高階單位,"釐米"是低階單位。測量較長的距離時用"米"做單位,測量較短的距離時用"釐米"做單位。從而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的用法。
1.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建立表象
2.通過聯想和比較來鞏固對釐米和米的認識
3.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和估計能力
通過對前後測情況的分析,學生對於米、釐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釐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原因是米、釐米這個長度單位是所有長度單位中最不常用的,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遠,因為不常用,所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這兩堂課教師都已經致力於米、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教與學都要以 “做”為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因此,我們在教學米的時候,可以挖掘學生身邊的一些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要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操作、感悟的過程。
數學釐米和米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