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受眾的角色逆轉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9日
自從網路這一新的傳播媒介誕生以來,網際網路不受地域、時間限制,以及開放性、互動性、互動性等特點,為傳媒和受眾之間搭建了一個平等而富有活力的交流平臺。傳統傳播學理論中受眾作為資訊單向接收者的被動地位已經改變。網路傳播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網民,可以通過網路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和願望,並直接參與到各種熱點問題中來。這一角色逆轉成為我們值得關注的現象。
這裡,筆者試圖通過中國新聞獎名專欄一等獎、中國網際網路站品牌欄目,河南日報、大河網報網互動欄目《焦點網談》的新聞實踐,將傳統媒體中定義的寬泛的受眾群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的受眾),與伴隨著網際網路出現而產生的新的受眾群體——網民區別開來,分析網民這一新生受眾的角色逆轉,探討傳播主體發生的變化和特點。
網路讓受眾成為新聞事件的發起者、推動者
所謂網民,泛指上網者,他們除了通過瀏覽等方式接收資訊外,還經常通過BBS、***、網上聊天、部落格等方式釋出和傳播資訊,他們既是傳播者,也是接收者。上網者處在單純地接收資訊的狀態時,應該稱呼他們為“網路受眾”。
作為開全國報網互動先河的欄目,《焦點網談》從2004年創辦起,就開創了一種以網友為主體的新聞報道方式。原本處於被動狀態的受眾——網民,成了新聞事件的發起者、推動者,甚至是主要參與者。
網路讓受眾成為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傳播者,在傳統傳播理論中,“受眾”處於被動接收的狀態和地位。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網路受眾可以對某一事件或新聞事實進行探討、分析,甚至參與其中,並將看法發表於網路之上。《商丘警察發帖求助,大河網友組團查真假》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2009年8月20日,因為17歲的兒子不幸溺水,身受重創、債臺高築的睢縣公安局民警張鴻在大河網論壇發帖求助。有網友質疑,“無圖無真相,樓主怎麼證明自己不是騙子”。為揭開事情真偽,8月23日,大河網網友“老辛”在網上發起召集帖,徵集網友組團前往睢縣調查此事。當天5名網友去了睢縣公安局、張鴻的家裡以及孩子出事的地點,發現事情確實是真的。隨後,他們將最新的調研情況及圖片發到大河網,對網友進行了通報。對此,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紀德尚認為,網民們組團證實張鴻事件真偽,說明中國的網民在歷經“華南虎”、“賈君鵬”等一系列事件之後,變得更加理性、客觀,學會使用更加積極、可行的辦法來干預生活中的事情。
網路讓受眾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主角
傳統媒介,傳播者往往是媒體從業人員,如記者。而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受眾——網民也有可能成為資訊的傳播者,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主角。《焦點網談》大膽嘗試,將網友從虛擬的網路轉到現實社會,有意識策劃、組織他們參與到資訊的採訪和傳播中去,讓網友成為報道採訪活動的主體,取得了良好的報道效果。《焦點網談》策劃發起的網友“走近河南交警”活動便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009年3月13日,通過大河網徵集、組織的30多名網友,分成11個小組,分赴鄭州市9個交警大隊、高速支隊機場大隊和鄭州市車管所,零距離走近交警,瞭解他們的真實狀態,互動交流。參加活動的網友有公務員、上班族,也有個體從業者、退休工人、大學生、熱心市民。網友們用600多幅圖片和8萬多文字,記錄下了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網友“清源”動情地說:“親歷之後,真實的一幕幕留給我們很多感動;見證之後,我們需要給予交警更多的寬慰!在這裡送上一副對聯:深入一線記錄真實故事,大河網友功不可沒;頂風冒雨演繹交通花絮,河南交警英姿颯爽。橫批:警民和諧。”
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政委尚俊志在線當即回贈對聯:“三尺崗臺演繹為民真情,河南交警真實心願;七十二行忙碌東奔西走,咱老百姓都不容易。橫批:理解萬歲。” 網友、嘉賓互贈對聯,成為這次活動的一段佳話。
在這裡,網友按照《焦點網談》預設的話題,成了採訪的主體,30多名網友成了媒體的編外記者,通過網路提供的多種溝通手段,雙向傳播、互動性傳播,單對單、單對多、多對單、多對多的傳播方式都被有效運用。
未來網路受眾主體參與意識的發展趨勢
以上典型案例,是《焦點網談》針對網路傳播的特點,對發生角色逆轉的網民,在傳播過程中可能擔當的任務和產生的影響做的一些嘗試。但不容否認的是,就目前整體上看,網民釋出和傳播資訊的影響力、科學性、真實性、可信度,還無法與各種實力雄厚的網路組織機構相提並論;大多數網民在上網時,瀏覽、檢索、下載、接收的資訊遠遠多於上傳、釋出的資訊。
隨著網路傳播手段的不斷完善和發達,影響力的日益強大,網路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正處於不斷成長髮展的過程中,“本質上說,每一位受眾都是參與者”①。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網路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還將毫無疑問地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參與的廣度將進一步得到擴充套件,參與事件的深度將大大加深,網路受眾主體參與的責任意識將進一步加強。
注 釋:
①張志安:《報道如何深入——關於深度報道的精度訪談及經典案例》,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三網融合下網路電視的發展思考
構建網路新聞資訊傳播的新形式
這裡,筆者試圖通過中國新聞獎名專欄一等獎、中國網際網路站品牌欄目,河南日報、大河網報網互動欄目《焦點網談》的新聞實踐,將傳統媒體中定義的寬泛的受眾群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的受眾),與伴隨著網際網路出現而產生的新的受眾群體——網民區別開來,分析網民這一新生受眾的角色逆轉,探討傳播主體發生的變化和特點。
網路讓受眾成為新聞事件的發起者、推動者
所謂網民,泛指上網者,他們除了通過瀏覽等方式接收資訊外,還經常通過BBS、***、網上聊天、部落格等方式釋出和傳播資訊,他們既是傳播者,也是接收者。上網者處在單純地接收資訊的狀態時,應該稱呼他們為“網路受眾”。
作為開全國報網互動先河的欄目,《焦點網談》從2004年創辦起,就開創了一種以網友為主體的新聞報道方式。原本處於被動狀態的受眾——網民,成了新聞事件的發起者、推動者,甚至是主要參與者。
網路讓受眾成為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傳播者,在傳統傳播理論中,“受眾”處於被動接收的狀態和地位。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網路受眾可以對某一事件或新聞事實進行探討、分析,甚至參與其中,並將看法發表於網路之上。《商丘警察發帖求助,大河網友組團查真假》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2009年8月20日,因為17歲的兒子不幸溺水,身受重創、債臺高築的睢縣公安局民警張鴻在大河網論壇發帖求助。有網友質疑,“無圖無真相,樓主怎麼證明自己不是騙子”。為揭開事情真偽,8月23日,大河網網友“老辛”在網上發起召集帖,徵集網友組團前往睢縣調查此事。當天5名網友去了睢縣公安局、張鴻的家裡以及孩子出事的地點,發現事情確實是真的。隨後,他們將最新的調研情況及圖片發到大河網,對網友進行了通報。對此,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紀德尚認為,網民們組團證實張鴻事件真偽,說明中國的網民在歷經“華南虎”、“賈君鵬”等一系列事件之後,變得更加理性、客觀,學會使用更加積極、可行的辦法來干預生活中的事情。
網路讓受眾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主角
傳統媒介,傳播者往往是媒體從業人員,如記者。而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受眾——網民也有可能成為資訊的傳播者,成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和主角。《焦點網談》大膽嘗試,將網友從虛擬的網路轉到現實社會,有意識策劃、組織他們參與到資訊的採訪和傳播中去,讓網友成為報道採訪活動的主體,取得了良好的報道效果。《焦點網談》策劃發起的網友“走近河南交警”活動便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009年3月13日,通過大河網徵集、組織的30多名網友,分成11個小組,分赴鄭州市9個交警大隊、高速支隊機場大隊和鄭州市車管所,零距離走近交警,瞭解他們的真實狀態,互動交流。參加活動的網友有公務員、上班族,也有個體從業者、退休工人、大學生、熱心市民。網友們用600多幅圖片和8萬多文字,記錄下了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網友“清源”動情地說:“親歷之後,真實的一幕幕留給我們很多感動;見證之後,我們需要給予交警更多的寬慰!在這裡送上一副對聯:深入一線記錄真實故事,大河網友功不可沒;頂風冒雨演繹交通花絮,河南交警英姿颯爽。橫批:警民和諧。”
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政委尚俊志在線當即回贈對聯:“三尺崗臺演繹為民真情,河南交警真實心願;七十二行忙碌東奔西走,咱老百姓都不容易。橫批:理解萬歲。” 網友、嘉賓互贈對聯,成為這次活動的一段佳話。
在這裡,網友按照《焦點網談》預設的話題,成了採訪的主體,30多名網友成了媒體的編外記者,通過網路提供的多種溝通手段,雙向傳播、互動性傳播,單對單、單對多、多對單、多對多的傳播方式都被有效運用。
未來網路受眾主體參與意識的發展趨勢
以上典型案例,是《焦點網談》針對網路傳播的特點,對發生角色逆轉的網民,在傳播過程中可能擔當的任務和產生的影響做的一些嘗試。但不容否認的是,就目前整體上看,網民釋出和傳播資訊的影響力、科學性、真實性、可信度,還無法與各種實力雄厚的網路組織機構相提並論;大多數網民在上網時,瀏覽、檢索、下載、接收的資訊遠遠多於上傳、釋出的資訊。
隨著網路傳播手段的不斷完善和發達,影響力的日益強大,網路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正處於不斷成長髮展的過程中,“本質上說,每一位受眾都是參與者”①。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網路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還將毫無疑問地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參與的廣度將進一步得到擴充套件,參與事件的深度將大大加深,網路受眾主體參與的責任意識將進一步加強。
注 釋:
①張志安:《報道如何深入——關於深度報道的精度訪談及經典案例》,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版。
構建網路新聞資訊傳播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