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赤壁賦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後赤壁賦》,給人一種出塵絕俗、瀟灑神奇的美。來幾篇讀後感,那就美上加美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上午還是陰沉的天氣,下午竟然放晴了。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得只想好好睡上一覺,不辜負這大好韶光。懶散地翻了翻手邊的書,恰好翻到《後赤壁賦》,我覺得這就是傳說中的“邂逅”。

  二遊赤壁,從“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變化,又似乎已有什麼不同之處了。蘇軾的心境,又起了何種變化,幾分相似,幾分不同?

  忽然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

  一個老和尚看著廣場上飛揚的紅旗,問他的徒弟:“你說,旗,動了嗎?”

  小和尚看著旗,想了一會兒,答到:“動了。”

  老和尚微笑著搖了搖頭,說:“不,旗,沒有動;是你的心,動了。”

  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對這個故事一頭霧水,不甚明白。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和尚誠實地說出了所他看到的東西,可是老和尚卻意味深長地否定了。而在他那充滿禪意的微笑裡,又藏著些什麼呢?

  後來學了《赤壁賦》,看到了蘇軾那句“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於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麼。

  變與不變是相對而言的,那麼動與不動,也絕非定論。它更突出表現的是一種境界,也就是一種全新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得失觀。

  禪機,或許只是山水依舊後的淡定。慧根,或許只是大起大落後的頓悟。皈依,或許只是紅塵碌碌後的清明。而佛曰的不可說、說不得,或許只是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後赤壁賦》裡也出現了類似的感覺,但它們卻是“道”字的延伸。 smtxjs

  道家的羽化登仙是虛幻縹緲,難以捉摸的。

  我不清楚“羽衣翩躚”是怎樣的一種逍遙灑脫,我不明白“玄裳縞衣”是怎樣的飄然神祕,我更不懂得“燁然若神”該是怎樣的一種風流韻態。因為道的出現,本身已經有太多的迷。

  但於我本身,乃是通道的,我想“心凝形釋,與萬化合冥”,應該也是一種道的體現吧。都說“道可道,非常道”,但是真正能夠去闡述“道”的人,卻始終是少之又少。

  從這點上來講,我覺得,蘇軾應該是懂道的,但他又是採用的極為含蓄的手法來敘述他心中神聖的道的,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才使道如此迷人,令無數人窮盡一生,只望觸其一角,而仍甘之如飴吧。

  篇二

  《後赤壁賦》作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至黃州之時,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波瀾。

  《後赤壁賦》沿用了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發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優美景色。全文駢散並用,情景兼備,堪稱優美的散文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達能力和語言技巧,文中的孤鶴形象更能夠讓我們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獨、寂寞、高貴、幽雅、超凡脫俗的孤鶴歷來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鶴是道化昇仙的標誌,蘇軾不僅借孤鶴以表達自己那種高貴幽雅、超凡脫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現了那種超越現實的痛苦遺世的精神。那我們就看看他在《後赤壁賦》中是如何將孤鶴的孤獨、寂寞、高貴、幽雅、超凡脫俗展現得淋漓盡致的。山石高峻怪異,既是對立、壓迫著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徵了他積鬱難消的苦悶之情。鶴則是這一苦悶孤獨情感的意象。歇於松柏,不作稻糧謀的孤鶴在蘇軾心中,就像在其他隱逸者的意中一樣,本是高蹈於世外的象徵。蘇軾曾作《放鶴亭記》,以放鶴招鶴、與鶴共處來渲染內心棄世的幽情,孤鶴的形象尤其為他所鍾愛。此際在蘇軾最感孤獨時,忽然有一東來的孤鶴振翅橫江而掠過小舟西去。這隻在暗夜獨飛,獨鳴的鶴是孤獨的,它可以蔚藉同樣感受狀態中的蘇子之心。因此與客不交一言的蘇子對它注意極深。而且它不僅是蘇子此際情懷的象徵,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蘇軾以“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的覺悟,聯想前來入夢的道士,表明作者在這隻孤鶴身上寄予了自己懷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蘇子思想中的一個側面,蘇子--孤鶴--道士的聯結,暗示著蘇軾在精神上已歸向高蹈於世外的隱逸者。“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結尾處寫自己夢醒後開門尋找,夜色茫茫,不見孤鶴,也並無道士。一筆雙關,餘味深長。將苦悶與希望糅合在詩化境界中。山形與鶴形,使蘇軾因自然的變化和人事的不諳的精神不適感,和在孤獨中嚮往自由的念頭找到了對應。通觀全文,在我們的眼前自然就展現出了好一幅“水月禪境、山鶴幽鳴”的美景圖!

  《後赤壁賦》中的孤鶴形象,說明了蘇軾對苦難並非麻木不仁,對加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以一種全新的人生態度來對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做到了蔑視醜惡,消解黑暗。這種執著於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正規化蘊涵著堅定、沉著、樂觀、曠達的精神,很容易就讓我們知道為什麼蘇軾在逆境中能夠依然保持著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

  篇三

  蘇軾作《前赤壁賦》三月後,又重遊赤壁,寫下了寓意有所迥異的《後赤壁賦》。 宋代的唐庚認為“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彷彿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說讀《前赤壁賦》,可以給人一種瀟灑神奇、出塵絕俗的美;同樣,讀《後赤壁賦》,它也可以把我們帶入一個陶然忘憂、隨緣自適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蘇軾交代當時的時間背景,用短短的幾句,對眼前景物稍作描寫,就突顯出時令的特徵。蕭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觸景生情,由樂而歌。“人影在地”襯孤月之明。“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寫出我與遊伴心領神會、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態。這般“月白風清”的良辰美景,該如何消受?

  所以在第二段,同遊者願意獻出家中剛剛捕獲的珍魚,而蘇軾回到家又意外獲得妻子珍藏的美酒。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餚,為再遊赤壁提供最好的興致與條件。“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寥寥十六字,聲形並茂,神采飛揚。“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寫出了一派驚濤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驚險景象,給人以壯闊雄偉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則展現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漸退、暗礁崢嶸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這一句即景抒情,明講自然景色變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蘇軾著力描寫赤壁之景與自己的行動。“江山不可復識”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寫的基礎,呈現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畫。除了客觀的描寫,“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

  第四段以道士化鶴的夢境做結,描寫與情節中有種飄逸的氣氛,情感由樂轉憂又轉於平靜的赤壁之遊,最終以夢境做結,也抒發了人生如夢的情懷。

  後赤壁賦,不管在景物描寫、氣氛的營造、深刻的情感轉換、飄逸的人生觀,都在蘇軾簡潔的文句中清晰地表露,真切地呈現人、景、感情的相互融合。 全文表面上是寫遊赤壁之樂,其實是曲折地宣洩自己貶謫生活的鬱悶,同時也是形象地演繹自己的人生哲學。文章以樂為主調,而情有跌宕抑揚,婉曲奇麗。誠如蘇軾之自謂:”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看過的人還看了:

1.赤壁賦讀後感

2.赤壁賦讀後感1000字3篇

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簡短版精選3篇

4.名家名篇

5.赤壁賦讀後感大語文3篇

我可以抱你嗎寶貝讀後感
白頭翁鳥的資料介紹_白頭翁鳥的基本知識
相關知識
後赤壁賦讀後感
課文前赤壁賦讀後感
赤壁賦讀後感作文
前赤壁賦讀後感想
赤壁賦讀後感想
赤壁賦讀後感
蘇軾赤壁賦讀後感
後赤壁賦賞析
後赤壁賦原文及翻譯
前後赤壁賦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