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知識大全:告訴你關於恐龍的一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恐龍在某一時期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迷至今仍無人能解。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恐龍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恐龍知識

  恐龍在某一時期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迷至今仍無人能解。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之中生代的爬蟲類。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之中生代的爬蟲類。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

  關於恐龍絕種的真正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雲,但都沒有一個一定的論點,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究是一個未解的謎題,在此僅將一些較為人所知的說法分述如下:

  一.隕石碰撞說、二.彗星碰撞說、三.造山運動說、四.氣候變動說、五.火山噴火說、六.海洋潮退說、七.溫血動物說、八.自相殘殺說。除了上述的說法之外,還有「傳染病」、「來自宇宙的放射線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諾亞方舟」、「太陽系震動說」等較鮮為人知的說法,至於那一個才是最好的說法,全憑各人的想法,並沒有一定的對與錯,畢竟恐龍滅亡之謎還沒有真正解開呀!

  22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蟲類成了地球上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稱爬蟲類時代。大型爬蟲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草食性的樑龍和雷龍,是最大的陸棲動物。霸王龍是肉食性恐龍。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

  爬蟲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億5千萬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一隻巨大而凶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小恐龍。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曾產於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及尾皆長。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其中有數種好食肉,數種好食草,體概巨大,可認為陸生動物中之最大者。其體格在下等之種類,有似最古之鱷及喙頭類,在高等之種類略與鳥類相似。

  恐龍的類別

  研究恐龍,全憑化石。古生物學家以其化石,推論其形態及習性。根據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恐龍就像現生的動物一樣: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兩條腿走路;有的以四條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動物;有的面板光滑,有的面板上有鱗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處是:所有的恐龍,腦子都很小,蛋下在陸地上***所有的爬蟲類都是如此***。

  ***1***雷龍:

  有些恐龍的身軀十分龐大,像雷龍就是一個例子。在侏羅紀時,地球上的氣候溫暖而潮溼,到處都有青蔥的森林,因為這些豐富的植物性食物,帶來了草食性恐龍的繁榮,雷龍在這個時後也活躍於現在北美洲的平原上。

  雷龍的體重約在三十五公噸到五十公噸之間,它那粗壯的腿,有如樹幹一樣;長長的脖子,直立起來有七層樓房那樣高,可以說是地球有始最大的動物。雷龍的身體雖然大得驚人,性情卻很溫和,平時以溫帶森林中的植物為食,有時會走入沼澤裡,由於水具有浮力,可以減輕它身體的沉重負擔,同時也能躲避像異特龍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龍的攻擊。

  ***2***三觭龍:

  劍龍和角龍身上的骨板和骨片,只能用做被動的防衛,而沒辦法做還擊,到了觭龍出現,情勢才逐漸改觀。三觭龍是觭龍中體積最大的,頭上長著兩隻長矛似的角,另外一隻角突起於眼睛和鼻孔之間。這樣尖銳的武器,連最可怕的肉食恐龍都要讓它三分。

  ***3***劍龍:

  出現於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劍龍,它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聳起的兩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著尖棘。劍龍是草食性的恐龍,行動緩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龍最好的防衛了。

  ***4***甲龍:

  劍龍身上有骨板保護,但骨板遮不到的地方,仍然易受攻擊。當劍龍逐漸絕跡,全身披著骨板的甲龍***犰狳龍***便代之而起。甲龍好像刀槍不入的坦克車,連霸王龍對它也無可奈何。

  ***5***霸王龍:

  霸王龍***暴龍***是肉食性恐龍中最大也是最殘暴的,霸王龍出現的時間已經是恐龍時代的最末期,距離現在大約八千萬年前。霸王龍的身體高達十四公尺,體重大約十公噸,它的後腳十分粗大強壯,甚至能各自撐起一隻犀牛。

  從霸王龍的化石發現,它的每一顆牙齒,都大如一個成人的手掌,即使是眼睛也比人頭還大。雖然身體大部份都大得驚人,但是霸王龍的一對前肢卻是既小又短,短得甚至於沒有辦法把食物送***中,凶手龍也和霸王龍有相同的習性,是很凶猛的動物。

  〔6〕翼手龍

  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釐米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米,像公共汽車那麼大。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米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為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7***異特龍

  異特龍是一種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龍,它的一張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頭小豬。它的牙齒全都向裡彎曲,獵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來。

  ***8***原角龍

  原角龍生蛋時往往是幾隻雌龍共用一個窩,大家輪流一圈一圈地產蛋。看來它們很講團結呢。

  恐龍的外形特徵

  骨骼特徵

  恐龍的骨骼具有一些衍化適應,可使它們與原始的主龍類祖先辨別出來。在後期的恐龍中,這些特徵經過更多的演化改變。

  恐龍的共有衍徵包含:

  後額骨缺失。

  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著胸鎖三角肌,長度約是肱骨的1/3到1/2。

  腸骨後部有個突出區塊,髖臼穿孔。

  脛骨末端邊緣寬廣,有個往後的凸緣。

  距骨有個明顯上突與脛骨契合。

  除上述幾個特徵以外,大部分恐龍還有一些共同特徵,但是因為出現在其他主龍類,或者不存在於早期的恐龍身上,因此不列為恐龍的共有衍徵。恐龍具有直立的步態,類似大部分的現代哺乳類,而大部分其他爬行動物則是四肢往兩側延展的步態。恐龍的臀窩朝向兩側,股骨的第四轉子往內側,兩者契合,股骨頭垂直於股骨幹,產生直立的步態,而不同於勞氏鱷目等臀窩向下的直立方式。

  體型特徵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準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長頸巨龍***Giraffatitan brancai,原名布氏腕龍***。長頸巨龍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尚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所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現正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到60公噸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樑龍,是在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現展示於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主要區別

  恐龍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Saurischia***、鳥臀目***Ornithischia***。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龍都具有往前突出的恥骨,而鳥臀目恐龍的每根恥骨都向後傾斜。除臀部結構不同外,兩類恐龍在生活及行為特徵上也不同。蜥臀目恐龍包括以四肢行走的草食性蜥腳類恐龍,以及幾乎用兩肢行走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我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陸地動物——易碎雙腔龍。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它們大多為肉食性,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棘龍等也頗具名氣。

下一頁更多有關“恐龍知識大全”的內容

辦公室網路不穩定是什麼原因
造成動物滅絕的原因_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相關知識
恐龍知識大全:告訴你關於恐龍的一切
告訴你關於煤礦安全科技術員述職報告範文五篇
告訴你關於煤礦安全科技術員述職報告範文五篇
三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大全_三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
文藝網名大全偏古風_關於文藝的名字
小學三年級氣象諺語大全_三年級關於天氣的諺語
幼兒秋季大班育兒知識大全
幼兒科學育兒知識大全
女性健康養生知識大全
水果養生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