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成語典故與釋義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漢語成語是漢語言長期習用的、形式簡潔、含義豐富而又歷史悠久的固定片語。那麼古代的成語典故與其釋義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合浦珠還的故事

  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那裡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一直譽滿海內外,人們稱它為“合浦珠”。當地百姓都以採珠為生,以此向鄰郡交阯換取生活所需的糧食。採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機貪贓枉法,巧立名目盤剝珠民。為了撈到更多的油水,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郡內,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採珠為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採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後,派了一個名叫孟嘗的人當合浦太守。孟嚐到任後,很快找出了當地漁民沒有飯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定,並不準漁民濫捕亂採,以便保護珠蚌的資源,處處為民求利。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從此那兒的百姓過上了安樂的生活。

  【解釋】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篇二:不屈不撓的故事

  王商,字子威,繼承父親的封號為樂呂侯,是漢成帝的丞相,他為人耿直,作風正派。

  漢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霎[shà]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

  訊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后趕快躲到船上去準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孫丞相王商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鍵時刻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成帝採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裡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裡的秩序也慢慢恢復了。調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讚賞。王鳳卻認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臺,因此心懷不滿。

  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róng],是琅那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於是他勾結了同夥,誣陷王商。漢成帝最後聽信了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

  但是,是非自有公論。《漢書》的作者班固在撰寫王商的傳記時對王商的評價是:為人誠實公正,不屈不撓。這樣的評論是很客觀公正的。

  【解釋】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挫折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篇三:不求甚解的故事

  “不求甚解”這則成語的原意是讀書只領會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多花工夫。現在則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瞭解情況。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又名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陶淵明的家鄉潯陽一帶水旱災害連年不斷。陶淵明靠著微薄的田產,維持著一家老小的生活,過著非常艱難的日子。

  儘管如此,陶淵明不羨慕榮華富貴,喜愛清靜閒散的田園生活。他一面耕田,一面讀書寫詩,不僅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十分自在。大概二十八歲那年,陶淵明為自己寫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傳》。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樣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作為自己的號了。先生喜愛閒靜,不多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很喜歡讀書,似對所讀的書不執著於字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的意義有一些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愛喝酒,可是因為家裡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我這個情況,所以時常備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裡去總是把他們備的酒喝光……

  【解釋】不追求過分的解釋。後來引申為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瞭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古代的成語典故與釋義精選
高中語文的成語典故及釋義
相關知識
古代的成語典故與釋義精選
古代的成語典故與釋義
古代的成語典故和釋義
古代的成語典故和釋義精選
古代的成語典故與解釋精選
古代的成語典故與解釋
古代的成語典故的文字版
古代的成語典故大全
古代的成語典故
古代的成語典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