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秦記作者黃易去世資料
上個世紀的香港是武俠小說的天堂,不僅有金庸先生、古龍先生,還有黃易先生。武俠小說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很大的小說流派,也已經非常成熟,而且一直都深受人們喜愛。武俠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是可以拿出去國外代表中國的一種文化。而武俠的發展,離不開這些武俠小說家們的努力。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尋秦記作者黃易去世
據當地媒體報道,香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黃易前天因中風於醫院逝世,享年65歲。黃易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有《尋秦記》、《大唐雙龍傳》等,尤其是《尋秦記》在2001年被香港TVB搬上熒屏,並由當年的當紅小生古天樂主演,得到眾多觀眾的喜愛。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求學期間他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過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動當地藝術與東西文化的交流。***,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於香港大嶼山,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小說的創作。199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先後推出《覆雨翻雲》、《大劍師傳奇》、《時空浪族》、《星際浪子》、《尋秦記》等作品。因為他能以不斷創新的手法為傳統武俠注入新的元素,所以一直深受武俠愛好者的歡迎,將歷史、科幻、戰爭、謀略等元素結合在一起的代表作《尋秦記》更被譽為玄幻穿越小說的鼻祖。
黃易曾在接受採訪時談道:“事物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武俠小說也不例外。新時代來臨,作為一種新的小說體裁,武俠小說應運而生,創作的能量被徹底釋放,一時名家輩出,風靡全國,歷數十年而不衰。到古龍、司馬翎、金庸這裡,武俠小說已經被推至峰頂,而後來者困於前輩大師們的框架理念,令武俠小說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難以為繼,只能走下坡路。但我反倒覺得走下坡路的武俠小說創作更像一個火山,裡面都是充滿力量的熔岩,正在等待爆發,如今只是缺少一個出口。武俠的未來在於新的理念、新的突破,當我們找到新的出路,創作的動能才可匯聚成流,奔騰出海。”
尋秦記作者黃易人物經歷
黃易,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動當地藝術與東西文化交流。
***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九零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臺兩地。
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作品有:《覆雨翻雲》、《大劍師傳奇》、《時空浪族》、《星際浪子》、《尋秦記》、《破碎虛空》、《超級戰士》、《大唐雙龍傳》等。
黃易其作品《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相繼被TVB搬上銀幕,均獲好評。
2012年11月,黃易重出江湖,推出新作《日月當空》,該書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推出,創下了黃易小說在中國大陸出版的記錄。該書於2012年12月02日全國發售。
2012年11月29日,“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釋出,黃易以24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首次榮登作家富豪榜,排名第22位並獲得“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年度武俠宗師”的重要獎項,引發廣泛關注。
2015年,黃易著名小說《大唐雙龍傳》正版授權,由搜狐暢遊研發、發行的《大唐雙龍傳》ARPG手遊今年釋出。
2015年,由臺灣中華網龍研發,黃易先生正版授權,結合黃易四大名著《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邊荒傳說》、《尋秦記》的MMORPG手遊《黃易派來的》,在臺灣地區釋出,並特別邀請酷帥男神藍正龍擔任《黃易派來的》遊戲代言人。
尋秦記作者黃易武俠生涯
當曾經風靡 華人世界的大眾文學—— 武俠小說,已經自巔峰時期的百花齊放,淡褪到逐漸地黯然無光;當各種強勢
傳媒和流行文化佔據市場,失去光環的武俠小說已淪為閱讀領域的弱勢族群。但仍有無數讀者沈緬於武俠魅力獨特的世界,並企盼它的盛世再度降臨;更有許多作者燃燒其文采與熱情,不斷為武俠小說注入新血。黃易正是一個不斷為武俠開拓新版圖、創造無限可能性的武俠創作者。
黃易,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動當地藝術與東西文化交流。***辭去高職厚薪,隱居 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九零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臺兩地。
從探討武學與天道的第一部作品《 破碎虛空》,黃易便 沉醉於武俠創作的天地中。其後以明初的紛亂江湖為背景的《覆雨翻雲》,巧妙的將時代政治、陰陽學說及哲學融合在了一起,不但是奠定其重要地位之長篇鉅著,更構織出一個動人獨特的武俠世界,風靡了無數武俠讀者。隨即他更以不斷創新的手法,亟思為傳統武俠注入新的元素,創作出結合歷史、科幻、戰爭、謀略的《尋秦記》,再度成為武俠迷爭睹的傑作。而《大唐雙龍傳》,藉由隋末亂世來探索天道無常、 武道極致與生命真貌,不斷地為武俠和他自身的創作版圖開疆擴土!成為九零年代港、臺武俠小說的旗手!
在武俠小說低迷已久、武俠市場已大部分為電影、電視、漫畫等聲光及影象傳媒所瓜分的趨勢下,黃易的武俠小說為何能夠博取讀者青睞,在臺、港創下數百萬冊的銷售天量天更在現代年輕讀者日趨薄弱的文字耐性下,連續寫下三部超越兩百萬字的長篇鉅構,而始終擁有龐大的讀者群?
正如黃易形容他最愛的兩位武俠名家— 金庸及 司馬翎的作品:“他們兩人的文筆均臻達圓熟無暇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對人物的描寫栩栩如生,活現紙上;司馬翎則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大膽直接、卓見哲理、俯拾即是……他們都各自創造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有血有肉的武俠天地!”而黃易對自己作品的要求與呈現,亦正符合、證明了這一點。
自“新派”武俠沒落至今,有許多作者仍不斷地努力著,希望能吸收外來技巧、創新格局,或是能更具現代感、更能成為世俗接受等方式,試圖為武俠開荊闢路、再注新血。然而一則大勢所趨,更刺激眩目的流行產物漸佔上風;一則努力的成果不彰,成功者鮮矣。有者太強調文字技巧的創新,而與大眾閱讀習慣脫節;有者過於世俗化,或大量夾雜現代語,風味盡失,或過趨於俗,淪為插科打諢,低劣不堪。如何在創新、通俗,並保持原味、顯現屬於 中國武俠獨有的風格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當今武俠創作者面臨的課題。
而黃易的作品給讀者的感受,是頗具現代感的。鮮明的文字與明快的節奏,將情節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動感的畫面,浮現於讀者的腦海中,使人如同身歷其境。而作為大師的他更將生死上升到“道”的高度,將正義與邪惡完美融入到他的哲學理論當中,用極具哲學韻味的語言和萬物歸一的思想,闡述著他對於世界萬物的看法。而真正賦予這些小說靈魂的,卻是最中國的哲學與傳統文化。他的見聞極為廣博,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五行術數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經營創新的題材和文字時,依然能不悖中國武俠之傳統精神。
對於書中包羅永珍的內容,謙稱自己只是勤於翻書的黃易,透過訪問,我們可以認識他對武俠的創新理念,以及武俠小說在他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或者可以說,武俠是中國的科幻小說。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說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無遠弗屆,馳想生命的奧祕,與中國各類古科學結合後,創造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動人天地。在那處,我們可以馳騁於中國優美深博的文化裡,縱橫於術數丹學、仙道之說、經脈理論、詩詞歌賦、 琴棋書畫、宗教哲理,任由想象力作天馬行空的構想和深思,與歷史和人情結合後,營造出武俠小說那種獨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說現實,追求難以由任何其他文學體材得到的境界。”這正是顯現他對武俠創作所持的態度。
縱觀黃易的作品,可以發現他不斷地在挖掘武俠文學埋藏的可能性。對於武俠的基本元素--武藝的追求上,他將其提升至“道”的地位,大大拓展了武學的可能性。而這種力量的取得,則必須經由武道追求的過程,不但要對抗敵人,更要擊敗自己、不斷地試煉自己的最大 極限,進而以武道進窺至道!黃易認為:“任何技藝事物都可昇華至道的境界,包括‘解牛’的庖丁在內,正是技進乎道。所謂“物物一太極”,任何事物均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等待挖掘。”武道對他來說,是“人類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種可能性,具有永恆動人之美,若止於技藝,只屬於下層而已”。
在小說中,對於武道原理的探索與突破,尤勝於華麗玄奇的招式和技巧。他更將“無招勝有招”的概念,以另一種形式具現;超越利器、功法的氣勢與精神力,可以穿透空間直探敵人心靈,亂其心神,摧其意志,更凌駕於所有血肉交鋒之上。黃易賦予無形的精神氣勢具體的力量,相對於重物質輕精神的當今之世,無疑是深刻的鍼砭與反諷。
生命的採熾與真貌,也是他小說中最常探究、並且著力最深的主題。黃易在人物刻畫上,可謂極具火候,不論一出場便是大俠,或是從小癟三努力往上爬;不管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姿采,也都面臨著同一張由命運編織而成的巨網,每個人都亟思衝破束縛,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究竟在人世的波濤和命運的擺弄下,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是什麼?這想必是任誰都無法有明確解答的難題。但是黃易認為透過武俠小說,能夠讓生命熾烈發亮,讓生命的面貌由已知的紛擾牽絆和未知的宿命中淨化出來。“在高手對壘裡,生死勝敗只是一線之別,精神和潛力均被提升至極限,生命臻至最濃烈的境界。那是隻有通過中國的武俠小說才能表達出來的獨特意境。”“只有當劍鋒相對的時刻,生命才會顯露她的真面目。”而透過黃易的文字,你也許可以發現-原來生命也有這種可能性!
“歷史”常是使許多武俠小說更生動精彩的背景要素,在黃易的作品中,讀者往往驚歎於他對 歷史文化及社會背景的深刻認識與嫻熟運用用他能夠像是重現歷史場景般詳細生動,同時又令人物靈活地穿梭於虛幻與現實,過去與未來!
也許有人認為武俠的盛世已過,風光難再!但也有人不斷地為武俠辛勤耕耘、開疆闢地!無論如何,要再創武俠小說的另一次高峰並非一朝一夕或少數人的努力所能達成。除了創作者需要更飛馳的想象力、更廣博的觀點和更突破的藝術表現,重要的還需要讀者們的支援,使武俠有生存的市場及延續的機會。
對於好的武俠小說的條件和未來前景的看法如何?黃易如此回答著:“我想我還不夠資格去訂下好的武俠小說應具備什麼條件。凡是能令我廢寢忘食地讀下去的武俠小說,便是我認為好的武俠小說。而引人入勝的方法,更是數之難盡,只待有心人去挖掘。從這個角度去看,武俠小說該是有無限前景的。”
黃易正是努力提供武俠小說無限可能性與生機的作者,而他的讀者同樣也佔了一半的功勞。正如黃易筆下的大俠 浪翻雲-“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也唯有對武俠用情至深者,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才有永不缺席的武俠人。願以這句名言,作為黃易和他讀者的註腳。
李易峰建軍大業飾演何長工